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年,大年初一
(2015-02-20 16:46:16)
标签:
乙未年大年初一除夕过年 |
分类: 心情故事 |
几乎从除夕晚上吃完年夜饭开始,就看到有人在微博里说:“吃完这顿饭,年就算过完了。”我没有那么勤勉,但到了初一下午,家里清净了之后,也忍不住打开电脑继续摆弄我的稿子。饭桌上的话题也回到了工作上,仍旧是除夕之前摆在眼前、装在心里的那些事,重新又拿了出来。两个工作时段之间似乎只隔了一顿年夜饭、隔了一个大年初一的清晨。中国流传了千年的‘春节’,难道真的精简到了只剩下这朝夕之间了吗?
初二,一场大雪忽然就席天幕地而来,整整一个冬天,河北都没有见到雪,现在已经到了雨水节气,雪,竟然来了。雪花簌簌而落,覆盖住每一寸土地和枝杈。但它终究是来的太迟了,地面温度已经过高,雪落在地上,立时就化作了水。可雪却丝毫不肯示弱,雪花越来越大、越来越急,让温热的风来不及融化它,落了一层又一层,执着的抢夺着这个世界。执意要送给人间一个白雪皑皑的‘年’。
难道,人们对真正的‘年’已经一去不复返的哀叹,随着烟花传到了九重天外,所以,雪,才为此而来?
一场大雪,空气彻底变得清凉透骨。站在阳台上,倚着身畔带着浓浓冰雪气息的微风,望着窗外连绵屋顶上厚厚且平整的积雪,忽然看到,仿佛一道大幕在天地间缓缓拉开——年,终于开始了。
这场雪,成功开启了 每个人被封印于血脉之中的关于‘年’的记忆和情怀。原来,‘年’的滋味不是来源于童年的记忆,‘年’的色彩也不是来自于一代代口笔相传。它是一种刻录在基因中的记忆,人一出生,它就存在,只等着在每一个年终岁尾,悄悄开启,只等着一场大雪,把它彻底唤醒、让它彻底沸腾起来。
现在,我已经不再想工作的事,开始安心过年,因为‘年’已经填满了我的心和我的眼前。原来,团聚、亲情、年夜饭、压岁钱、通宵达旦的欢愉,所有这些都是‘年’,但它们仅仅是‘年’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年’,就是像现在这样,隔窗守着一场大雪,思无涯,情无边,洒洒脱脱去做一些只有‘过年’时候才能做的事,去做一些每到‘过年’时候就特别该做的事。这样,才算没有辜负,镌刻在我们血脉中的那个‘年’。
除夕下午,去陵园给公婆上坟送年夜饭。每年四次上坟: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大年三十。
唯有大年三十这次,我会从心里觉着距离天堂中的亲人最近,因为,我们在过同样一个‘节’,同样的年夜饭,同样的‘年’。中国无数个大大小小的节令中,是不是只有‘年’才是涵盖了整个天上与人间?
一片空地上有一排排专门焚化纸钱用的焚烧炉,一个长相衣着都很普通的中年男人,盘膝坐在一个焚烧炉前。看样子,他已经来了很久了,唯有这个炉周围干干净净,没有灰烬和贡品的残骸,应该是他专门打扫过了。他也同别人一样,把几样饭菜、酒摆在炉台上,和别人不同的是,他手中还有一小瓶白酒,和一双筷子,他自己也在吃饭。偶尔,他放下酒瓶,拿起一沓纸钱投进炉中。他并不像别人似的,急于把所有的纸钱都赶紧烧完,他朝炉膛里放纸钱,更像是要维系炉中那一点火焰,只要这火焰不熄灭,他就能和亲人共饮对酌,一起吃完这顿年夜饭。
望着他,我眼睛忍不住发热,文学作品中,多少煽情的文字,也敌不过这样一个除夕、一个‘年’。
上完坟,回到家,开始梳妆打扮,晚上要去父母家吃年夜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这一次回娘家,只和父母弟弟在家里吃顿饭,却会拿出《红楼梦》中进宫觐见娘娘的态度来用心装扮,只因为今天过‘年’。
衣着也有要求,不能穿礼服、不能穿套装、不能穿素色,因为今天女人的角色是女儿、儿媳、孩子的妈妈,今天你不属于社会、也不属于你自己,你只属于‘家庭’。‘过年’这一天,每个家庭都是一幅花团锦簇,你只能是与其相配的一枝花、一片叶。‘年’就是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你可以当成娱乐轻松面对,你也可以当成义务尽心完成,反正你得服从它,因为它是‘年’。
过于年轻时,可能觉得这些繁文缛节太累赘、太无聊。可当人过中年,忽然有一天,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有点期待‘年’,期待这样一个日子,期待在这个日子里能够有一种强大的外力,把你从固有的生活中拉出来,给你一种全新的空间,让你能在其中休憩一番,也让你能够审视另一个自己。
现在拜年都集中到了短信和微信上。人们总说有很多情话是借着愚人节那天用玩笑的口吻说出来,难道,谁都没有想过,有多少平时想说又不敢说的祝愿,是借着除夕这天发出去。
每个孩子小时候,都听过传说里古老‘春节’的故事。那时的人们在除夕这天,点起熊熊的篝火,炸响爆竹,驱逐野兽,祈福来年。
我肯定没有见到过那样的场面,但那一座篝火却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在我的想象中,那篝火的烈焰一定很高很高,仰起头也见不到火苗的顶端。篝火中不时迸射出火花,花火四散落在人群里,每一簇金色的火焰坠落处,都会引起一片欢腾,因为人们通过这火花触摸到了‘年’、也触摸到了‘祝福’。
现在,除夕夜不会再有篝火了,可这些通过手机发出去的文字,就像飞散开来落到人群中的金色火焰,这一簇簇火焰连成线、连成片,其中总有那么一两朵火花,会让一两个人,触摸到只有他才能懂得‘祝福’。
‘年’给了人们这样一个机会,把平时难以启齿的话说出来,再收下只有今天才会得到的祝愿。
这就是‘年’。
你需要休憩,就尽可以在它的涵盖下休憩;你若想欢聚,尽可以在它的怀中欢聚。你如果偏偏什么都不想,就想快快从它身边走过,继续延续你已经过了365天的生活,它也不会拦住你,因为它知道,未来有一天,你总会明白,不是‘年’需要我们费尽心思去维系它,而是我们需要‘它’的怀,到了那天,你,会回来,安心‘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