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钓鱼台收秋

(2010-11-04 14:10:07)
标签:

共乐壶天

北京钓鱼台

银杏大道

秋景

摄影

分类: 北京敢情

    想到京城之秋的灿烂,一个印象就是钓鱼台国宾馆墙外的那片银杏大道,可以称得上是北京银杏的标志之一了。秋风起,阳光下,那银杏树就像灯一样,刷的一下被点亮,走在银杏林里,眼前一片金黄。至于大墙里边,虽然豪门深似海,更是美秋不胜收。

    要说历史,北京钓鱼台可以上溯到800年前的金代,当时这里位于京城的西北,名为鱼藻池,水域面积很大,玉渊潭和钓鱼台没有间隔,是金元皇帝每年游幸之地。金代章宗皇帝喜在此处垂钓,因而得名“钓鱼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4

    明代文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这样描绘钓鱼台的景观:“堤柳四垂,水四面,一渚中央,渚置一榭,水置一舟,沙汀鸟闲,曲房入邃,藤花一架,水紫一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4

    康乾盛世,这里辟为皇帝的行宫。引来西山之水扩容玉渊潭,钓鱼台之水域,将水源疏通引至阜成门,西直门的护城河,改善整个京城水系。

    乾隆在钓鱼台行宫大兴土木,营造了多处建筑:养源斋,同乐宫,清露堂,澄漪亭,望海楼等。还为每座亭台楼阁亲笔题写了匾额。于是钓鱼台的清泉碧水可终年曲折迂回于亭台楼阁和翠林茂木石桥之间,钓鱼台行宫显得愈加秀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7

    《日下旧闻考》里说:“钓鱼台在三里河西里许,乃大金时旧迹也。台下有泉涌出汇为池,其水至冬不竭。”《帝京景物略》里说:“出府城门南十里,花园村,古花园。其后树,今平畴也。金王郁钓鱼台,台其处,郁前玉渊潭,今池也。有泉地涌出,古今人因之。郁台焉,钓焉,钓鱼台以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8

  钓鱼台各楼从中心湖南侧起始,沿逆时针方向,由“一号楼”编号至“十八号楼”,其中为尊重外国习惯,不设“十三号楼”;而为尊重中国传统,以“芳菲苑”替代“一号楼”称呼,以“八方苑”替代“四号楼”称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3

    养源斋,清代皇帝的行宫,“养源斋”三字为乾隆皇帝题写。内设会见厅和宴会厅。宴会厅金碧辉煌,厅内悬挂乾隆皇帝的孙子临摹其书法:幽怀托泉石,乐事在桑麻。

    清露堂,毗邻养源斋,古时亦为皇帝行宫,是钓鱼台的院中之院,院内古树参天,翠竹花草掩映朱漆回廊,会见厅,宴会厅,豪华套房一应具全,结合现代装修,别有情趣。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p33

 

  钓鱼台院内绿草如茵,湖水清清,散落着十六栋接待楼和一个古建筑群,按照中国人的文化特点,钓鱼台的每栋建筑都应有个充满文化内涵的名字,然而每座别墅楼都是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一共排了18号,显得缺少才情,感觉完全不像中国风格。为尊重外国友人的习俗,没有1号和13号楼编号。不说名字,只说几号楼客人,数字给人的神秘感和中国外交的神秘感是一脉相承的。

  走在铺着红地毯的走廊上,看着墙上的名人字画,欣赏着摆放的国宝级古董,陶醉。

 

同行小花絮: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俺是一农民 快乐农摄的圈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工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老夏 

 

同行链接:

俺是一农民   钓鱼台,红叶真的“枫”了

北京老夏      钓鱼台的枫叶红了银杏树黄了

咖啡心情      秋韵

工人          秋至钓鱼台

共乐壶天      钓鱼台收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