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典詩國的現代遺民——方任飛《留雲詩稿》序言

(2023-01-19 15:40:39)

方任飛先生感染时疫,今天辞世。呜呼哀哉!

 

8年前,先生大著《留雲詩稿》编定,胡萍博士笺注,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曾约我作序。

今谨重发拙序,为先生送行。


有緣與方任飛先生比鄰而居,是我平生一大幸事。記得是2007年吧,我所在的這棟樓被騰空,重新做了裝修,說是要用於引進人才。一天,門鈴響了,來訪者就是方先生和他年輕的妻子,新來華大任教的胡萍博士。我與他們一見如故,於是成為鄰居。方先生廚藝不錯,有時做了好吃的,還會從陽臺上遞一份過來與我分享。後來,方家添了千金,我家也得了小女,往來更為親熱。

不過,由於“真佛只說家常話”,我對於作為詩人的方任飛先生瞭解並不多,對於其藝術追求和境界也不甚了然。直到我逐篇拜讀了這部《留雲詩稿》。

循著詩行,我步入了一個純粹的詩的世界,這裏古題古調,古風古韻,讓人一路陶醉,心旷神怡。我發現,滿腹詩書出口成章的方先生,完全不像是生在這個先為鬥爭哲學後為銅臭異化的時代,倒像是一位古典詩國的孑遗之民,穿越時空而來。其詩《題樵路圖》分明就是其自畫像:“絶壁凌千仭,幽人不可招。亂雲侵野樹,細路隱歸樵。澗藥連花鋤,山松帶葉挑。……”

詩人心向林泉,自起新居,有詩題作《留雲小築》:“小築依山麓,幽居近營盤。滴翠堆千疊,濃靑漾一方。鳥鳴聽左右,犬戲在中央。花容添綉媚,藻色悟文章。”胡萍博士注曰,1995年,作者在屯溪南郊購地半畝,僱工匠建造別墅,襲其父當年在祁門鄉間別墅“留雲小築”名。

詩人樂在其中,不知今夕何夕:“小築留雲宅,雙扉閉近郊。晝長閑鐵板,林僻靜紅巢。豈有門如市,何妨徑掩茅。花動憑枝打,風來任竹敲。虛堂聞蟋蟀,側戶聽蠨蛸。排闥惟風入,穿簾許月捎。喜能回俗駕,泉石莫相嘲。”(《郊扉晝閉》)

有時,他會沉浸於一種《追憶》:“故鄉無此好湖山,一種精華萃其間。風月無邊情做主,桃花不是舊時顔。”那裏有他的嚮往,他的情之所鐘。

他怡然自得的是一種詩仙般的生活:“振筆淩空際,飄飄好句傳。詩成原拔俗,心妙宛如仙。語自胸中吐,思從象外硏。逸情推陶潛,慧業羨靑蓮。”(《詩心》)

還有姍姍來遲的愛情纏綿“鈴語三更急,萍蹤一夢牽。西樓人往後,獨坐不成眠。”(《又秋風》)這金秋的戀歌,胡萍怕局外人沒聽懂,特地加了一個注釋:“萍”字多雙關語,草名、人名也。

或許有現實主義批評家覺得,方先生的詩遠離塵囂,不大食人間煙火,對當下社會缺少關切和針砭。通讀《留雲詩稿》,我們確實不大能讀到詩人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慷慨陳辭。這应该是方先生的詩觀使然,詩可以關切社會,興觀群怨,詩也不妨專注人生,超然唯美。而對於時世不置一喙,對於時弊的沉默是金,其實也是一種姿態,一種表達,透漏著詩人的某種失望和不屑。

不過,細細品之,我們仍然可以感到方詩的某些不平之氣。如《廉政》:“吏治誰爲本,周官獨重廉。”如《無題》:“興悲杜老詩情壯,載酒高歌事事幽。”

當詩人濃墨重彩抒寫《桃花源裏人家》:“一帶桃花放,仙源隔岸遠。何人尋古渡,有客訪山家。紅雨當簷滴,清風對檻斜。……”也分明是以其與現實的強烈反差,表達著對於今天這環境污染、官場腐敗、道德淪喪、戾气弥漫的種種现象的諷喻。

而《南京懷古》:“不盡東流水,興亡悵未消。江山仍北固,金粉話南朝。浩劫三千界,斜陽廿四橋。春花徒有夢,子夜不聞簫。事業英雄去,兵戈草木凋。乾坤餘戰伐,風月付漁樵。折戟都埋鐵,空城自打潮。金湯今萬里,故壘尙蕭蕭。”讀此類詩篇,我輩有何感悟?如果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那麼,在詩人筆下,一切懷古也都在鑒今吧。

方先生有詩《贈芳鄰》:“蕭條旅況瘦吟身,幸與先生結比鄰。皓月當窗風滿座,古香盈卷篋藏珍。……”不知是何時何地贈何芳鄰,我今有緣住在詩人隔壁,讀之,竟與有榮焉。

我平素學寫一點自由詩及白話歌詞,對於古典五七言格律詩及词曲一直心存敬畏,偶嘗試,總難把平仄理順,有時就乾脆不管平仄對仗,一任其拗來拗去,如這首《梅在他鄉》:“中華一剪梅,流落到他鄉。水土幾時服,家國幾曾忘?一支紫簫曲,三更明月光。關山萬千重,夢裏歸漢唐。中華一剪梅,流落到他鄉。天縱風與雅,何須惆而悵?雪落天下白,心裁舊時裝。西風不相識,問是誰家香?”我想,出格就出格吧,平仄不協,可能正是古人預留給我們的創作空間。但這話,我是不敢對鄰居詩人說的,在鑄辭古雅、出語天工的方詩人面前,我知道自己的淺陋,怕貽笑大方之家。

                                      2014-10-3 于華僑大學

古典詩國的現代遺民——方任飛《留雲詩稿》序言

方任飛《留雲詩稿》,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10月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