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追寻远去的乡情--(十七)
标签:
章胜贤的钱塘记忆钱塘记忆京杭大运河大运河航行日志起航!追寻远去的乡情 |
分类: 《起航!追寻远去的乡情》 |
起航!追寻远去的乡情--(十七)
续前~
婷婷和宁宁是善琏镇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二人趁假日结伴来逛老街却在自家门前迷了路。我们偶遇了,仨人又结伴逛进了古镇的老街。 河畔,巷内暖色调的武康石铺设的石板路不知被多少行色匆匆的路人踩踏了多少个年头了?湿漉漉柔润的石头表面仍能映射出淳朴、乡土的雍容华贵。如今雨丝纷纷,人影稀稀,高高的粉墙黛瓦内人去楼空。细风吹动老屋哪一扇没关紧的花格窗时不时地发出轻微“嘭嘭”声,莫名状的凄惨泼凉了我初来时的兴致。
图--(2):我们进入了善琏古镇小巷的深处,却没遇上可以询问的原住民。
http://s1/mw690/001oJDUDgy6TuTGvdbGd0&690
婷婷和宁宁喜形于色地说她们都搬了新家,还带我去参观了建在农田里的新居,并介绍我认识了她们的邻居小朋友。
图--(3):细雨纷纷,河里的水似乎有点不情愿地缓缓流去。
http://s12/mw690/001oJDUDgy6TuTLQ6M32b&690
图--(4):新认识了古镇上的小朋友们。
在老街深处遇上了闻文和小姜,异口同声地冒出同一个疑问,这么得体且有规模的老街、老屋怎么没人了呢?
我们一起走访了名闻遐迩的湖笔生产厂家和零星的制笔作坊,得知曾作为华夏文明标志之一的湖笔,如今仅赖以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为主了。
天色渐晚,雨仍下个不停,我们在善琏古镇的码头宿夜。
图--(6):古镇码头旁,一座民国时期的青砖洋房成了废墟,据说原来是镇上的一家文化机构。
http://s11/mw690/001oJDUDgy6TuTTT5Bofa&690
图--(7):走访镇上的湖笔作坊。
http://s10/mw690/001oJDUDgy6TuTWMPyh59&690
图--(8):一支湖笔要经几十道繁琐的工序才能成品。
http://s5/mw690/001oJDUDgy6TuTZbeja74&690
图--(9):在镇上的老茶馆里才能嗅到善琏古镇本该有的气息。
http://s1/mw690/001oJDUDgy6TuU2atCEa0&690
图--(10):镇前曾经是人声鼎沸与外界交流信息和物资的主航道已经被冷落多时,临河的老牌商铺也早就闭门谢客了。
http://s13/mw690/001oJDUDgy6TuU5lFakcc&690
图--(11):真想留下来体会一下宁静、朴素的古镇市井生活,但我们毕竟是匆匆过客呀。
http://s13/mw690/001oJDUDgy6TuU7O4Uc8c&690
次日清晨,我们重新起航,驶向水乡更深处寻访。婷婷和宁宁及小朋友早早地候在码头与我们道别。
图--(12):别了!被人遗弃了的古镇和老街。再见!善琏古镇的读书郎。(别后数年,婷婷和宁宁与余有书信往来。去年,重访善琏得知二位姑娘都在外地读大学了)
http://s1/mw690/001oJDUDgy6TuUarFmgd0&690
2015年7月1日乙未五月十六于杭城闻澜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