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丝路行之四——敦煌,一个有神性的地方

(2014-09-15 01:33:25)
标签:

敦煌

鸣沙山

月牙泉

黄沙

安放

分类: 走遍天下

写完一个答应今天交的约稿,已经是凌晨十二点十五分了,可我还是想写出这篇文章,因为今天我来到的这个地方,叫敦煌。

 

在月牙泉边,我见到了一种美如仙葩的植物,修长苍绿的杆和叶,浅金色的花冠蓬松硕大,就像收拢垂下的孔雀尾羽。人们说,这就是传说中的七星草。她背倚着黄沙,倒映着泉水,在风中轻轻摇曳,宁静端庄。一株草竟也能显现出悠然自得的神仙气度,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她所生长的地方,叫敦煌。

 

站在鸣沙山顶,我缓缓移动手机,想在一张照片中拍下鸣沙山和月牙泉的全貌。眼前的流沙每一刻都在变幻,世界上可能根本就不会有两张完全一样的鸣沙山照片。而月牙泉枕在这连绵沙丘中,与流沙相伴,一过就是几千年,却仍旧沙是沙,泉是泉。你自流动,我自清澈,相依相守两安宁。世界上竟然会有如此神奇的相伴,也许只因为,它们所在的地方,叫敦煌。

 

在鸣沙山看完日落,我发出了一段话:鸣沙山,月牙泉,一片沙宁静了一个世界,一泓泉清澈了万千年,天上一轮落日醉了人间,地上一弯明月温柔了心田。

 

家人看到后问我:你怎么改风格了?

 

是,我确实改风格了,因为,我终于真正见到了敦煌。而敦煌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能在瞬间消除掉人心中的狂躁,让你心甘情愿和她一起宁静、安详。

 

已经不记得,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叫敦煌。知道了那里有石窟、壁画、飞天、戈壁、黄沙。知道了在遥远的古代,一群又一群有信仰的人,走入戈壁深处,在石壁上,一刀刀刻下了心中的圣境和景仰。

 

那些古人的事迹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在很多年里,每当听到或想起敦煌这个地方,眼前第一出现的不是身姿曼妙翩翩起舞的飞天,而是一群人的背影。他们在漫天黄沙中渐渐走远,寻找着一处可以安放他们信仰的地方。

 

而这群人的萧索却坚毅的背影,也许才是敦煌真正无价的珍宝。因为这群人最终选择了,把他们的信仰安放在敦煌。

 

安放信仰,这可能就是我心目中,对‘敦煌’这个素昧平生的地方的唯一理解。

 

所以,即使此刻,在我爬过了鸣沙山、看过了月牙泉、逛过了夜市、吃过了羊肉串之后,坐在敦煌市中心的酒店房间中,我仍旧觉得,敦煌这个地方,是有神性的。

 

因为,她曾经安放过很多很多人的信仰。

 

岁月如流沙,分秒都不肯驻足。曾经千里跋涉来到敦煌的人,已经化为尘土。曾经被人用几乎全部生命的长度来雕琢、来陪伴的壁画也以渐渐斑驳。可是他们努力想要找一处地方安放信仰的故事,留下了,跨越千年,仍旧在红尘回荡,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朝着历史回眸,朝着中国的西北方遥望、畅想。

 

这就是敦煌。

 

如果世上真有神仙,那敦煌恰好就位于人间与仙境之间的地方。神仙不会来这里,因为这里是不折不扣的凡间俗世。可若是如你我这般的凡人来了,会发现,就像站在鸣沙山上能够眺望大漠落日一样。在这里,我们能够眺望到自己的灵魂。

 

所以,我心中的敦煌不是仙境,而是一处有神性的地方,因为她能让人思索,思索我们的信仰、心灵,究竟该如何安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