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hide244
hide244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3,651
  • 关注人气:1,3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剧】日本编剧大联盟——金牌编剧

(2008-07-12 23:54:18)
标签:

遊川和彦

野岛伸司

冈田惠和

宫藤官九郎

编剧

分类: 【论】总结or排行榜

日剧的兴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归功于日本编剧家。而这里的编剧其实不一定是拿着笔杆子写字的作著。也许是漫画家、小说家或者只是一个普通人。日剧用更包容的方式来对待作品,或者说只是一个创意。


文章将分四个段落:金牌编剧、原著小说、人气漫画、普通人的故事

 


风格最鲜明的编剧家:宫藤官九郎

http://i295.photobucket.com/albums/mm153/hide233/048.jpg说起宫藤的名字,只要看过他一部作品,就会过目不忘。他的特点在于形式,而非内容。形式上的风格固定,使他的剧本成为一本不能模仿的剧本。用剧本肢解成故事片断,把最细微末节的线索放到最后。留下疑点,让人想像。基本上宫藤的故事是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最典型的作品就是《木根津猫眼》。一部你不看到最后一分钟,不知道在讲什么的日剧。
所以,宫藤的剧本是越看越上瘾的那一类。开始会摸不着头绪,有点乱定一通。但是越看到后面,才知道他有他自己的思维方式。就像生活,你即使不能掌握所有线索,但也会走到终点。

最喜欢的作品:《大暴走》
虽然是宫藤编剧的,但并非原创。金城一纪的作品。作为日籍韩国人,在《大暴走》这部作品中,几乎就是在描写自己的经历。抛开宫藤的特有的编剧风格,《大暴走》同样是一部好作品。但是加上宫藤的叙事风格,把整部戏节奏变得明快了许多。故事不按时间顺序发展,也没有倒序。宫藤只是把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那一些先写出来。然后,用‘补充说明’的方式,把故事一点点的补全。故事开头那句话经典的台词:“这说的是我的爱情故事。”到最后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不得不佩服他的思维方式。

 

最女性写法的男性编剧:冈田惠和
其实有一段时间我误会冈田惠和这个名字是女性名字。到后才知道是一位男性编剧。其实有点吃惊。倒不是http://i284.photobucket.com/albums/ll9/hide255/16042424147.jpg因为名字有多少误会,而是他写的剧本都偏女性化的风格。才让我有这样的误会。冈田惠和,其实是很早就知道这个名字了。他的作品,从表面上来浮看的话,会觉得很无聊。但是真的是一集一集细细品味的话,却能让人受用一生的感觉。也是我最喜欢的日本编剧。他的剧本总是被人称之为小品式的。没有浪漫、没有高潮、没有惊喜、没有戏剧。他的作品更像生活。生活在茫茫人群中那普通人的生活。《沙滩男孩》是我看他的第一部作品。二个找不到生活目标的年轻人,在一个夏天中自我放逐。看似有点自我放弃的桥段,却能引伸出很多的人生哲理。《梦想加洲》,一次同学聚会,三人看自己认为世上最幸福的人跳下楼,而唯一的理由就是:“将来没有什么好事。”而站在天台上的三人将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也样居人人生哲理。《爱之歌》,一个自认为得不到幸福的女孩,一个即将面临死亡却一直面带微笑的老头。一场莫名其妙的同居生活。一切看似简单的剧本,但却透着某种对生活的某种正面的态度。也许冈田惠和说的道理都懂,因为太熟悉,而被遗忘。于是,他用另一种方式来叫醒你。

最喜欢的作品:《爱之歌》、《西洋古董洋果子店》
《爱之歌》是相对很温暖的一部作品。不像《沙滩男孩》那么炎热,也没有像《梦想加洲》那么冰冷。整个故事透着幸福的味道。
《西洋古董洋果子店》算是冈田惠和的一部非常特别的剧本。同样不是原创剧本,但比原创还要原创。各有身份,却同时在一家洋果子店里做事。不喜欢吃蛋糕但却开蛋糕店的老板,因为眼睛的受伤的原因,而放弃拳击手的跑堂。手艺很好,却不断被开除的蛋糕师。神秘的墨镜男人。这部戏的一大亮点在于,时时在画面上出现的一行一行的字。非常的黑色幽默。有时一针见血、有时意味不明、有时卖点关子。

