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评日剧】鬼来电(8.1)——真正的恐怖?是鬼!是人?

(2007-05-03 19:25:43)
分类: 【论】总结or排行榜
 

【微评日剧】鬼来电(8.1)——真正的恐怖?是鬼!是人?

  2005年秋季档,光彩夺目的日剧实在太多。以至于话题较偏的日剧,显得不是那么令人关注。《鬼来电》就是这么一部这样的日剧,虽然有电影版的票房在前,可是低迷的收视率正说明了观众的口味。

  试想一下,谁有兴趣在每周五的晚上,看一集恐怖片来吓唬自己,来打破自己美好的周末呢?所以,直到最近才慢慢开始关注这部日剧。夜来无聊,就拿出来看看。发现一些有趣现象。

 

其故事的完整性,让我不得不佩服编剧的功力。一般以鬼怪为主题的连续剧,前面写得多离奇,后面所出的搂洞就会越多。到最后的结局就是一切鬼怪的事情都不能用正常的方式去理解。于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鬼这种东西成一种无逻辑可言的变态的一种形式。

 

很多恐怖片都继承了这样一种特点,包括当时非常红的《午夜凶铃》。当然,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这样连续性的出现。

 

这部电视剧的《鬼来电》在没有看过电影的情况下所看完的。其推理性和逻辑性都非常到位。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靠常人的理解方式解释得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可以说。

 

把恐怖片搬上电视,本身来说是一种挑战。在国内还没有先例。最多最多是惊悚片。一般都是人在搞鬼。所以,一直以为是一部“圈套”式的《鬼来电》,所谓的鬼还是人们心中的鬼。

 

所以,最初一开始总是把《鬼来电》与当年的《圈套》拿来比较。

 

我一直很推崇《圈套》这部日剧,虽然视收率并非很理想。但是,连续二部续集,电影版,单元剧的连续推出,也同样证明了他另一种人气。看完《鬼来电》之后,到是找出了许多相似之处。

 

“圈套”法则一:人物构架上的相似

其实这点并不难看出,仲间由纪惠和阿部宽的搭档已经深入人心。这次《鬼来电》中菊川怜和石黑贤的搭档也是相当居有看头的。并且从二种领域的视角来看案件的整部戏。只不过,反差没有《圈套》来得那么的大,反差不大的最终结果,就是喜剧感会减弱很多。当然,在《鬼来电》中,增强恐怖感是相当有必要的。而这样的反差性的减少也显得理所当然。虽然男女配对的这样一个方式也许真的只是剧情推动的一个需要,不过,在给予性格方面却有异曲同工之处。主角色菊川怜是理科背景的女孩子,对于鬼怪之说并不相信。这一点和魔术师出身的仲间由纪惠的角色非常相似。感性的女性身上被赋予理性的色彩,这样的反差也非常吸引人。而石黑贤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名警察,却从事文职工作。偏要把这一系列案件拦上身。这和心理学教授阿部宽也极为相似。男性理性的思考方式加上对末知的恐惧。同样也产生了反差感。当然,在《鬼来电》中的二位主角上,这样的反差感没有像《圈套》那么的明显。

 

 

 

“圈套”法则二:悬疑案件的鬼怪性

一直喜欢《圈套》的原因,是因为他开创推理案件剧的一个先河。把一桩桩案件编写成鬼怪案件,其中的玄机在经过魔术与骗术的包装,成为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这比传统的推理剧更能吸引人。凶手是谁,这个话题已经不重要了。而更重要的是怎么完成这样离奇的案件。《鬼来电》也是以这样的形式出发。接到预告性质的留言短信,是死的时候的声音。故事开始就充满恐惧感。电影可以偏强调的鬼的可能性,而电视剧更偏向于人在装视弄鬼的可能情。单从这点的偏向上来说,《鬼来电》与《圈套》是同一思路。

 

 

 

其实二处的相似之处并没有带任何的相互借鉴。反正二部都带有一点鬼怪色彩的日剧,有着非常不一样的思路。

 

《圈套》是人与人之间的鬼魅心理,其实世上没有那么多的怨念,只是人们心中的怨念成为复仇或者赚钱的一种工具。最后《圈套》本身留有的悬念。而《鬼来电》是人与鬼之间的问题。人死了,但是怨念却不会消失。从而会慢慢产生恨意,成为诅咒来害人。从中得到的因果报应。类似于轮回的寓言。

 

 

  其实《鬼来电》分了隐性的三个部份。

 

前三集,特意压制对鬼的一种害怕,大多是用理智的方向在跑。四个人的死亡方式都可以解释。还是一直往查找凶手方面下手。

 

到了第四集,男孩的死状相当凄惨,根本不可能是人可以做出的杀人方式时。慢慢转向的是更离奇思路。事实已经不允许你往正常的思路方面走。于是引出一系列光怪陆离杀人手法。

 

当第八集故事已经快要水落石出的时候,意外的发现故事中还有故事。而所谓的短信诅咒并非直接是登山遇难这件事。

 

故事里套着故事这样的写法,的确非常吸引人。

 

所以,整部连续剧最精彩的部份就是第三部份。引出中村由美(菊川怜)的姐姐的事失踪事件。到最后,连续的杀人事件是谁杀的已经是其次了。保留最重要的悬念才是关健的。《午夜凶铃》之所以恐怖,当以为事件全部结束的时候,诅咒只是刚刚开始。那种无法控制感觉才是真正的恐怖。以为了解凶铃想法,其实全然不了解。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

 

 

 

真的恶魔是谁?

 

当菊川怜问石黑贤为什么要把她拉进这个案件里来的时候。

 

石黑贤说:“你也是迷题的一部份。”

 

其实事实的真相正好反过来,以为了解整个事件的石黑贤,最后被蒙在鼓里的却是他。

 

“无法掌握”才是恐怖的真正根源———

 

《鬼来电》最后,恶魔战胜了一切,这个非常挑战人的底线的结局。感觉好像还没有完,感觉应该还有续集。其实只是连续剧中的所制造的阴影还没有散去。大概还不肯离场而矣。现实中的结局也许就是这样的!谁都不知道最后的那只黄雀到底在哪?

 

 

 

连续剧并不恐怖!

 

其实说到《鬼来电》的连续剧,真的没有想像中那么恐怖。反而为了缓解一些恐怖气氛,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一些刻意的调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