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妙的马戏团

(2012-01-01 21:48:13)
标签:

娱乐

分类: 【剧】电影


奇妙的马戏团

我个人觉得每一个都有黑暗面,如果都是正面的话就不可能是人,而是神。所以,于其说是‘有’,还不如说‘需要’。黑暗面是一个发泄口。不是经常有人说,看到别人的不幸比看到自己幸福还要来得开心。

正因为有黑暗面,才会向往阳光纯粹的事物。

于是,尽是黑暗面的园子温的电影,有看到正面的东西吗?其实没有,真的没有。一片黑暗。但是那样的黑暗很舒服,因为纯粹。原来纯粹也可以形容黑暗。

于是,我看到了园子温最疯狂的一部作品——《奇妙的马戏团》。

花了很大的力气下载下来,下载后还没有中文字幕。算了,以我的烂日语水平,还能听懂。

故事首先拍得很精神,特别讲故事的方式。事实与谎言算在临界点,完全分不清楚。

女儿、母亲、父亲、妻子、丈夫。五种家庭角色,模糊分界点。

在这个部电影中,所有的身份全部被扭曲。一切行为成为了可能。

一家三口,夫妻二人加上一个女儿的家庭。这样的家庭随处可见,身份似乎也相当明显。三人各自的身份没有重叠,类似《雷雨》般的谜团也没有。但正因为这样的家庭,命运再次强X了他们。‘变态’父亲强X了13岁的亲生女儿。于是故事才得以展开。

很多朋友会纠结于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禽兽不如的父亲。但是要清楚的是这个是‘命运’。‘命运’是不容批评的。你要么反抗,要么接受。却不能说,不要这样的‘命运’。所以,父亲的行为不值得声讨。(同理《金陵十三钗》里面日本鬼子)

父亲的身份突然变成了男人的身份。

女人的身份突然变成了女人的身份。

于是二人的身份完全转变,这样的转变是社会道德底线不允许。不允许的原因很简单,是一种破坏社会文明秩序的一种行为。如果助长这样的行为的话,社会文明就会破坏,人的信念或是信仰就完全被推翻。于是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行为是变态行为,是禽兽行为。当然我也是这一行列。但是……电影不是想声讨这样的行为。而是在这样的命运下的二个女人是如何作出反应。

这才是导演的重点的重点。但是导演狡猾的是,故事没有讲完或者说故事并不是全部都是属实。有些是真的,有些被某人改写了。到了电影的最后,作为女儿的补充了一部事实的真相。

 

所以,故事进行的很缠人了,即搞不清真相的同时,还要纠结女儿的命运。但最后全部都知道真相时,电影也已经结束,连想的时间也不留。

 

回到正题。

当父亲强X了13岁的新生女儿之后,父亲与女儿之间首先发生了变化。

父女的身份成为了男人与女人的身份。用哪一个词来形容比较好,恋人,情人。总之有性关系的一对男女。

之后一天,母亲买东西回家,撞见了丈夫对女儿做的所谓禽兽之事之后。

发生变化的不是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因为他们的性关系还是一样存在,同时他们还有一纸婚约的夫妻。所以,他们的关系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发生改变的是女儿与母亲的关系。

母亲的身份成为了情敌的关系。当然,这是作为母亲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假想着自己的女儿也沉浸在丈夫的情爱之中。那么眼前这个女儿就不是女儿,而是丈夫外遇对象的情敌。于是唯一能做的就是虐打外遇对象。

经常看见的是二个女人的对打,而这次只是单方面的打骂。成为了家庭暴力。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这里,出现了二个问题。

第一、作为母亲为什么不站出来,指责丈夫这种禽兽行为。不救女儿出火炕。

第二、如果不改反抗丈夫的话,但是至少应该理解女儿的处境,为什么还要反而虐打女儿。

这二点,如果是正常人都会想到,都会有疑问。难道导演都没有想到吗?

其实不是……也许这才是现实,所谓的反抗只是那些天真的天朝台的主持人问出来的蠢问题。

先前也讲了,讨伐父亲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他是作为‘命运’存在在这部电影了。

命运之所以叫做命运,是因为他不能改变的。

作为母亲无力反抗、作为女儿更没有力量反抗。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暴力事件,至今都无法解决与挣脱。

 

我称之为,父权社会下的悲剧。

当然社会文明到现在,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不得不说,社会再如何进步。男权社会与父权社会的阴影还是没有改变。在没看这啊电影之前,其实我是不相信的。但是这部电影说服我。有的时候,我们只能被选择,而不能选择什么。

作为妻子不能反抗丈夫、作为女儿不能反抗父亲。

妻子只能作为女人,嫉妒同样身为女人的女儿。这种嫉妒转为暴力显得如此顺利成章。

母亲从来没有理解女儿的心情。更确切的说,作为妻子从来没有理解情妇的心情。

前者有点不可思议,为什么母亲不理解女儿的心情。但是后者却相当自然,妻子当然不能理解情妇的心情。

同样的二个人,却因为身份的不同,而使得同样一件事有了不同的结果。

那么女儿呢?

