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选自《诗经·小雅》,是一首燕飨诗。本诗以鹿的鸣叫起兴。通过描写一群鹿在草坪上吃草,不时鸣叫的平和场景,渲染了一种轻松和谐的宁静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宴会开场了。宾客们鼓瑟吹笙,向主人献上礼物,对之示以周礼;而主人则尽其礼数,用美酒佳酿款待嘉宾。双方礼节周到,相处融洽,就犹如草坪上安然食草的群鹿。
若从诗句本身来看,我们能从“视民不佻,君子是则是效”看出,此番参加宴会的人大都为品德高尚之人,他们品行正直,是百姓们效仿的对象;而这些人对宴会主人又是以礼相待,承筐是将,可见主人也一定是正直高尚之人。所以我们不难看出,鹿鸣宴上的人都是懂礼数,品行好的人。事实上,《鹿鸣》描写的乃是周天子宴群臣的场面。
那么让我们重新回到诗句当中。我们可以发现,诗句不单单是描绘宴会场景,还寄托了君主对群臣的鼓励与期盼。如“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既是表明了君主愿意听取群臣的忠告;而“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则是君主暗示臣下要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以自身的品德为百姓树立良好的榜样。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宴会不单单是君臣欢聚畅饮的场合,也是君臣交心的场合。而且,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中,双方之间的等级差距也能被缩短,增加君臣间的感情,是群臣对君主更心服,也巩固了君王的统治地位。
由此,也就涉及到燕飨诗的内容以及作用了。
燕飨诗大都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周代礼乐文化方面的一些侧面。它根据反映礼仪内容的不同,又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三种。燕飨诗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一组单纯反映古代燕飨活动的诗歌,它们不仅具有政治历史的价值,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首先,它们真实地展现了燕飨活动的场面,表现出燕飨活动中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气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诗人不仅直接描写筵席之间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的场面,还巧妙地借助寓意丰富的自然物象来渲染烘托热烈的气氛。如我们这一首《鹿鸣》,开篇即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起兴,既用鹿的鸣而相呼表现主人的诚恳殷切,又为全诗奠定了和谐欢洽的基调。
通过对《鹿鸣》和其它燕飨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出燕飨诗的几重价值。
第一,政治价值。它可以发挥联络情谊、巩固统治的作用。礼在周代不仅是道德伦理的规定、社会生活的仪式,还包括了国家政治上的制度法令在内。燕飨之礼在周代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周代统治者将之作为和睦九族、沟通上下、巩固统治的手段。因此,直接反映燕飨礼仪活动的燕飨诗,也同样具有政治功利的目的。燕飨诗的创作是要通过诗歌,告诫人们遵循燕飨礼仪,从而实现联络情谊、巩固统治的政治功利目的。
第二,道德价值。燕飨诗在对燕飨活动中美德的褒奖,对丑行的鞭挞中,体现了燕飨之礼依礼而行的道德价值。伴随着燕飨诗的传诵,这种惩恶扬善的道德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第三,历史价值。燕飨诗具体记载了许多燕飨之礼的程序和仪式,是研究周代礼仪制度的重要史料。如:三爵之礼,酬币之礼。
第四,文化价值。燕飨诗是世界文学史上唯一单纯反映古代燕飨活动的一组诗歌,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审美价值。诗中巧妙借助种种寓意丰厚的自然物象烘托渲染,将燕飨的热烈场面转换为可视可感的艺术形象;还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了燕飨席上种种不同的贵族形象。
由此可见,一首短短的《鹿鸣》背后的文化内涵之丰富,真是值得我们去深究,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