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隐于闺秀

标签:
杨绛先生大家说说 |
分类: 心情日记 |
前些日子,在回家的路上,跟妻子聊起了最近的一些新闻,妻子突然跟我说杨绛先生可能已经离世了,听消息说本来一直跟杨绛先生有联系的资深媒体人突然失去了与她的联系,手机打不通了。心里先是短暂的一惊,而后便是一种释然了。心想,是该团聚了。虽说钱媛和钱钟书相继离世,杨绛先生已是暮年,但毕竟对于一个母亲和妻子来说,承受着丧女之殇和丧夫之痛,要有何其强大的内心方能平淡的处世,这是一种闺秀之养,更是一种大家之气。
对于杨绛先生的生平,已然是不用过多的评述了,但是每每看到新闻报道上依然会用着钱钟书之妻的前缀来介绍杨季康,总会有一丝愤愤这样的报道,杨绛先生通晓三大外语,我们从小熟知的《唐·吉可德》或许比《围城》更早进入人生的记忆。她是一位大家,一位从闺秀中走出的大家。杨绛先生虽生于旧中国,却是一个新时代女性,不拘泥于礼教,年轻时可以率性的喊着要穿起“高底鞋”展现自己的婀娜,年迈时也将自己的一种平淡的人生思绪融入作品中。在《干校六记》中,她选择用一丝温柔的呐喊,讥讽文革时代的人不如狗的生活。在《我们仨》中,她依然是用一颗温润的心描述了与丈夫,女儿的相知,相守,分离。反佛那不是一场人生的痛楚,而是生活的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