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看书看本家(二)

标签:
文化星座图片收藏教育 |
分类: 叙事记情 |
(二)
我的微信朋友圈有2580多名好友,偶尔去逛逛,而是喜欢在微信群中点链接、看诗文、评头论足。有的人微信朋友圈允许朋友查看的范围是最近三天,有的人是最近一个月,有的人是最近半年,有的人是全部。孔锐的微信昵称是孔 二小姐,让我想起了民国时代宋 美 龄的干女儿孔 令 俊——孔 祥 熙的千金,那可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扯得有点远,其实孔锐是曾担任泰兴县某公社书记的孔令福的二姑娘。
打开她的朋友圈,只要你有兴趣,肯花时间,可以看到全部内容,可以追溯到七到八年前。她朋友圈的连载《同事》《闲言碎语》《大家说:张口就来》《外科医生》《援疆日记》《宋夹城随笔》《缺口》《老马》《我也曾经》《门诊日记》等有数百万字,有散文、小说,也有诗歌。你尽可以静下心来认真看、细细品、慢慢消化吸收。原扬州市作协主席杜海,认为她文字爆发力强,所以创作能百米冲刺,一气呵成。她还是一位多才多艺、多情善感的女士,朋友圈里还有她能歌善舞的靓丽视频,还有她声情并茂的朗诵录音,还有她丰富多彩的生活照片。
手机上的一滑而过,不如书中的逐字逐句。于是我在淘宝买了她的三部著作《牙医门诊日记》《你是爬上我额头的藤蔓》《老马》。为这三部作品,扬州市委宣传部于2020年10月举办过孔锐作品研讨会,我在扬州晚报看过报道。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书了,用了一个星期的业余时间,将这三本书一字不漏地读完,至今仍回味无穷。很想写一点读后的感受,却不知从何处下笔?怕自己眼高手低、班门弄斧,写出的文章让人笑掉大牙。今天星期天,窗外的雨一直在下,我就东拉西扯几句。
《牙医门诊日记》是2016年11月出版的,全书以日记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牙医的世界。站在苏北医院四楼的口腔科,可以看到老城区的繁华,荷花池的风貌,古运河的两岸,进进出出的患者带来了一个个故事。在子金的笔下,一颗颗牙变成了一堆堆文字,让我知道这疼痛的前因后果,让我知道对症下手的治疗过程,让我知道了智齿、义齿、磨牙等专业名词。她的描述细腻生动,夹叙夹议,如行云流水,让人明白了很多道理,学到了很多东西。子金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的心里装得是人间的冷暖、百姓的喜怒、患者的痛痒,能根治的手到痛除,能弥补的决不含糊,能帮忙的全力以赴,即使遇到不明事理的人,也能忍则忍,冷静处之。
我虽是一个知事明理的人,但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牙疼不是病,直到我牙齿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候才找孔锐看牙,她的妙手不能让我的牙齿回到春天了,只能装满口义齿,让我能说会吃。世上没有后悔药,只能顺其自然,靠义齿度过余生了。.我2006年至2008年曾在扬州晚报博客,以日记的形式,连载过371篇20万字的《子君人生》,从我出生一直写到了1993年,虽然整理印刷了两本,却没有勇气找出版社发行,因为自感文字功底不够,不能算是一部文学作品,只是一部流水账式的自传。1993年以后的人生,由于职业的原因,怕涉及敏感话题,怕同事对号入座,不会以纯属虚构模棱两可,不会添油加醋天马行空,我也没有继续写下去,说到底是自己水平不够、勇气没有,我需要向孔锐学习,做一个跨界的作家,做一个灵魂的工程师。
《你是爬上我额头的藤蔓》是2019年11月出版的,是一部散文集,让我看到了浓浓的乡情,让我看到了温暖的亲情,让我看到了淡淡的抒情,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热情,让我看到了天使的激情。二小姐是个充满情趣的人,因为她有好的记性,好的基因,爷爷孔祥忠是瞎子,为革命作出了牺牲;奶奶是小脚老太,为家庭忙碌了一生;父亲是干部,一心想着老百姓,不认错是他的个性,为二小姐选对了职业;母亲是老师,一心操持着家务,不放手是她的特点,与丈夫百头到老。二小姐是个充满爱心的人,她对故乡魂牵梦萦,一事一物深藏于心,泰兴的风土人情与扬州大同小异;她写扬州浓墨重彩,一草一木铭刻于心,宋夹城的春夏秋冬让我身临其境;她的人生不算坎坷,天使的足迹让人羡慕,从乡村到都市,从学生到专家,一路风雨无阻;她看人物浓淡相宜,世间的实况尽在笔下,从老公到儿子,从护工到护士,一样温情满满。
我2011年8月也出版过诗文集《蔺君之意山水间》,也寄托了山水的深情,记录了成长的心情,评点了世间的实情,抒发了古今的诗情,道出了博客的友情,但总感到没有专业的水准,平铺直叙的多,修辞比拟的少,提炼拔高还不够。同是孔家人,我的智商没二小姐高,没有过独木桥,成了高考落榜生,人生走了很多弯路。同是孔家人,我的情商不如令福高,没有做过书记,在乡工作三十年,不吹牛拍马走后门。同是孔家人,我是农民的儿子,对父母有愧,他们只活了七十多岁;对妻子有悔,没能为她谋一份好工作;对儿子有误,没有陪他读高中,没能让他考上满意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