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仰望天空40度
仰望天空40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20
  • 关注人气:4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家隐于闺秀

(2016-05-27 21:11:16)
标签:

杨绛先生

大家

说说

分类: 心情日记

前些日子,在回家的路上,跟妻子聊起了最近的一些新闻,妻子突然跟我说杨绛先生可能已经离世了,听消息说本来一直跟杨绛先生有联系的资深媒体人突然失去了与她的联系,手机打不通了。心里先是短暂的一惊,而后便是一种释然了。心想,是该团聚了。虽说钱媛和钱钟书相继离世,杨绛先生已是暮年,但毕竟对于一个母亲和妻子来说,承受着丧女之殇和丧夫之痛,要有何其强大的内心方能平淡的处世,这是一种闺秀之养,更是一种大家之气。

对于杨绛先生的生平,已然是不用过多的评述了,但是每每看到新闻报道上依然会用着钱钟书之妻的前缀来介绍杨季康,总会有一丝愤愤这样的报道,杨绛先生通晓三大外语,我们从小熟知的《唐·吉可德》或许比《围城》更早进入人生的记忆。她是一位大家,一位从闺秀中走出的大家。杨绛先生虽生于旧中国,却是一个新时代女性,不拘泥于礼教,年轻时可以率性的喊着要穿起“高底鞋”展现自己的婀娜,年迈时也将自己的一种平淡的人生思绪融入作品中。在《干校六记》中,她选择用一丝温柔的呐喊,讥讽文革时代的人不如狗的生活。在《我们仨》中,她依然是用一颗温润的心描述了与丈夫,女儿的相知,相守,分离。反佛那不是一场人生的痛楚,而是生活的一种修行。

 在杨绛先生离世之前,曾经的幸福一家三口只剩下她一个人。她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她体味着人生活于世,死于世的哲学意义,生与死又都是何其的重要却似乎又不那么重要了。记得在《我们仨》中,钱钟书总是会犯孩童一般可爱的“错误”,杨绛先生总是会说“没关系,我会处理”,在钱钟书身上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爱,当然这份爱是相互和彼此的。钱钟书先生长期都会为杨绛先生做早饭,为她尝试着“冒险”,学做菜等等,这是一份大家之间朴实的坚守。现在,你们又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谱写《我们仨》了。还有,我其实想说,杨先生,美丽的灵魂是不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