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补编》所录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诗误字臆测

《全唐诗补编》所录长沙铜官窑
瓷器题诗误字臆测
毛
【内容提要】《全唐诗补编》所录铜官窑瓷器题诗,误字较多,或因当年窑工粗心写错,或因字迹潦草,今人误读。笔者臆测,偶得一二。如《一月三场战》一诗中“赏罚爲”,疑为见于《孙子兵法》的“赏罚篇”。如《念念催年促》一诗宣传佛家教义,上承《法句经·无常品》,“由如少水如”一句疑为“犹如少水鱼”。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唐人的这首五言小诗,千载之后忽然大走其红。有人为之演绎,广为传播。今年央视播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它作为钢琴曲《梁祝》的填词演唱,更使之妇孺皆知。

由于“君生我未生”一诗爆红,它所属的“铜官窑瓷器题诗”也受到关注。这些诗,题写在唐代铜官窑所出产的瓷器之上,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多为当时流传于民间的五言诗歌,也不乏窑工自己的创作和改编之作。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以《五言诗》为题收录二十一首及散句,又以《五言诗》为题收录四首,皆为铜官窑瓷器题诗。
笔者今通读其《五言诗》二十一首,读到第九首:“一月三场战,曾无赏罚为。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见其诗后有注,注云:“眠字不韵,疑有误。原校改作「归」字,尚难确定。”
于此,笔者也相信原诗有误。不过,眠字不韵,未必是误;改作「归」字,未必妥帖。“马上坐”与“雪中眠”对仗本来是工整的,改为“雪中归”反而有所不及。
如果“雪中眠”不大可改,可否猜疑其上一句“曾无赏罚为”的“为”字有误?如果让“为”字所在位置押上“先天韵”,后面的所谓“眠字不韵”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循着这一思路,找出“先天韵”及“寒山韵”的全部平声字,逐一打量,猜测“赏罚为”的“为”字应该是“篇”,“赏罚为”应该是“赏罚篇”。“篇”与繁体的“爲”,字形相近,容易出错。而《孙子兵法》第十四篇即为《赏罚篇》:“孙子曰:赏罚之道,在于正义,明法,彰功,标罪也。”而“一月三场战,曾无赏罚篇”,一月之中接连三场战斗,该赏的不赏,该罚的不罚,以致“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士气受挫,这就顺理成章了。如果是“曾无赏罚为”,其“为”字何意却是费解的。
此外,“将士雪中眠”一句中的“将士”或许是“战士”之误,以“战士”对“将军”,无论词意或平仄都对得比较工整,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五:“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可以为之佐证。
所以,这首诗应该是:“一月三场战,曾无赏罚篇。将军马上坐,战士雪中眠。”
读到第十七首:“天明日月奣,五月已三龙。言身一寸谢,千里重金僮。”原注:“末字疑应为「锺」字。”
此中笔误应该还不止这一处。这是一首拆字诗。“天”下有“日月”为“奣”,“言”“身”再加一个“寸”为“谢”,按照这一思路,“五月已三龙”的“五”字不应是“五”,而应该是“立”,上“立”下“月”,加上右边的“已”字里面加三横,这就成了“龍”。而“千”“里”为“重”,“重”“金”为“鍾”,“僮”改为“鍾”无疑是正确的。而“天明日月奣”一句中,“明”与“日月”重复了,有的版本改做“天吞日月奣”。如果这样,全诗就应该是:“天吞日月奣,立月已三龍。言身一寸謝,千里重金鍾。”奣(wng),天空晴朗无云。
四句诗中,部首们各自组成一个字,加起来就是“奣龍謝鍾”,这并非无意义的文字游戏,作为当时北方辽朝(契丹)一种钱币的名称,“奣龍謝鍾”自有其意蕴,与之相对的还有一种钱币铭文为“喬龍謝鍾”,有人推测为辽二代“奣龍”与“喬龍”兄弟争权的产物。其时,唐朝已走入历史,中国正当五代十国豪强并起、群雄割据的乱世。当北国钱币传到南方,南人好奇,拆字打趣,遂有此诗。
诗中全然只是文字游戏,一点也没有社会讽喻,“天吞日月奣,立月已三龍……”一点也没有讽刺乱臣贼子们野心膨胀竞逐皇权、自命的真龙天子不断涌现不断轮换,好像也未必。
最后,第二十一首:“念念催年促,由如少水如。劝诸行过众,修学香无馀。”此诗旨在宣传佛家教义,但其中“由如少水如”一句读不大通。佛家《法句经·无常品》云:“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由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大意是说,人生如河流一去不返,过一天,寿命就减少一天,就像鱼知道自己依存的水在日益减少,哪还有什么快乐?我们只能勤于修行,让课业精进,就像扑救脑袋着火一样紧迫,谨记生命无常,决不放纵自己。
两相对照,此诗简直就是这段佛家经文的韵文缩写。而“由如少水如”一句显然传抄有误,无误的句子应该是“犹如少水鱼”或“有如少水鱼”。全诗应该是:“念念催年促,犹如少水鱼。劝诸行过众,修学香无馀。”
试读《全唐诗补编》下册收录的全部二十五首铜官窑瓷器题诗,载该书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第1641-1644页。笔者间或写几字感想。
五言詩
