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谏的成语
(2018-04-23 20:16:38)
标签:
成语教育/原创文化 |
分类: 一.相似成语组合 |
1.批逆鳞----批:触;逆鳞:倒生的鳞。触犯了龙喉下的逆鳞。比喻臣下直言劝谏,触犯君主。也比喻弱国侵犯强国。
2.三谏之义----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3.丁宁告戒----丁宁;再三嘱咐。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
4.广譬曲谕----指多方晓谕,委婉开导。
5.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6.不伏烧埋----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8.不讳之路----指忠言直谏之路。
9.公规密谏----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10.主文谲谏----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11.玉马朝周----玉马:指商贤臣微子启。纣王昏乱,启数谏不听,启乃去殷而朝周。比喻贤臣另事明主。
12.正言直谏----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13.正色敢言----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14.正谏不讳----谏:劝谏;讳:避讳。正言相劝,毫不隐讳。
15.韦弦之佩----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16.勿怠勿忘----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记。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
17.史鱼之俦----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俦:同伴。像史鱼一样正直。常用于形容刚直的人。
18.史鱼历节----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历:指历尽;节:节操。史鱼历尽节操。形容人保持节操,坚持正义而忠贞不渝。
19.史鱼秉直----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秉:秉性;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秉性刚直不阿。
20.舌长事多----爱说长道短的人,容易惹事生非。告诫人说话要慎重。
21.衣冠优孟----优孟:春秋时楚国著名的的演杂戏的人,擅长滑稽讽谏。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22.从谏如流----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23.劝百讽一----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24.劝善规过----比喻勉励学好,规劝改正错误。
25.切磨箴规----切:切磋;箴规:规谏,劝戒。互相批评,互相帮助。
26.以规为瑱----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
27.叩马而谏----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28.好谀恶直----谀:讨好奉承;直:正直。喜欢讨好奉承,厌恶正直劝谏。
29.讽一劝百----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30.任贤受谏----贤:有德有才的人。任用有才德的人,接受劝谏。
31.优孟衣冠----优孟:春秋时楚国著名的的演杂戏的人,擅长滑稽讽谏。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32.犯言直谏----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33.犯颜进谏----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34.犯颜直谏----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直谏:以直言规劝。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35.犯颜极谏----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36.犯颜敢谏----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37.刘毅答诏----指敢于谏诤。
38.杜绝言路----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39.拒谏饰非----谏:直言规劝;饰:掩饰;非:错误。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40.纳谏如流----纳:采纳,接受;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如流:迅速。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形容非常乐意听取别人意见。
41.朱云折槛----朱云:汉代人名。折槛:折断栏杆。朱云折断了栏杆。形容敢于直言进谏。
42.危言逆耳----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
43.尧鼓舜木----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鼓:谏鼓;木:箴木。尧门旁设谏鼓,舜门外置箴木。形容君主贤明,能随时接受意见,听取忠告。
44.君仁臣直----仁:仁义;直:正直。君主仁爱,臣下才能直言相谏。
45.有犯无隐----指对上敢于无所隐讳地直言正谏,虽有冒犯也在所不顾。
46.身居言路----言路:进言之路。旧指身居谏官之职。
47.麦丘之祝----指直言之谏。
48.廷争面折----廷争:在朝廷上争论;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指直言敢谏。
49.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50.佩韦佩弦----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51.饰非拒谏----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52.括囊拱手----括囊:像扎好的口袋一样不说话;拱手:指无所作为。指大臣不谏言,就是无所作为。
53.持禄保位----禄:旧时官吏的薪俸。为了保持俸禄官位,大臣阿谀奉承,不敢直言进谏。也指大臣有过失不肯引咎辞职。
54.面引廷争----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廷争”。
55.面折庭争----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廷争”。
56.面争庭论----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庭争”。
57.昌言无忌----昌言:原指善言,引伸为直言。敢于直言,无所顾忌。
58.直入公堂----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59.直言正谏----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60.直言切谏----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同“直言极谏”。
61.直言极谏----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62.忠言逆耳----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63.忠告善道----道:同“导”,引导。真诚劝告,善意引导。
64.苦语软言----苦语:逆耳的忠言;软言:委婉的话。指善意规劝人的各种话语。
65.草茅危言----草茅:指民间;危言:直言。指民间敢于指责朝政的正直言论。
66.婴鳞获罪----婴:触犯;鳞:朝相反方向长的鳞。因朝向反方向长的鳞而获罪。比喻臣子因进谏触犯皇帝而获罪。
67.美女破舌----破:毁坏。美女用美貌迷惑君主,使谏臣的话不被君主听信。
68.诽谤之木----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69.谏尸谤屠----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70.谏争如流----谏争:争同“诤”,直言相劝。劝谏的话如同流水一样,滔滔不绝。
71.谏鼓谤木----谏鼓:相传尧曾在庭中设鼓,让百姓击鼓进谏;谤木:相传舜在交通要道立木牌,让百姓在上面写谏言。指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
72.谠言直声----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73.谔谔之臣----谔谔:直话直说。勇于直言劝谏的臣子。
74.谔谔以昌----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群臣勇于直言争辩,国家就会兴盛。
75.弹射臧否----弹射:直率地指摘;臧:好;否:坏。臧否:褒贬,评论。直率地进行批评。
76.朝阳鸣凤----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
77.批其逆鳞----批:触;逆鳞:倒生的鳞。触犯了龙喉下的逆鳞。比喻臣下直言劝谏,触犯君主。也比喻弱国侵犯强国。
78.批鳞请剑----指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
79.喉焦唇干----喉咙和嘴唇都非常干。形容极力劝说。
80.喉舌之官----掌管主要机关的官吏。比喻国家的重臣。旧时特指御史之类的谏官。
81.微谏不倦----谏:规劝;微谏:用委婉的言辞规劝。不知疲倦地反复耐心地用委婉的言辞规劝。
82.屡戒不悛----多次告诫,仍不悔改。
83.箴规磨切----箴规:规谏,劝戒;切:切磋。互相批评,互相帮助。
84.蹇之匪躬----指为君国而忠直谏诤。同“蹇蹇匪躬”。
85.蹇谔匪躬----指为君国而忠直谏诤。同“蹇蹇匪躬”。
86.謇謇谔谔----謇謇:正直,诚实;谔谔:直言敢谏。形容忠正直言。
87.燕昭市骏----指战国时郭隗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的事。
88.夔龙礼乐----夔龙:相传为虞舜二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
89.言人所不言----言:说。敢于说别人不敢和不便说的话,即直言不讳。
9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91.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9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说:言论;遂:完成;谏:劝说。已做过的事不必再解释,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了。含既往不咎之意。
93.冒昧陈辞,有辱清听----清听:是对听话者的敬词。书信中常用的谦辞,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请收信人谅解、采纳。
94.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往者:过去的事;谏:规劝;来者:未来的事;犹:还;追:赶上。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后多用作鼓励之辞。
9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多用以劝诫人不要贪得无厌。
9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97.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
98.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同“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9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往者:过去的事;谏:规劝;来者:未来的事;犹:还;追:赶上。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后多用作鼓励之辞。
100.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智谋足以使人拒绝规劝,言辞足以使人拒绝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