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精神
(2010-05-16 16:27: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论】总结or排行榜 |
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在看日剧。
换一种说法,能过日剧的人越来越多了。
以前,问看过什么日剧,基本上回答的是,“我不看日剧”
那个时候网络不够发达,没有下载,没有BT,没有在线的时代。
唯一观看连续剧的途径就是电视台,电视台放什么就看什么。
我就是那个时代的孩子,抱着电视台仅有的几部日剧。
现在似乎不同了,
爱看日剧的人最快的选择途径就是在线看。
PPS PPLIVE之类的在线软件,基本上热门的日剧都能找到。
于是,看日剧的人多了起来,换一种说法,看过日剧的人多了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好现象,因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了。
对日剧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当然不同看法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有时候你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别人会替你注意。
于是出现了不同样的鸟,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最近越来越发现,看日剧的人越来越不懂日剧真正要看的是什么东西。
这点的确是让我有些小气愤的。
首先,日剧不是什么神圣的产物,他是物质极度膨胀的日本给国民提供的娱乐产物。
所以,他不是艺术品。需要讲解的是日剧不是艺术品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那么的神圣和完美。
他是需要迎合观众的口味的,一旦一样商品需要迎合观众的时候,就表示他有的时候会有瑕疵品出现,或是有些低俗的东西出现。来满足观众的大众眼光的口味。而这一类的日剧也被称之为日剧。
当然,我不想抹杀这些日剧的功劳,他使得日剧更加的有名,让更多人知道日剧的存在。
而这些日剧却成为日剧的主流与象征,这是我不太能够接受的。
最近哇哇在叫的那些所谓的日剧观看者们,这部日剧很好看,那部日剧很不错。
我承认,制作精良,人物很帅,情节够得紧张紧凑。基本上算是一部优秀作品。
但在我的意愿中,他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日剧。他是迎合了观众的口味流水线式的商品而。
简单来说,只有内容,却没有灵魂!
待续(因为赶去上班,所以写到一半,没有想到已经有回复了。开心!)
所谓的灵魂很难言表,怎么样的一部连续剧才算是有灵魂。
在我看来,一部优秀的日剧,会给我不一样的想法,给我不一样的思路,或是给我不一样的人生。
不是重叠着误会加误会的剧情,化着厚妆刁蛮女人。也不是有钱又多金的社长大人。
日剧从小到大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会有一种道德被精神在里面。
生活那是还样的生活,活得更道德一点的生活才是日剧想要表达的。
而这些东西,不是所有的日剧会有的。
这也就是我想要讲的一件事。
网络上所谓的热门日剧,都是一些迎合观众的日剧。在我看来不算是真正的日剧。
如果说某些人大讲说这些日剧很好看,然后更多的人看了。
那那些人看了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日剧也不过如此嘛。”
这样我会觉得,原来我一直努力推荐的日剧,就这样化成泡影的感觉。
所以……接下来,要介绍正面教材,还是反面教材呢。有雷人之处,请多多谅解。
最后,有蛮多人跟给我推荐日剧的,说真的,现在看日剧的速度没有以前来得快了。
以前是没有选择的部部都看,只要是市面上有字幕的,都看。有时候还会找一些无字幕的来看。
现在因为时间有限,没有能力看完全部的日剧。多多少少现在不能作一点全面的评价。
所以,会有一些人跑来推荐给我看日剧。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没看过,但是听说过。”
这句话已经变成我的口头禅了。
但是一些跑来推荐给我看的日剧,全部都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日剧。
比如,最近相当红的《东京DOGS》,这部月九吸引了很多不看日剧的朋友位。
抢着跟我说,最近日剧变得好看了。我心里的OS是,‘日剧什么时候难看过了?’
于是我会相当冷静的说‘这不就是翻版《痞子英雄》嘛。”
我朋友没有估计到我会黑日剧,有点小尴尬,“啊,是有点。但是日剧也拍得相当出色。”
于是角色互换,我成了评论日剧的一方,而我那朋友却成为了日剧的正义的伙伴了。
这样的角色互换我经常做,怎么说。虽然我喜欢日剧,但是我绝对是那种该骂的时候就是要骂的那种人。
《东京DOGS》至少有五个人向我推荐,我以同样的话回复了他们。整体感觉没有吵起来……只是双方都比较囧。
他们认为是一部相当不错的日剧,是他们有历以来看过最精彩的日剧。
而我则认为,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献媚月九日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明天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