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胡同,也就没有了老北京。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也盼望着拆迁,毕竟这里已经太旧了,到了应该改造的时候,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开始新生活。不拆,太旧太破,全拆了,北京就不是原来的北京了。‘大吉片’也和老北京的‘六号地’一样,老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时代走得太快了。

P1

P2

P3
对比皇城的巍峨,长安街的繁华,这里破旧的街巷但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有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

P4

P5
‘打劫’并不是抢劫,老北京人买东西觉得昂贵,会说‘打劫啊’。因此,这个名字可能恰恰证明这里曾经集中了许多商铺和娱乐场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断,从金中都到元大都,随着城市中心的转移,在中都城和大都城之间应该形成了一条通道,“由大吉巷这里向东北方向位移,直到明代,逐渐在前门一带形成新的商业区。

P6

P7
菜市口东南角这片列入危改拆迁的区域西起菜市口大街,东至福州馆前街,北抵骡马市大街(两广大街的一段),南到南横街,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600米,涉及大小胡同街巷30多条,院落300余。

P8

P9
大吉片胡同群在北京城市历史地理上的地位:金中都城内的街巷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继承辽燕京城的旧街巷,而大吉片范围中的胡同则应该是金中都东扩以后形成的新街巷。

P10

P11

P12
大约从北宋中期开始,随着城市经济的活跃,(里坊制的)坊墙的束缚逐渐被突破,宵禁取消,坊墙拆除,沿街商业出现。这意味着里坊内原来封闭的街巷走向开放,而从辽燕京到金中都,正处在这样一个变革的关键时期。
那个三元理发店,膀爷们的身影,早在园主老师的片中多次领教了,今天,才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在金中都时期,今天的大吉片胡同应该颇为繁华。“比如大吉巷,原名‘打劫巷’。有人认为从名字足见这里治安混乱,一派荒凉。

P19

P20

P21
四合院的主人们几乎都不在此地住了。电线入地入墙,粉刷修缮,清理杂物,统一管理,应该会出现一个让人不舍得拆的老北京。
感悟:用浮躁和猎奇的心态,是拍不好胡同的。
本篇部分文字,源自唐绣儿葵儿的【‘拆’不散的温情】(一) ,致个谢啦。
同行摄友拍记链接:
广顺园主【 城·胡同·大暑中的大吉片 】
唐绣儿葵儿
【北京爷·晨·大吉片】
宁静港湾 【北京胡同】盛夏的果实

妹莉十足·老北京胡同风情(3) 大吉片
杜菲·胡同组拆
爵士鼓手·昨天拍的胡同
共乐壶天·越来越少的胡同:游走大吉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