导演给出了二个假设,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的。故事的最近其实没有说得很明确。这也是导演最具创意的地方。故事中有二位演员,同时扮演长大后的女儿。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一位如上图所看到的,高桥真唯饰演的高中生女儿,母亲的死与难以承受冲击,而从学校顶楼跳下的女儿美津子。于是坐着轮椅。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而自残。而不是作为女儿的身份,是女人的身份。

这一段是作为母亲的小百合(另一身份是作家妙子)假想出来,女儿的心情。她不理解女儿的想法与痛苦,她只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女儿。于是妙子(小百合)的小说中的女儿,是一个以女人身份想得到父亲关注的可怜女儿。最后还是因为父亲的花心而被抛弃。不惜自残来引起关注。

 

于是再次证明,人与人是不可能互相理解。所谓‘我能理解你’,其实是也是一句谎言。虽然这样的想法很黑暗。但是的确有些东西是不能感同深受的。

 

作为妻子的小百合一直沉浸在丈夫的性爱之中,根本不可能理解,女儿美津子被父亲强X的痛苦与恐惧。当然美津子被强X之后,走出校长室门后一片血红。这种心情被导演的影像完全表现出来。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父亲的脸大画面的出现电视机里,压迫感与存在感,只是让一个13岁的孩子接受与不容反抗。这就是父权下的恐惧。他不是体力上的暴力,而精神的暴力。

于是一个更真实的美津子去了哪里去了。女儿把母亲推下楼之后,母亲在死前似乎变成了女儿,约定说:“如果找到那个起祸的耳环之后,要告诉我。”女儿面对母亲的睡在棺材,像美津子安详睡着。我也要像妈妈一样爱着爸爸。于是角色身份再次陷入混乱。这一段不是美津子,而是小百合(母亲)想象中的美津子。

真正被推下楼的是作为女儿的美津子,而不是作为母亲的小百合。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真正长大成人的美津子是编辑雄二,以一个男性的身份站在作家妙子的面前。但是在他人眼中看来,是一个无性别的男人。于是从乱伦的混乱中再次转入了变性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份认识产生疑问的话,那么也同样很容易对自己的性别产生疑问。特别是美津子在儿时遭受上如果严重的身份混乱。使得他对家庭的认知能力和对自己性别的认知能力都产生了错乱。

雄二,也就是美津子把故事变得完整。或者说她补全了,作为女儿的角色。使得故事更为立体。作家妙子(小百合)所有谎言的部份,其实并不是恶意编织的。只是她没有能力去用女儿的角色看这个事情。于是在无能为力之下,用自己的方式和理解去改写了故事的真实性。

把自己变成女儿,以一个女人的身份爱父亲。但是都是作为妻子的角度去看这一点。乱论似乎在爱的掩护下变得得合法。但实则都是小百合自己的假想。作为女儿的美津子从来没有以女人的身份去爱过父亲。甚至不惜抛弃女人身份来证明这一点。

 

故事到了这里,需要理清思路。

作家妙子,写一部半真半假的自传体小说。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女儿美津子生活着。但是实则妙子却是故事中另外一个角色,作为母亲的小百合。这种自行的角色互换不是主观的隐瞒,而是人在面对巨大悲痛和巨大自责之后的自我保护机制。小百合知道自己对女儿的虐打和嫉妒是不正常的且不应该的行为。女儿与丈夫的行为所导致的愤怒不能强加在女儿的身上。但是还是这样做了。把女儿推下楼成为保护机制的开关。从那一刻开始,小百合变成了美津子。当然,这种角色互换是小百合开启了自我保护意识。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作为女儿的美津子,是最无辜的承受者。承受着来自于父亲的性虐,承受着来自于母亲的虐打。长大之后的美津子,学会了这二种方式,父亲的性虐使她讨厌作为女人的存在,母亲的暴力使得她在最后对父亲的蹂躏。在学习期的美津子承受了这二种方式,长大后还给了一对父母。

 

角色混乱成为了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人生下来有很多角色,角色会在道德之下转换着。从儿子变成父亲,从父亲变成祖父之类的变化是允许且自然的。但是不正常的角色变化会变成悲剧。类似故事的最后。

但是身份再如何的变化,有一点是没有办法变的。那就是最后的最后,当作为母亲的小百合走向了断头台。底下的人都在鼓掌。与事件有关的人或是与事件无关的人。
奇妙的马戏团


奇妙的马戏团

那像是梦镜般穿插在电影之中,故事的开始与结尾相呼应的都出现了马戏团的场景。中间也同样出现了象征性的摩天轮。当小百合顺从的躺在行刑台上的时候,最后的执行者在执行之前,扒下面具时,却是身为丈夫的脸。

最后的最后,太是留下有趣的结尾。看上去所有的悲剧是母亲造成的。如果当时知道女儿被强X。作为唯一清醒的大人,应该报警,或是带着孩子逃离。但这些她什么都没有做,才造成了后面一系列分不清是真实还是梦镜的悲剧。于是,小百合清醒了,从自己的保护系统中清醒了过来。

躺在了行刑台。

但是,执行人却是罪魁祸首的丈夫。

之前就说了,如果这个唯一的男性角色是作为‘命运’存在的话。是没有办法推翻的。但是如果不是‘命运’,他就是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的时候,你又何尝能推翻呢。

命运类似宿命,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

但是当所谓的‘命运’,只是男权统治下的悲剧时,我们应该讨伐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