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与高尔夫
前段时间,我读了《金刚经》,被彻底搞晕菜了,当时只有一个结论:能读懂这本书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佛,一种是神经病。
佛在《金刚经》里说:“这是佛法”,接着佛又说:“这不是佛法”,接着佛再说:“这叫佛法”。我的妈妈呀,佛您老人家到底想说什么。
佛还说:“我现在给你们说法,你们要好好听着,好好记着,照此修行”,佛接着说:“这些佛法不能记着不忘,否则就是著相。”我的妈妈呀,佛您老人家到底是让我记着还是不记着?
这么难懂的道理,后来在学高尔夫的时候,突然弄懂了。
高尔夫教练对我很好,讲解非常仔细和卖力。我牢记要诀,认真动作。两脚与肩同宽,膝盖弯曲,胯部锁定,左肩上推,慢上快下,我把所有的要诀都记得很清楚,一步一步把动作做下来,接着,“啪!”,球杆要么打在垫子上,要么打不到球,要么打在球上部,球就是飞不出去,手还给震得生疼。
我去的练习场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冬天下雪的时候,诺大的联系场经常就我一个人,那种远离尘嚣的感觉让我喜欢。如此便经常去打。
一段时间以后,自己的动作明显熟练起来。往那儿一站,两脚自然与肩同宽,脑子并没意识到。上杆的时候,自动下盘不动,双膝微屈,脑子里也无意识到。下杆的时候迅如疾风,脑子也无意识到需要快速下杆,接着,“啪!”,看着白色的小球在蓝色的天幕上绝尘而去,一种舒畅的感觉从内心深处一下迸发出来。
有一天,连续打得顺畅,突然就悟出了《金刚经》的道理。把那些条条框框死记在脑子里的时候,身体就去迎合那些条条框框去了,没了打球的感觉,怎么都打不好。一段时间以后,那些条条框框融进骨髓里,无意做出的动作,都是那些条条框框的样子,反而没意识到自己是按那些条条框框做的。这是候,才是找对了状态。
换作佛法修行,也是同样道理,如果脑子里记着佛法的条条框框,逼迫自己一定要这么做,这还不叫修行。如果佛法已经渗进骨髓里,按照佛法做了,自己都没意识到,这才是真正开悟了,按照释老先生的话说,就是“是佛法,非佛法,名佛法”。
《金刚经》深奥的道理,原来如此。释老先生,您老说话过于言简意赅,把初学者搞晕菜便是见怪不怪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