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的成语
(2017-12-26 10:30:37)
标签:
成语教育/原创文化 |
分类: 一.相似成语组合 |
1.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2.一呼百应----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3.一呼百和----一人呼唤,百人响应。形容响应的人很多。
4.一倡一和----①指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指鸣声相呼应。
5.一倡百和----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6.一替一句----双方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谈话,互相应答。
7.一递一声----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谈话,互相应答。
8.八方呼应----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9.人来客往----指礼节性的应酬往来。也指来往客人很多。同“人来客去”。
10.山鸣谷应----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
11.风从响应----风从:顺风而从。闻风而动,呼应迅速。
12.风虎云龙----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13.云合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14.云集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15.云集景附----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16.失枝脱节----比喻因关照呼应不周而造成失误或差错。
17.龙吟虎啸----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18.石投大海----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19.召之即来----召:同“招”。一经召唤立即就来。形容唯命是从。
20.召神弄鬼----召唤或迫使精灵或魔鬼等出现或服从自己。
21.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22.以莛扣钟----莛:草茎。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
23.如应斯响----形容反响极快。
24.如响而应----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25.如埙如篪----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26.对答如流----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27.礼尚往来----礼:礼节;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也就是说朋友之间应该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28.执鞭随镫----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29.你唱我和----和: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和韵脚来写作诗词。①指用诗词相互酬答。②指双方意见相同,互相支持。
30.你倡我随----倡:带头,倡导。指彼此呼应。
31.此发彼应----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32.此呼彼应----此:这里。彼:那里。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
33.此唱彼和----彼:那里。这里唱,那里随声附和。比喻互相呼应。
34.问十答十----问:询问;答:回答。询问十回答十,即有问必答。形容见多识广。
35.同声之应----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36.同声相应----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37.同声相呼----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38.应者云集----应:应和。响应的人像云一样聚集。形容响应的人多。
39.应对不穷----应对:言语应答。指言语应答没有词穷的时候。形容人学识广博而思维敏捷,善于言辞。
40.应对如响----形容答话敏捷流利。同“应答如响”。
41.应接如响----响:回声。形容应答不假思索,极为敏捷。
42.其应如响----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43.君唱臣和----唱:歌唱,吟咏;和:应和。形容臣子紧紧遵循君主的旨意办事。
44.更唱迭和----①彼此唱和。②指相互以诗词酬答。③指互相呼应配合。
45.更唱叠和----指相互以诗词酬答。同“更唱迭和②”。
46.声求气应----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47.声应气求----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48.迅雷不及----雷声来得非常快,让人来不及反应。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49.相得益彰----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50.呼之欲出----呼:叫,喊。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51.呼之或出----呼:招呼;之: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形容所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也指人选已酝酿成熟,即将就任。
52.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53.彼倡此和----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54.报李投桃----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55.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56.招之即来----一招手就过来。比喻随时听众召唤。也比喻指挥自如。
57.闻风而兴----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同“闻风而起”。
58.闻风而动----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59.闻风而起----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60.闻呼即至----闻:听到;呼:呼唤;即:立刻;至:到。听到呼唤立刻就到。形容动作迅速。
61.首尾相应----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
62.首尾相援----指前后互相照应。
63.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64.虎啸龙吟----象虎在啸,龙在鸣。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65.空谷传声----在山谷里叫喊一声,立刻听到回声。比喻反应极快。
66.类同相召----召:召唤。同类者相互招引、呼应。
67.遥呼相应----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同“遥相呼应”。
68.遥相呼应----遥:远远地;应:照应。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69.前后相随----随:呼应。前后相对应。
70.眼明手捷----看得准,下手快。形容人反应快,动作敏捷。
71.倡而不和----倡:同“唱”。和:响应。领唱无人应和。形容有人领导,但无人响应的冷清局面。
72.触机即发----一触动弓弩上的扳机,箭就发出去。后指触动某一点,就立即发作或有所反应。多用于感情方面。也作“触机便发”。
73.桴鼓相应----桴:鼓槌。用鼓槌打鼓,鼓就响起来。比喻相互应和,配合得很紧密。
74.摇相应和----遥:远远地;应:照应。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75.群山四应----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76.影从云集----如影形随,如云聚集。形容追随者众多,天下纷纷响应。
77.瞻情顾意----因有交情而互相照应或通融。
78.嘤鸣求友----嘤:鸟鸣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回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79.唯唯连声----唯唯:谦卑的应答。连声应答,以示顺从。
80.雄唱雌和----比喻相互附和。
81.随者唱喁----喁:应和的声音。形容后者附和前者。
82.酬应如流----酬应:应答。应答如同流水一样流畅。
83.登高而招----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84.壹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应和。
85.鼋鸣鳖应----鼋:一种生水动物,也称“绿团鱼”。鼋一叫,鳖就答应。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86.鳌鸣鳖应----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87.望风响应----望:看。风:风声。看到对方有什么举动,就积极响应。
88.赢粮景从----赢粮:携带充足的粮食;景从:如影子跟随形体。携带充足的粮食去追随他人。
89.如响之应声----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90.张良慕赤松----慕:羡慕;赤松:仙人赤松子。张良羡慕赤松子。比喻功成名就后,想要隐退,摆脱世俗,追随神仙。
91.千人唱,万人和----和:应声随唱。领唱的人多,应声随唱的人更多。形容响应的人极多。
92.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93.一石激起千层浪----扔一块石头到水中掀起千层浪花。比喻一句话或某一细小行动,会引起强烈的反响。
94.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95.择其善者而从之----择:选择;从:追随,引申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96.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97.扣小小鸣,扣大大鸣----敲小钟小的响,敲大钟大的响。形容回答及时准确。
98.招之不来,麾之不去----招:招呼。听到招呼不过来,让他走也不走。形容人个性强,不轻易听命于他人。
99.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一招手就过来,一挥手就离去。比喻随时听众召唤。也比喻指挥自如。
100.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