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摩托转一圈
标签:
骑摩托高崖口蒋教授 |
分类: 游记 |
上星期日起感觉有点头大,外语是学不进了,去翠微。买了钢笔一直不好用,是什么原因?坐车肯定慢,骑摩托还是方便的。回来再去看看电视遥控器。去到那,使用时比较顺水,原来纸张对钢笔下水亦有影响。回来到苏宁还是比较顺利的,一看时间,不觉已经11点多了,就在过去长吃饺子地方吃了一碗饺子。13元一份,味道还好,就是皮子有点厚。小老板换人了,能坚持下来已经不错了。东西便宜,环境不好。现在很少来那里吃。回到家无所事事,好久没开摩托远游了,又是星期日,就去吧!






开摩托远游总会使自己有一种放松感觉,可能喜欢吸远郊充满负离子气味的空气,可能喜欢感觉几十公里没有红绿灯,一路顺风的感觉;还有在摩托车拐弯时有一种近乎飞翔的、难以明状快乐!尽管我在到达山区和远郊区之前,要经过一个小时辛苦的骑行。老了老了还喜欢摩托车,说明俺是好动的人。摩托开行成本远低于汽车,它一公时耗油一角多钱,而汽车却要一元多,是它的十倍。摩托感觉会更爽,而开汽车感觉平平。安全当然是必须考虑的,我在驾驶时还是很谨慎的,不和人家抢行和无端开快车,小命就一条。
第一个目标是高崖口,46公里,根据高德导航说要一个小时27分钟。不走G6辅路,而是走西半拉的永丰路、温阳路、南雁路。高崖口是三面环山的小村庄,山不高但是很雄伟。2003左右我曾多次坐357路到那闲逛。从昌平坐公交车走一段路,是老路,两旁杨树很高,走在其中感觉到一种时间穿越。现在在北京,很少能看到那里的路了。那时下岗,心情不好,到那里玩纯是散心。那时家里也没买车,更也没有摩托车。早早就去昌平东关赶车。回来时总要买点当地的土特产。一个内蒙来的农民,老是发愁老板不给他开工资,或者少给他工资。我也劝他放心,给他照像,然后下次去,给他带去。那时大多数人还没有数码相机,手机只限于打电话,发个短信,哪有现在那么无所不能的功能!二十年时间,好像社会物质条件又进步了一大块。他也是热情的人,当地老乡干完活,老是到他的洞里躺在小床上侃大山。不大的洞子,烟雾缭绕,有男有女,悠闲自在,很是快乐。有一次他带我去里边找一个他的朋友。那个朋友帮助一个老板看家养狗。一只大藏獒,别人养不了,只有他朋友才行。有一次一老乡来院子里拾柴,被藏獒从后咬胳膊甩出去,陪了钱了,老板抱怨他看狗不利,造成老板损失。——快二十年年了,还深深记在心里。后来我还开车带蒋教授来玩,参观那里小产权房子。还是不错的,只可惜现在被查封了。不知何原因,总是想来这里?
来到高崖口,看到一对男女,男人骑得是宝马。他很热情,执意要给我香烟抽。感觉开摩托的人都很热情,见面总是要按喇叭,打招呼。我后从雁南路从山路到门头沟绕,遇到一个开哈雷的年轻人,也都是非常亲切和热情。后来见到迎宾摩托车队,他们穿着醒目服装,鱼贯式穿越车队中。后来我在问路时,他们都很友善回答指路。其中一个中年人,带着有指挥官的红标的人还给我点赞。觉得我这么老还骑一个小摩托出来游玩,也算了不起。他们春雷大马力摩托车像在飞翔,好不是羡慕啊!
在高崖口时突然接到蒋教授打来电话,说晚上有时间,他要请吃饭。原来他女儿出去了,他才有时间。我满口答应,下午五点还有两个小时,来得急。其实低估在山里开摩托车的时间,四个小时才回到家里。第一个次骑摩托车是三挡慢慢往下滑,现在是四挡还要加油开,已经有经验了。山路陡峭,有的地方转急坡陡,不是平路,比想向的要长。中途加了一次油,在里边打话,想让他在多等,谨慎的他怕我开的快出事,就放弃了晚饭。也是对的,不能因为赶一顿饭冒挂的风险吧?加油站服务女子大声喊,我才知道不该在加油站里边打电话,赶快跑出来了。
在山里开,却实感觉很爽,没有红绿灯,一般也没有什么人,路修得很好,真是神仙的日子,有机会还去。如果七十岁以后还允许开摩托车,可能还是要弄一个好的。晚上八点钟到家,感觉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一天!几天后蒋教授又请我们吃了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