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哪个灵魂不挣扎

(2014-10-29 22:07:51)
标签:

灵魂

挣扎

书评

香水

分类: 读书

用两天时间看完了帕·聚斯金德的《香水》,与其说,这位德国的天才作家,用超凡的想象力和严谨的洞察力,写了一个谋杀犯的生命历程,不如说,他写出了一群挣扎的灵魂。

 

书中的主人公格雷诺耶是一个生命残缺的天才,他能够辨别出世界上的所有气味,所以他轻而易举就成为了法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香水制造专家。而就在作者把这份天才赋予他的同时,也几乎夺走了他的一切,他没有亲人,从生到死都没有感受到过一丝一毫的温情和爱,他得过两次重病,所以身体残疾,相貌丑陋。

 

因为从刚一出生就生活在各种阴暗和丑陋之中,所以格雷诺耶从小就没有学会‘道德’、‘爱’、‘上帝’这些抽象的词汇,他只能记住具体的、有形的名词。

 

由于对气味独有的敏锐,所以每个人在他眼中都不过是一股气味,每个人身上所具备的:形体、外貌、地位、财富,等等这些世俗所看重的东西,对他都没有任何意义。他只是凭借气味去分辨人。

 

当小说完成了对主人公这种详细的介绍之后,作家冷静甚至略带残酷的目的,也就淋漓尽致地凸显了出来:他借主人公的眼,把世界上一切事物和人的外形都彻底剥掉,只留下气味,或者说,只留下了灵魂。

 

就像在毕加索的眼中,世界上的一切都还原成了最基本的几何体。现在,在作家和主人公的眼中,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上至国王、贵妇,下至乞丐、疯子,都被剥掉了面具、伪善、衣服、甚至血肉骨骼,只剩下了一股气味、一个灵魂,赤裸裸,赤条条。

 

首先,在书中,主人公格雷诺耶的灵魂是赤裸着的,只不过,他的这种赤裸是被动的。一出生就被抛到了腐烂物和垃圾堆里,然后又在冷血的乳母家中长大,稍大一些又成为了皮革匠作坊中,几乎等同于牲口的工人,这样的生长经历,让他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包裹灵魂的东西’究竟为何物。他只知道,要活着,甚至连为什么活着都不知道,只是出于一种‘扁虱’般的动物求生本能,活着。

 

后来,他在巴黎找到了自己的爱:‘香水’。这是他的梦,他的理想,他的一切,于是他变成了一个狡诈的、善于伪装的人,他隐藏、欺骗、任人压榨、杀人……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享受到更多美妙气味,学习掌握配制香水的技能。

 

这个时候的格雷诺耶,就像无数十八世纪的欧洲底层被压榨摧残的灵魂一样,在命运的无情倾轧中,苟延残喘。

离开巴黎的格雷诺耶,迷失在了荒原中,整整迷失了七年,但他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是迷失了,恰恰相反,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想要的生活,远远逃离他所厌恶的人类和城市,独居在深山中,茹毛饮血,享受从未有过的安全感,因为从出生那天起,人类留给他的记忆,只有伤害。

 

这七年中,在深山中游荡的,是一个对人类彻底失去希望和兴趣、一心只想逃避的灵魂。

 

七年后,格雷诺耶又回到了城市,这时的他又变了。在深山中,他曾经彻彻底底像一个野兽那样生活,而现在,他变成了另一种野兽,一种在人类世界中,按照一定规则生活的野兽,他不再吃蝙蝠和老鼠,可现在的这个灵魂,好像比深山中的那个灵魂,更邪恶、更可怕。

 

他也的确变得更可怕了,又亲手杀死了二十五个美丽少女,只为了收集她们身体散发出的芬芳气味,再把这气味制作成最好的香水。

 

凶手被抓住了,故事却还没有结束,在书的结尾,格雷诺耶两次狠狠嘲弄了他所厌恶的人类,把人类的一切伪装都撕得粉碎,让他们扭曲的灵魂全都暴露了出来。

 

格雷诺耶死了,按照他自己的设计,他被人们吃掉了。被吃的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残存。不知道作者这样安排,是不是为了证明,这个灵魂终于彻底消失了。

 

但是,纵然格雷诺耶消失了,那书中的其他人物呢,贵族、手工业者、商人、传道士、穷人,透过格雷诺耶的眼睛看到的他们的灵魂,无一不是邪恶的、丑陋的,自私,冷酷,把世界上所有与道德相抵触的词汇聚集起来,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灵魂。

 

他们的灵魂就像一条条毒蛇,在绸缎外衣下,高贵的花园里,或者阴暗肮脏的窝棚里,扭动着身体,吐着信子,为了生存去毫无顾忌的撕咬,当生存问题一旦解决之后,他们又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去撕咬,然后又为了更大的野心去撕咬,如果失败了,就重新为了生存撕咬。

 

这些灵魂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灵魂们披着的外衣是破旧一些,或者光鲜一些。

 

所以,格雷诺耶虽然总共杀死了二十六个美丽少女,但他心中没有丝毫的负罪感,因为他根本就不觉得人是有必要活着的,或者说,他根本就不认为,这些人有必要活着。

 

在书中,主人公一度把自己当做了上帝。不知道,是不是在作者的想象中,上帝看待人类的时候,也已经是如此绝望和悲哀。悲哀到了麻木。

 

作为一本小说,书中所营造的世界,冰冷而残酷,每一个人的灵魂在生活的压榨之下,都变得扭曲、狰狞。也许,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他们都曾学会过道德和信仰,但随着一步步走进生活的泥沼,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冷酷、尤其是其他人的冷血,他们身上的道德与信仰被一点点压榨殆尽,再无一丝残留。每个人,每天,只是为灵魂戴上假发或头巾、披上华丽或者寒酸的衣服,去做那些自己都不肯回头想、也不肯回头看的事。

 

而作为书中的人物,格雷诺耶是一个极致。他的灵魂的几次变迁,恰好代表了人类灵魂中最常见的几种状态:木然隐忍、想要远远逃离世俗、变成一头穿着衣服的野兽。只是,因为主人公从生到死都没有感受到过‘爱’,也没有关于道德和信仰的概念,所以,一旦遇到生活的残暴,他的灵魂立刻就向残暴妥协,直接彻底、毫不犹豫的变得和生活一样残酷,甚至比生活本身还要狰狞。

 

主人公的灵魂确实是丑陋的,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他感受不到痛苦。因为人类的痛苦,并不是来自于灵魂的堕落,而是来自于堕落之前的挣扎。

 

和格雷诺耶不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承受过‘爱’,也都学会过‘道德’、‘善良’、‘美好’这些抽象的词汇,所以,他们做不到像格雷诺耶那样,当灵魂一次次承受来自于命运和他人的冷酷杀戮的时候,直接选择沉沦,他们不得不挣扎——在看到丑陋、变得丑陋、抗争丑陋,这些夹缝之间,苦苦挣扎。

 

所以,也许,从十八世纪的法国,到今天的世界,每一个活着的人,灵魂都在挣扎。

 

也许,就因为有了这些挣扎,才让我们的现实世界,有了得以与书中世界相区分的温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