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佛归根结底是做什么?

(2010-06-15 22:11:25)

    读佛经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很多佛经都足够罗嗦。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喻一下,比如要说“饭前洗手”,很多佛经会这么说:“早饭前要洗手,中饭前要洗手,晚饭前要洗手,如果不在吃饭时间吃东西别忘事先洗手。”我甚至会想,释老先生这么不厌其烦地把道理讲得面面俱到,也许是为了对付中国人吧,中国人很神,太简明扼要的东西,到了中国人手里,往往被引伸得变了味道。

    所有的佛经堆在一起有好几千本,如果让释老先生用几句话来说出这几千本书都讲了些啥,不知释老先生如何回答?

    可惜,释老先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就去下一个轮回了。当然,也没人有机会去问他这么一个问题。

    不过,有个人倒是替是释老先生做了回答,他就是孔子,他借曾参之口在《大学》里,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用这几句话来归纳佛学太准确了,用白话文说,就是“把杂念止住心才能定下来,心定下来以后才能进一步静下心来,静下心来以后才能你进一步到安宁祥和的状态,进入安宁祥和的状态以后才能思考问题,有了这样的思考,才能产生智慧”。这就是修佛过程的全部。打坐参禅,无非就是完成这几步。释老先生管这个叫“止思”大法。

    有了智慧,按佛学的话说,就是“开悟”了,开悟以后干什么呢?孔子把顺序颠倒了,先说了,他说“在亲民”,就是去造福老百姓。释老先生说:“开悟是行愿的开始”,有了智慧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利众生”。

    看看,中国的圣人,印度的圣人,虽互不沟通,他们的观点多么惊人的一致!

    “心静,思维,得智慧,利众生”,这便是修佛的全部。用我自己的话来总结,就是那九个字:“心静,顺随,无我,利众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