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此门贤

标签:
瓯越贤门观展 |
分类: 随笔 |
下午的时光坐在书房里,窗外的此时好安静,所有的喧闹仿佛都在这个时段过滤,只有安宁伴随。这份超然的感觉好奇妙,似乎人生走到此段节点,慢慢心境开始沉寂,也别有情怀与兴趣对温州这方生我养我的故土开始追朔。那曾经的温州,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前些日子,看《温州都市报》报导温州博物馆与衍园美术馆共同举办:刘景晨诞辰一百四十周年
上周六,一个有阳光好天气的上午,带着好奇心与心目中的崇敬寻到了衍园美术馆展会厅。展厅里只几个年轻人,又很快走掉了,只剩我一人,这正合我意,可以细细观摩不被打扰。进门即被刘先生的几幅真迹画梅惊叹住了。粗枝仙朵确与众不同,透露着先生傲霜风骨性格。他的画很少,据介绍平生除了画梅几乎不画别的。随着细观他的字、刻外,也让我有幸见到了许多曾经的名家难得的字画真迹。我忘了时间,直到一名保安过来,我才惊从这些字画中回过神来,问:要关门了吗?保安忙说:没有没有,还早呢?关门要到下午5点半呢!我才笑笑继续回到那些字画中。
从展厅出来,在门口处我买了一本厚厚的瓯越此门两代贤纪念册,回家认真看了一遍。真想不到温州小小地方,竟有如此之多的名人贤达与刘景晨先生有交集,而且互有字画书信往来,让我大开眼界,太珍稀了。这次观展对我来说真是收获多多,因为是家乡这份深厚的知识文化展示,让我了解温州前世今生的文化根脉枝节,让我很为家乡的文化而深感骄傲。更因为有了《今生今世》对温州描写,也让我对温州的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这本纪念册内容很丰富,有展会的所有展出真迹内容及回忆纪念文字,以后我还会细细读细细品。
关于温州名宿刘景晨先生,我还是从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一书摘录中展现他的人品与不凡:
——《普门品》他已写有千三百遍了,都是施舍于亲友,我问刘先生也有写错漏了字的么?他说数年来只一次写漏过两个字。这真是凝神敛形。他写的《普门品》我也有一篇,小字仿佛仙葩奇恣,而风骨如隋唐人写的经。
胡先生最后赠刘先生诗曰:“中原方波涛,侈言号令新。卓彼秦皇志,未必能销兵。隐隐天子气,焉知非戍耕。永嘉有贞士,日月在户庭。处为伏生守,游托黄石名。邂逅圯桥上,子房固已惊。”
又:乐清诗人洪鲁山为刘景晨六十庆寿而写的贺诗,高度概括其为人:世乱知机早掷官,宦途何似杖乡安。校书有子传家学,修契留宾结古欢。集篡敬乡成巨著,诗成落纸尽奇观。岁寒高节谁堪拟?自写梅花与自看。
刘家父子是中国知识人的样板,更是温州的骄傲。
我喜欢的温藉作家琦君也有一篇写刘景晨的文:《父亲的两位知》现摘录:
——风趣的杨伯伯(杨雨农),看刘伯伯(刘景晨)已醉态惺忪,就命我取纸笔来,请刘伯伯即兴画梅题诗留念。刘伯伯却摸摸胡须说:“酒兴还没来。”父亲回头看窗外盛开的红梅,随口吟道:“雪梅已是十分春,却笑晨翁诗未成。”刘伯伯也看看窗外,接口道:“高格孤芳离着墨,无如诗酒两忘情。”他们一唱一和,我在一旁听得发呆,心里却好佩服。
想来,这些摘录已能略知温州知名耆宿刘景晨的才气与人格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