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山村--(3)
标签:
皖南古山村章胜贤的钱塘记忆钱塘江水系京杭大运河徽商 |
皖南古山村--(3)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一二岁,往外一丢。”
徽州位于新安江之畔人多地窄。旧时,一般人家的男丁当幼学之年就按乡俗由里人推荐和担保带到外埠的同乡开设的店铺里学生意了。
凡新安江水流渗漉之地及可接驳的京杭大运河、长江沿岸的重镇、码头都有徽商的商旅踪影。尤其是位于钱塘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至入海口的总称)和京杭大运河最南端交汇处的浙省杭州,市内大街小巷,车站码头,湖滨江畔遍布着徽商开设的商铺,有茶庄、木行、漆业、典当、盐业、钱庄、南北货、面食点心等行业。
十九世纪末,出生在徽杭古道大阜五渡唐坑的一户较富裕人家的方冠三,字重謩,年方十五,上了几年私塾后也和乡里的同龄孩子一样告别了亲人,背着行囊,在深渡码头搭上了商船,顺着清澈的新安江水流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顺风顺水至浙省杭州城南海月桥靠泊。他是经里人保荐到杭州城南南星桥同乡开设的“乾泰昌”茶庄当学徒的。他的聪慧、本分、勤俭、好学的秉性深受老板的器重。从业十几年后,经老板的协助和推荐也在杭城最繁华的地段洋坝头大街上开设了一家“方正大”茶庄。由于有多年经营的积累和徽商自古具备的克勤克俭的优良品质,“方正大”的业务蒸蒸日上,不仅做茶叶的门市销售,还扩大了邮购(类似如今的“淘宝”)、批发业务,并在广州、香港设有对外贸易办事处。生意往来的客户遍布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和海外美国、法国等地。茶庄经营得风生水起,经济实力愈来愈雄厚当时茶庄发行的庄洋还能够在较大的范围流通。民国初,杭城最繁华的洋坝头大街上与当时的首富之一高义泰绸缎庄遥遥相对处建起了一幢五层楼的大洋房,成了古都杭城千年老街上一道新的风景。
图--2:新安江春色。
图--3:皖南五渡唐坑的乡野。
图--3--4:皖南大阜五渡唐坑方冠三故居。
图--5--7:皖南裳越的古牌坊。
图--8--10:春江渡。
图--11--14:位于杭城元福巷原“方正大”茶庄业主方冠三,字(重謩)旧居东晒墙中西合璧的窗及“千里莫言家”界碑,寓意“重謩家”界碑和五渡唐坑方氏祖坟墓碑铭文。
皖南五渡唐坑方氏祖坟墓碑铭文。
图--15:位于杭城羊坝头大街原“方正大”茶庄旧貌,建西湖大道时拆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