 

最二极化的编剧:野岛伸司
我到至今都不太敢相信。《高校教师》与《同一屋檐下》这二个剧本是出自同一位编剧家之手。伟大的伸岛伸司先生。他玩转人性玩转得实在太出色了。不得不承认他的确可以做上日本编剧家的第一把交椅。其实野岛的写作风格也非常显明。而这种明显是专写人性上的。野岛早期的校园三部曲,是完全针对于老师这个职业的。职业的特性就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接触。认为未成年人就应该是可控的。却忘记未成年人本身是有思想的。人性中极恶的那一面大多数的时候是出现在成年人的这一面。残害的却是未成人。他们或是主谋、或是帮凶。这样的调调,在九十年代初期,很受用。摇滚流行的天下,是对生活现状不满的发泄。越往后,野岛的风格渐渐转变,笔锋也渐渐转弱。但却没有消减野岛对人性的追求。《同一屋檐下》、《天真可爱》、《没有玫瑰的花店》也许不能并称几部曲。但与之前的三部形成了强列的反差。以家庭为主要背景的一些温情剧。之前把老师写得如此的道貌岸然,现在却对亲情写得如此的温情。从某个角度来看野岛这个人,的确有点二极。太阳与月亮同时存在的一个人。一直追求人性的野岛,其实并不偏执。人性有黑暗的一面,必定有他光明的一面。就像《天真可爱》里的小男孩。不会哭泣并不代没有伤痛。再黑暗的人也会有光明的角落,而再光明的人也会有自私的一面。

http://i284.photobucket.com/albums/ll9/hide255/0F546042211.jpg

最喜欢的作品:几乎是全部
这个答案也许有点官腔,不过野岛的作品的确很吸引收藏。每部作品都非常的厉害。即使只是一部普通的爱情剧。他的跌宕起伏、高潮迭起都把握的相当到位。

 

日本教育家编剧:遊川和彦
遊川和彦相对以前三位,风格并不十分明显。基本上看了他的剧本目录。发现,他真的是什么类型的剧本都写。而且还是《魔女的条件》的编剧。真的是失敬失敬。不过对遊川和彦的印象还是停留在二部剧本上。关于教育的《GTO》与《女王的教室》。前者是改编剧本,后者是原创剧本。因为本身这二部剧本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二部以‘教育’作为题材的日剧。《GTO》1998年出品的。当时的中国教育完全是填鸭式的。而《GTO》的出现,把老师与学生的身份拉近了。二者是可以成为朋友的。而非是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在长期被僵化的制度下,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这样一种教育方式。http://i284.photobucket.com/albums/ll9/hide255/U1343P28T17D4542F229DT2006091518441.jpg实在是一种开天辟地的感觉。于是乎将近在七、八年间。同类型的题材开始层出不穷。但却没有一个比得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大家对所谓的‘朋友式教育’感到乏味的时候。《女王的教室》又再次横空出世。2005年的夏季档,但故事却带着一股寒意。不知道算不算是顺应民意,因为整天在电视上拉距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却感觉相当的压仰。所谓理想的教育只是纸上谈兵。而《女王的教室》颠覆了大家对老师的印象。一个像从地狱里走出来的女人,用希特勒式的教育来教育孩子。世界就是不公平的,有钱的人可以享有更多的物质,穷人只能被欺负和剥削。第一步的认清事实,第二步陷入困境,第三步面对现实,第四步解决困难。一个独立的人格就此形成。也许这世上真的只有百分之三的人能得到幸福,而我决不会放弃我百分之一百的人生。这就是《女王的教室》要传达的东西。老师比起教授知识,传授自我解决的能力似乎更重要。遊川和彦作为一个编剧家很会把脉。

最喜欢的和品:《女王的教室》
比起《GTO》,我更喜欢《女王的教室》。有人会觉的这部戏太残酷了。对着小学生讲这些残酷现实,是不是早了一点。其实我倒不这么认为,事实就是事实,不分残不残酷。天海老师要教授的不是现实有残酷。而是做人需要有多坚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