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夫:从纺织业巨子到“山大王”(发于《理财》)
标签:
天堂也要中国人懂得生活你和我文化 |
分类: 个性商人 |
马球、高尔夫、游艇,出身平湖农村的李勤夫,如今的生活却和这些奢华运动联系在一起;从服装、印刷到度假旅游,他腾挪跳跃于截然不同的行当,却又游刃有余,并力争做到极致;背负着众多的压力,但他依然自信地用行动告诉人们:我的强项是看到未来的趋势。
李勤夫,这个曾将办公楼建成白宫模样只为吸引人眼球的青年,在告别了茉织华的辉煌时代后,又掀起了九龙山的盖头。在这个更具国际性的巨大舞台上,他正精心准备着又一场华丽的演出。
李勤夫:从纺织业巨子到“山大王”
钟钟
1.管理方式是看看电视
李勤夫出生于浙江平湖的一户农家,5个兄弟,他排行老大。那时候,他从家里走到九龙山来回要8小时,他总是天朦朦亮就跑出去,星月满天的时候才兴高采烈地从山上带着一窝鸟蛋跑回家。那时候的他并没有想过,30多年后,他会成为九龙山的山大王,那时候很多的兄弟、同学……还有班长现在都在帮他割草种花,他们之间的感情还是很好的。
21岁时,他承包了新仓服装一厂,固定资产仅500元,只有一台拷边机,16个农家姑娘各自带一台缝纫机组成的厂子正面临倒闭。镇里以年2000元的价格招标承包,被他拿下,当年便实现利润6万元。1990年,李勤夫偶遇来平湖考察的日商,与日商一见如故,甚至还说服日商去日本帮他推销服装样品。在日商的介绍下,他认识了自己的未来的长期合作伙伴松冈照浩,1991年1月,中外合资浙江茉织华制衣厂正式投产。日本松冈株式会社出资金,中方出地皮、厂房、劳力,并由中方管理;服装的原辅料全部由日方提供,产品全部返销日本。这一年,茉织华共生产服装180万件,创汇1361万美元,企业利润高达614万元。其实,他一开始并没想过要把企业做得有多大,一不小心,就做成这样了。
1994年年末,日本著名的服装企业奇佩科公司在茉织华召开服装订货会。五十多家日本公司和服装商社的社长、总管云集平湖。而李勤夫的办公楼让他们大吃一惊:故意以美国白宫模样建造的白色建筑,在广袤的田野上,显得壮观而独特——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李勤夫和茉织华的标志。同时,而茉织华那宽敞整洁的厂房,先进配套的设备,井井有条的管理,最终让挑剔的客户满意而归。仅仅这一次订货会,茉织华就新增产值两亿元。松下、东芝、日立、五十铃、日航等等的产业服装,大多由茉织华生产。日本一年消耗的四千万件产业服装中,有八百万件是茉织华加工的。
在农田里造“白宫”,很多人认为他是个疯子。当时,他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因为纺织厂只是他承包的,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办法做广告。他要塑造形象只有通过房子的建筑。有趣的是,2002年,他去美国真正的白宫见到小布什时,把印有他的企业形象的名片递给小布什时,小布什十分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事实上,当年他是把外国人请到田里住,让外国人为他赚钱,后来他打造九龙山旅游风景区,是为了让外国人赚了钱到九龙山来度假,为九龙山当地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但是谁也不曾想到,一个20亿元产值,利税数亿元的企业老总天天在上班的时间看电视。他坐在宾馆中的一间1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悠闲地观赏着32寸大屏幕彩电。没有人来干扰他。他没有秘书,集团总部不设办公室。在他的办公室外也无工作人员,为数不多的集团管理人员都在另一座大楼里办公。
李勤夫每天早上7时起床,吃完早点,驾着乳白色奔驰跑车来上班。到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电话。把一天需要交代的事交代好后,他便坐到电视机前,他喜欢收看日本电视,既能了解信息,又能提高日语水平,他的上班时间大都在这间办公室兼会客室里看电视。
因为太多牵涉巨大资金、人员或者工程的事情,只是在他的低头转念间就可决定,而他的同事们也已经可以凭借他的只言片语,就可运行起整个公司的庞大产业链。李勤夫说他不用担心企业的运转,他的部下很能干,他的企业甚至一年到头不开一个会议。“我的工作就是做梦。”他甚至这样说道。的确,正是他这种“做梦”的天赋和异常强大的执行力,让李勤夫在各个涉足的行业都创造出奇迹。不论是作哪一行都没有竞争对手,他都是第一个,而且是最好的。最大的对手就是他自己!
