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光与影的魅惑——春节期间观影全纪录
(2011-02-19 15:17:01)
标签:
杂谈 |
每年春节期间,都会集中看一批电影和电视剧,今年也不例外。
一、《2012》、《后天》、《独立日》
因为看了一篇罗兰·艾默里奇的专访,所以又用了三个晚上,把这三部电影重新看了一遍。在专访中,罗兰·艾默里奇说,《后天》是为《2012》做准备的,他所有在《后天》中没能实现的构想,都尽数放到了《2012》之中。通过影片不难看出,这种弥补不仅仅是在特技效果和灾难冲击上的,也是在情节上的。《后天》的情节的确是过于单薄,而《2012》的情节则太满了,让人彻底失去了遐想和感动的空间。
《独立日》太老了,已经是十几年前的电影了。从《独立日》到《2012》,故事情节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独立日》处处体现的都是精英情怀,而《2012》则以反映普通人的生存为主。
我看完《独立日》后,还说了个笑话:
“所以说,女人千万不要总是指责男人胸无大志,你刚指责完他,他就自己驾着飞碟去拯救地球了。这个后果太刺激人了。”
二、《阿凡达》
这部电影其实真没什么可说的,情节好,特技好,效果好,足够感人。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电影中所描述的,纳美人的那种直接了当的生存状态——伤心就嚎啕痛苦,快乐就开怀大笑,吃醋就怒目相对。一切都那么简单直接的让人着迷。看完后不禁会想,如果我们现在也能如此干净利落的表达我们的感情,那么世界是不是一下子就会变得可爱了?
三、《龙帝》
这部电影我一直没看,因为觉得里面没有什么能够吸引我的元素。这次一看,果不其然,特技的泛滥直接影响到了电影的表达,以及对演员演技的欣赏。在这部电影中唯一出乎我意料、让我惊艳的是杨紫琼。
杨紫琼的片子看了太多了,对她没什么感觉,最后一次看她,是在《卧虎藏龙》,当时的感受完全可以用失望来形容。
可在《龙帝》中,她太出色了,把东方女人的坚韧和内敛表现的淋漓尽致,强大的气场足以让其他所有角色都黯然失色。
看完后,我不禁感叹:
“可见,人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需要用全部生命去坚持的。”
现在,我已经开始期待她所演绎的昂山素季了。
四、《纳尼亚传奇1、2、3》
因为看了《纳尼亚传奇3》,所以又重新看了前两部。看完后发现,在这3部中,最喜欢的还是第1部。第1部里,把童心、童真、童爱、童趣、儿童的惶惑和烦恼都表达的淋漓尽致。第2部的情节就已经有些杂乱了,而第3部则完全成了一部探险大片。失去了孩子的视角,也就是去了纳尼亚独有的魅力。
五、《哈利波特1——7》
对于一个能把七本《哈利波特》中的情节倒背如流的人来说,《哈利波特》前五部无疑都是让人失望的,可能是因为考虑到了小演员们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在编剧时,情节做了大量的改编和删减,失去了极大的吸引力。可是到了第六部的时候,三个主人公好像突然间长大了,他们已经能够游刃有余的去演绎十六岁孩子的经历和故事。前五部他们更像是在舞台上演话剧,而到了第六部和第七部才是在演电影。主角们的这一变化,也让《哈利波特》第六部和第七部脱胎换骨,变得光华璀璨了。
六、最后是一部美剧:《生活大爆炸》
对于这部美剧,我只有两个字能够形容:经典。
编剧极度精准的把握了理工科男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状态,这种精准的表达让真正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无限唏嘘。适度的夸张和夸大,又制造出了接连不断的笑料。
所以我对于这部剧的编剧,也只有两个字: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