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言谈 培 根

(2009-06-04 13:22:41)
标签:

讲课内容

课后题答案

教育

分类: *-*课程内容

论言谈 培 根

【学习要点提示】

  1.概括、归纳培根关于谈话艺术的主要看法。

  2.学习掌握培根论说文的主要特点。

【作品背景介绍】

  本文是培根《论说文集》中的一篇。此书初版于1597年,卷首题辞中说明该书献给作者的哥哥安东尼•培根。书中共收有《论学问》、《论言谈》、《论礼仪》等10篇文章,以精悍的文笔、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机敏的警句,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推崇。此后,该书多次再版,培根也经常将文集带在身边,不断地加以增删修改,使文集越加完善。1962年,《论说文集》的最后修正本出版,篇幅增加到58篇,原来的10篇均已经过较大程度的修改,有几篇甚至是重新写过的。该书为培根在世界文坛赢得很高的赞誉,成为他在文学领域最主要的代表作。

【层次结构分析】

  本文主要是来说明如何掌握谈话艺术这一问题的。作者一开始便直截了当涉入论题,逐层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层次之间形成并列式结构,思路清晰而条理。具体可分为六层:

  第一层(开头至“这种人可算作社交谈话中的指挥师”):写精于谈话艺术者应善于引导话题,善于使无意义的话题转变方向;第二层(至“过低估计了被伤害者的记忆力和报复心”):写谈话者应心善幽默;第三层(至“主人就应当设法将话题转移”):写谈话中要善于提问和转移话题;第四层(至“以赞扬他人优点的形式来衬托自己的优点”):写谈话者要善于保持沉默;第五层(至“能使一切好菜改变味道”):写谈话的范围应当广泛;第五层(“关于谈话的艺术还应当了解”至结尾):写谈话时要掌握好分寸。

【思想内容概括】

  本文主要围绕言谈时应如何讲究谈话艺术这一问题,阐明了作者的见解。作者认为,“真正精于谈话艺术者,是善于引导话题的人”;“善于言谈者心善幽默”;“谈话中善于提问,必能多有受益”;“善于保持沉默也是谈话的一种艺术”;“谈话的范围应当广泛,好像一片原野,每个人行走其中都能左右逢源”;“能掌握······分寸的人,才算精通了谈话的艺术”。这些观点都表现出作者对谈话艺术的精辟见解,今天读来仍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艺术特色举要】

    1.说理周密谨严,要言不烦。文章没有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寥寥数语即能将道理阐述得明白透彻,而且往往正反对举,善于辩证地考虑问题,论事说理极为周密,显示出作者出色的论说能力。

    2.语言洗炼精当,文笔隽永。文章的语言简洁凝练,概括力极强,其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警句,如“善于提问,必能多有受益”、“温和的语言其力量胜过雄辩”、“讲话绕弯子太多令人厌烦,但过于直截了当又会显得唐突”等。

3.多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比喻如将善于引导话题的人、善于使无意义的谈话转变方向者比作“社交谈话中的指挥师”,将谈话范围的广泛比作“一片原野,每个人行走其中都能左右逢源”;对比如谈说话刻薄时将“出口伤人者”与“被伤害者”对比、谈善于提问时将“询问”与“盘问”、谈谈话的范围时将“原野”与“单行道”对比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说理更加透彻,而且形象生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见【思想内容概括】 。

  二、为什么说“善于保持沉默也是谈话的一种艺术”?

   需要注意的是,培根在课文中关于这一问题的看法显得有些圆滑世故,有其片面性。

   沉默之所以成为谈话的一种艺术,主要并不在于它能掩盖个人的无知,而是因为:第一,沉默可以使人更好地倾听他人的谈话,体现谦虚好学的风范;第二,沉默可以使人对把握不准的问题更好地加以思考,深思熟虑之后再发表见解,体现沉稳成熟的个性;第三,沉默可以使人更好地有节制地

把握自我,避免闹出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的笑话,体现实事求是的作风。

  三、作者认为:“能掌握······分寸的人,才算精通了谈话的艺术”。怎样才能掌握好谈话的分寸?

  不善答问者是笨拙的,但没有原则的诡辩却是轻浮的。讲话绕弯子太多令人厌烦,但过于直截了当又会显得唐突。只有掌握好其中的分寸,才算精通了谈话的艺术。

  四、试分析说明本文在写作风格上的主要特点。

  答案见【艺术特色举要】 。

  五、你认为应怎样讲究谈话的艺术性?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去做的?

  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采 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