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
中国老百姓自小崇尚英雄。在他们眼里,英雄就该顶天立地,宁折不弯,从不向他人屈服,从不向他人低头,比如,项羽。
楚汉相争,项羽兵败垓下,逃到和县,前面一条乌江挡住了去路。看着滔滔江水,再望望逼近的追兵,项羽感觉大势已去,即使逃过江去,也“无颜见江东父老”,便拔剑自刎了。刘邦得了天下。
一条乌江,让项羽送了性命,似乎“天要灭项羽”。其实不然,灭掉项羽的,是项羽自己的个性,并非天要灭他。即使没有乌江当道,项羽输给刘邦也是必然,只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如果同样的境遇发生在刘邦身上,刘邦的做法与项羽大不相同。刘邦会设法找条船,渡过乌江,回到故里,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刘邦绝不会拔剑自刎。
有一次,刘邦命韩信出兵,韩信不出兵,派人来见刘邦,要求封假王――三齐王,刘邦一听,气了,桌子一拍,正要大骂,张良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刘邦本已骂出“他妈的……”,可是被轻轻一踢,立即改口:“他妈的,要封就封真王,还封什么假王?”于是,封韩信为齐王。
这事要放在项羽身上,韩信早就没了命。项羽会把桌子一拍,破口大骂:“他妈的,竟敢封王,这不是明目张胆地谋反么?给我斩了!”斩了韩信容易,只是日后就没了那个攻城掠寨的人了。
刘邦最后还是杀了韩信,不过,那已经是韩信替刘邦平定天下以后的事了。
当项羽打到咸阳时,蔡生劝项羽说:“关中险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劝他定都咸阳,称霸天下。无论蔡生怎么劝说,项羽都毫不理睬,他要回江东建都,以光宗耀祖。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富贵了以后,如果不回故乡展现威风,等于穿了漂亮衣服在夜里走路,给谁看呀?
项羽和刘邦的个性相差如此之大,项羽兵败没有悬念。这在项羽刘邦走向争夺天下之路的当初就注定的,天意只是延长或缩短了这段争斗的时间。
该低头时就低头,便是英雄。
该低头时不低头,便是莽夫。
项羽,算不得英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