夜夜掛長鉤,朝朝望楚樓。可憐孤月夜,滄照客心愁。【毛翰注:新出土的长沙窑瓷器上,发现此诗异文:“夜夜携长剑,朝朝望戍楼。可怜孤夜月,偏照客心愁。”至此,何谓“沧照”,不必再纠结了,“沧照”应该是“偏照”之误。
聖水出溫泉,新陽萬里傳。常居安樂國,多報未來緣。
日日思前路,朝朝別主人。行行山水上,處處鳥啼新。
祇愁啼鳥別,恨送古人多。去後看明月,風光處處過。【毛翰注:应是生离,不是死别。“古人”,作古之人,言重了,送别诗还是送别“故人”为宜。】
一別行萬里,來時未有期。月中三十日,無夜不相思。【毛翰注: 另一版本“万里”为“千里”。】
千里人歸去,心畫【疑為盡字】一盃中。莫慮前途遠,開坑【疑為帆字】逐便風。【毛翰注:另一版本是“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 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
小水通大河,山深鳥宿多。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過。
道別即須分,何勞說苦辛。牽牛石上過,不見有蹄痕。
一月三場戰,曾無賞罰為。將軍馬上坐,將士雪中眠。【眠字不韻,疑有誤。原校改作「歸」字,尚難確定。】【毛翰注:眠字应该无误,不必改。误的是前面的“赏罚为”的“为”字,应该改成“赏罚篇”。此外,“将士雪中眠”一句中的“将士”或许是“战士”之误,以“战士”对“将军”比较合理。】
自入新豐市,唯聞舊酒香。抱琴酤一醉,盡日臥彎湯。【毛翰注:世人皆不解“弯汤”,笔误原来是“垂杨”。我也在此枉思量,思量“弯汤”为“曲江”。】
我有方寸心,無人堪共說。遣風吹卻雲,言向天邊月。
男兒大丈夫,何用本鄉居。明月家家有,黃金何處無。
客人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扣門三五下,自有出來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毛翰注:此诗其来有自,有人考证,来自《庐山远公话》所载禅诗:“身生智未生,智生身已老。身恨智生迟,智恨身生早。……”
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開。家中無學子,官從何處來。
龍門多貴客,出戶是賢賓。今日歸家去,將與貴人看。【毛翰注:末句有一异文“无言谢主人”,较好。】
天明日月奣,五月已三龍。言身一寸謝,千里重金僮。【末字疑應為「鍾」字。】【毛翰注: “天”下有“日月”为“奣”, 上“立”下“月”,加上右边的“已”字里面加三横,就成了“龍”,“言”“身”再加一个“寸”为“谢”, “千”“里”为“重”,“重”“金”为“鍾”。至于“立月”错成“五月”,“鍾”错成“僮”,皆因未发现这是一首拆字诗,未发现诗中隐藏着辽国金币“奣龍謝鍾”。】
上有東流水,下有好山林。主人居此宅,可以斗量金。【毛翰注:此诗尾句也写成“日日量金”,用做容器,斗又作。今人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源盖出于此?】
買人心惆悵,賣人心不安。題詩安瓶上,將與賣人看。
自從君別後,常守舊時心。洛陽來路遠,還用幾黃金。
念念催年促,由如少水如。勸諸行過眾,修學香無餘。【毛翰注:《法句经·无常品》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由何乐?”两相对照,可知“由如少水如”一句,应是“犹如少水鱼”或“有如少水鱼”之误。】
句
富從升合起,貧從不計來。
不知何處在?惆悵望東西。
為君報此訓,世上求名利。
上有千年樹,下有百年人。
流水何年盡,青山卷幾。【毛翰注:“青山幾卷收”如何?】
言滿天下無口過。
羅網之鳥,悔不高飛。
人生壹世,草生壹時。【以上均錄自《考古學報》一九八年第一期刊長沙市文化局文物組撰《唐代長沙銅官窯址調查》。】
五言詩
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哢春聲。【見《文物》一九七二年第三期刊李知宴《唐代瓷窯概況與唐瓷的分期》引,係「中出土文物展覽」在湖南展出的一件長沙窯壺腹部所題詩。(敦煌遺書)伯三五九七卷收此詩,前二句作「春日春風動,春來春草生」。】
日紅衫子合羅裙,盡日看花不厭春。更向妝臺重注口,無那蕭郎恍煞人。【毛翰注:五言诗题下误录一首七言诗。“恍煞人”或为“惱煞人”?】
白玉非為寶,千金我不須。憶念千張紙,心藏萬卷書。
主人不相識,獨坐對林泉。莫慢愁沽酒,懷中自有錢。【以上三詩皆見長沙銅官窯唐代瓷器題詩,錄自香港《大公報》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刊傅舉有《長沙窯新發現的唐詩》一文。該文承任半塘先生錄示。】【毛翰注:此诗原为贺知章《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不应算作新发现。】
唐代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诗,还远远不止这些。有报道称,今天发现于长沙的铜官窑瓷诗作已经有一百多首,以及几十个断句。仅网载《新发现的长沙铜官窑瓷古诗》一文披露的诗作就有52首(包括少量断句)。而流落海内外的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诗肯定还有很多。仅1998年在印尼附近海域发现并打捞的一条千年沉船,就有五万余件瓷器出自长沙铜官窑。其中应不乏迄今未曾见过的题诗,也应不乏有趣的话题。
笔者由“君生我未生”一诗偶尔关注及此,原只想读一读,领略一点诗意,感受一点诗美,疑文字有误,遂做臆测,偶有一得之快,今斗胆言之,就教方家。才疏学浅,心虚胆怯,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