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林旧事》--杭城的夏日风情

(2015-08-06 16:51:23)
标签:

钱塘记忆

章胜贤的钱塘记忆

章胜贤的杭州老照片

武林坊巷

章胜贤原创

分类: 《武林旧事》
http://s15/mw690/001oJDUDgy6Uqir4QUK5e&690


《武林旧事》--杭城的夏日风情


有生以来第一个夏天是在杭城的闹市中心吴山路上度过的,在那儿一共度过了三十多个酷热的炎夏。

吴山路上的建筑都是民国时期建造的,沿街的是木结构二层的楼房,楼下开店,楼上居住。吴山路上的里弄协兴里则大多是砖木结构的海派石库门公寓,每条里弄内都有一眼公共水井。

我们家是坐东朝西双开间沿街房。夏日的上午,露天设摊的皮匠、修拉链、缝补衣裳等手艺人为了避阳都把摊位移到东边的街沿上,下午又迁到对面的街沿上经营。

我觉得杭州的夏季是最赤裸裸的最难熬的季节。由于住房的结构较原始,尤其是楼上清盖瓦的房间吊着简易的灰顶,地板都是烫的,热得像蒸笼一样。因此,我和邻家的伢儿也随着设摊的手艺人一样迁徙。唯有一箭之遥的西湖是我们度夏的最好去处。

骄阳把柏油马路炙烤得都起泡化开了,我们穿着木踢拖都会被烊掉的柏油粘牢了拔不出来,只得赤了脚像袋鼠一样蹦过延龄路、湖滨路跳到西湖里消暑。

熬到太阳落山了,最闹忙的是里弄内的井埠头,一桶桶的井水从深井里吊上来,倒入大的洋铅桶里用简装的“佩玲”车拉倒家里,抹草席、冲竹榻、拖地板、浸泡西瓜、黄金瓜全靠冰冰凉凉的井水。

我家有台美国产的“GE”电扇也只是家人围着桌子吃饭时派得上用场。有的人家干脆就把饭桌搭在家门口吃晚饭了,撤掉了饭桌后,沿街的家家户户门前铺满了竹榻、门板、藤椅等寝具,劳累了一天的当家人,倒头就“呼呼”地进入了梦乡。年轻的就扎堆在较凉快的弄堂口海阔天空地“吹腮儿”直到夜深人静。“大青娘”(姑娘儿)也不例外地都在露天躺到后半夜稍微凉快些了才进屋睡觉。

日复一日的酷暑天过得特别漫长,只有暑期学生专场的电影院是能够期盼去的场所。终于熬到凉快了,一个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封面:杭城吴山路七十年代旧貌。


图--2:七十年代末,杭城吴山路家门口由南往北拍摄,右侧“尼桑”车是吾胞弟驾驶的第一辆轿车。左侧是街景和纳凉的邻居。

http://s11/mw690/001oJDUDgy6UqiytWPgca&690

图--3:杭城夏日风情,打铜巷。

http://s1/mw690/001oJDUDgy6UqiDeDssc0&690

图--4:骄阳照射下的木结构楼房,二楼的清盖瓦简易的灰顶,地板、家具都是烫手的,屋里热得像蒸笼。那时国内还没有空调,电风扇也算是奢侈品了。

http://s6/mw690/001oJDUDgy6UqiHzk3P15&690

图--5:夏日风情,大井巷。

http://s9/mw690/001oJDUDgy6UqiPn1CU28&690

图--6:酷热难耐,在家门口的西湖里游泳是消暑的最佳方案。

http://s14/mw690/001oJDUDgy6UqiSwUKVdd&690

图--7:杭城夏日风情,邻家发小就是如此这般熬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夏的夜。片刻后,我该骑这辆新车去杭城东郊的厂里“奋发图强”了。1978年摄于吴山路故居前。

http://s10/mw690/001oJDUDgy6UqiVpVyh39&690

图--8:夏日风情,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是井埠头。

http://s14/mw690/001oJDUDgy6UqiYPdNz9d&690

2015年8月5日乙未六月廿一于杭城闻澜阁


http://s2/mw690/001oJDUDgy6Uqj45Uid8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