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2009-05-15 11:36:38)
标签:

讲课内容

课后题答案

教育

分类: *-*课程内容

【学习要点提示】

  1.了解文学趣味的重要性,以及作者有关文学趣味的具体观点和看法。

  2.结合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文学趣味。

  3.学习掌握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和善于通过具体实例与形象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的写作方法。

【作品背景介绍】

  朱光潜的文学论文集《谈文学》写于抗战后期,初版于1946年5月。书中收录了当时在报刊上发表的单篇文章19篇,如《作文与运思》、《选择与安排》、《咬文嚼字》、《具体与抽象》、《情与辞》等。各篇既独立成文,又有内在的联系,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文学观点,在当时以及后来的文学和美学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文学的趣味》即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层次结构分析】

  文章围绕文学趣味问题,集中论述了“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这一中心观点。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至5自然段):说明趣味对于文学的重要性,提出中心观点。先总的指出“趣味对于文学的重要”,然后结合实例具体说明文学作品的欣赏“可见出一个人的一般文学趣味”;“在创作方面我们也需要纯正的趣味”;“一切文艺上的好恶都可作如是观”。

  第二部分(6至10自然段):分析造成文学趣味分歧的主要因素。第一是资禀性情,其次是身世经历,第三是传统习尚。“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扩充身世经历而

加以细心的体验,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求截长取短,融会贯通”,这三层功夫就是普通所谓学问修养。

  第三部分(11至15自然段):文艺趣味上容易存在的欠缺以及避免欠缺的方法。文艺趣味上的欠缺主要有三:即“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短视”。要避免这些欠缺,唯一的方法就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第四部分(16自然段):提出培养文学趣味应不断地“开疆辟土”,“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

【思想内容概括】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文中围绕文学的趣味问题,深入细致地论述了文学趣味的重要性、造成文学趣味分歧的主要因素、如何克服文学趣味的欠缺、不断培养新的趣味等内容。作者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除了“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这一中心论点之外,文中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创作都“需要纯正的趣味”;人们趣味的分歧主要是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方面因素决定的;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的欠缺主要表现为“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和“精神上的短视”,而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等。

【艺术特色举要】

  1.文章旁征博引,条分缕析,行文流畅,逻辑严密。作者在论述问题时,或引经据典,或剖析实例,或现身说法,论据充分而确凿有力,行文上层次清晰,论事条理,表述严密,体现了作者渊博的知识和谨严扎实的学风。

  2.善于通过具体实例与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既浅显易懂又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文中在阐述文学理论方面的问题时,常常结合具体的文学实例来加以分析,如王国维、王安石等人对南唐中主李璟的《浣溪沙》词的不同见解、黄山谷对《冲雪宿新寨》一诗五六句的修改等,并且大量运用了比喻等手法,如“一般人对于文艺作品的欣赏有许

多个别的差异,正如有人嗜甜,有人嗜辣”、“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将文艺趣味上的欠缺称作“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和“精神上的短视”等。这样来写,既使文章具体生动,又能够将抽象的道理分析得深入浅出,易于为一般读者所理解。

【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为什么“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

  “辨别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评判,玩索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赏,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得的趣味表现出就是创造。”任何一种文学活动,都表现出批评者、欣赏者或创作者的文学趣味。所以,“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 。

  二、不同的人为什么会有文学趣味上的分歧?

  文学趣味上的分歧主要是由三方面因素造成的:第一是资禀性情,其次是身世经历,第三是传统习尚。

三、文艺趣味上的欠缺主要有哪几种表现?克服这些毛病的方法是什么?

  文艺趣味上的欠缺主要有三:即“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短视”。要避免这些欠缺,唯一的方法就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四、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见新境界”?

  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而不能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五、回答问题:

  1.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2.这段话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方法。用“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来说明“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比较的资料愈丰富, ······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3.划分这段话的层次,并说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分为两层:前三句为第一层,最后一句为第二层。两层之间形成类比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