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
(2012-04-07 16:22:18)
标签:
文化 |
分类: 叙事记情 |
踏青
“你到乡间的田野里踏过青吗?”
“那里的花草树木真美啊!那里的美味佳肴真多啊!”
机关学校、企业单位的办公室里经常有这样的议论。两千五百多年来,炎黄子孙一直沿袭着扫墓踏青的习俗,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探春节,便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
我住在扬州南郊的安置小区里。小区周围除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企业,还有大片亟待开发的处女地,原先的村庄被整体拆除了,但田野、河流仍然保持着原生态。在横平竖直的道路框架两侧,政府为了打造投资环境,建起了一条条绿化带。勤劳的移民,舍不得田地荒芜,种上了小麦、油菜、蚕豆、蔬菜等农作物。清明前后,这里成了绿色的海洋、金色的世界,便成了蜂蝶的天堂、莺燕的天下,更成为人们踏青赏花的场所。漫步在田埂上,抬头是蓝天白云,低头是黄花绿叶,心胸便陡然开阔起来。
经不住春风的邀请、春阳的召唤,我经常到附近的田野里散步,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遇上熟悉的人,点头示意微笑;遇上外地打工的青年,擦肩而过,坦然处之。有一次,遇到一位从外地归来的老同学。他饱含深情地对我说:“春天太美了,记得我们儿时一起在苜蓿田里撒野奔跑放风筝,多么天真浪漫啊。”我略有所思地答道:“是啊,弹指一挥间,我们都进入不惑之年了。”
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叶,柳枝如卷帘似地倒挂着。在河岸上行走,柳辫随风轻抚我的胸膛,轻吻我的面颊,用她的柔情化解我心中的郁闷,用她的韧劲鞭策我前进。可是我却不能像春风一样,理清千丝万缕的关系,放开手脚阔步向前。
还是小时候好啊!我们几个小伙伴将一根根柳条折下来,编织成一顶顶帽子,戴在头上。然后分成两组,做捉迷藏的游戏,那是多么的无忧无虑啊!有时候,我们还将枝条如玉般的躯体抽出,在枝头形成一顶绿帽子,然后抓在手里甩着玩。偶尔我们也将路边游弋的水蛇打死,将柳枝插进蛇嘴里,抓住绿帽子吓唬女同学。现在想起来,那时真的太无知可笑。
俗语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是平凡而朴素的树种,在落叶乔木中,她总是最早地吐芽,坚持到最后才落叶,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催人奋发有为。有心栽花,花也会开的,绿化带里的桃花静静地绽放着,粉饰了我的心境,让想起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让我想起了隐居世外桃源的陶渊明。可转念一想,花开必有花谢,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
一轮明月已经悄悄地爬上枝头,我收起照相机往回赶。猛然醒悟:人生有多少次花前月下,就有多少回落花流水,我心安然度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