2.帮成功者赚钱
帮助成功者赚钱,是李勤夫的商海逻辑。韩国著名服装商李应洵认识了李勤夫,和李勤夫合资办了“罗马制衣公司”。李应洵是一个久经商场的老手,他问李勤夫:“一件衬衣的生产成本是多少?”李勤夫回答:“0.5美元。”李应洵一把拉住李勤夫的手,就像抓住了所罗门的财富之门,迫不及待的与之达成了合作。当时,在国际市场上,一件衬衣的生产成本是1.5美元。
3.时尚生活里有商机(打造九龙山豪华的理想之国)
在涉足了纺织业、印刷业、汽车业等等多条战线后,李勤夫终于找到了自己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战场:九龙山。他认为自己以前在其他行业只是扮演了一个角色,比如说汽车发动只扮演了一个零部件,只是作为某个环节起作用,不是他的全部。九龙山却是全部,一草一木都是按照他自己意愿去做的。之所以对九龙山这个项目全力以赴,首先因为他是平湖人,如果对九龙山不了解,可能早就不做这件事情了;第二是政府的支持;第三,他始终认为九龙山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社会,类似于上海的浦东开发。
因为工作之便,李勤夫经常出国旅游。在参观美国迪斯尼时,他了解到那里之前是个沼泽地,但建起公园后成了旅游观光地,每年有一亿四千万的游客,这对他触动很大。他曾经在巴哈马逗留过一段时间,以前,那里是一个落后岛国,办起旅游产业后,就成了一个娱乐、生活为一体的地方,每年会吸引全世界的游客前往观光。迪拜以奢华闻名全球,这个地方其实早就没有石油了,但它依然吸引着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旅游爱好者。1962年出生的李勤夫,从小就显示出超于常人的魄力和经商头脑,即便是去国外度假,享受旅游快感的时候,也总是会联想到自己的企业,以及未来想要发展的方向。
他想把国外的奇迹搬到中国来,产生了打造九龙山理想王国的想法。中国人有了钱,首先想到的是去国外度假,从来没想过让外国人到中国来度假。过去九龙山10平方公里一年也就来一两个老外,现在每年有成千上万外国游客来这里度假。去年九龙山的人流量已经超过60万人次,2000名会员中40%是外国人。
九龙山目前的开发面积是10.12平方公里,未来海域的面积还将扩大。累计已经投入了25亿元,今年将再投十多亿,未来5年总计有超过200亿人民币的投入。这块土地以前只种蔬菜和粮食,从现在开始要与时尚生活紧密联系。
只有自己亲身去体验时尚生活,才能创造出时尚商机。
从制造业到房地产旅游业,李勤夫从原来一水的白衬衫,穿着变得时尚花哨起来。他办公室的衣橱里塞满了穿过一两次或者没有开封的Ermenegildo Zegna、Hugo boss还有Giorgio
除了名车,他对游艇也有着一种强烈的兴趣,他喜欢那种在蔚蓝的大海上游弋的感觉。他一直想拥有一艘那种可以停载直升机的超级游艇,他觉得生活可以像想象中的那样美好。甚至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这类超级游艇的人,也一直是他的梦想。李勤夫在美国的时候,经常和朋友们驾着游艇在风景无限的大海中畅游。在这样的环境里,李勤夫觉得无论是谈生意还是休闲都是绝佳的选择。这种游艇,必须要装修精美、设施齐全,如同一座“海上行宫”一样,这才是有品质的生活。
虽然,游艇在中国刚刚被富豪们所熟知,但很多调查结果都显示:中国的有钱人需要这样的生活方式。李勤夫就是要创造这样的一个环境。在九龙山俱乐部,李勤夫设计了27洞的高尔夫球场,350个泊位的游艇码头,以及五星级宾馆、会议中心、商业街、豪华别墅、海滨浴场、植物园、水上乐园、航空俱乐部等33个项目。
如此大而高规模的项目在国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其中的威斯汀酒店总共拥有350套客房。这样大规模的俱乐部,这么高品质的生活场景,是每个富豪都想拥有的。
李勤夫坚信:在这里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把懂得生活和有相同兴趣的人们带到这里,就是他自身最大的财富。
过去李勤夫扮演的角色是企业家,每天出工收工,给别人的印象和其他企业家差不多。如今,他打高尔夫、买游艇、住豪华酒店,别人一下子就摸不着头脑了,认为他成天在玩,不务正业。很多人也给他提建议,说李勤夫你低调一点,好像这些是见不得人的事。在中国,礼拜天约个时间打麻将很正常,但约去打高尔夫、开游艇就不一样了。其实以前媒体把这些项目过于妖魔化了,造成了很多误解。
现在,李勤夫大约一周两次会去九龙山里转转,有着11年球龄的他也经常去九龙山将军高尔夫俱乐部挥上两杆,偶尔去毗邻的马球会所骑骑马。他偶尔也去听音乐会,意大利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和俄罗斯的vitas都是他喜欢的类型。
李勤夫最大的梦想就是要把国际上时尚、奢华的生活方式带给中国,因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享受天伦之乐的生活,或者叫天堂般的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