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的成语
(2017-12-25 09:37:27)
标签:
成语教育/原创文化 |
分类: 一.相似成语组合 |
1.一呼百和----一人呼唤,百人响应。形容响应的人很多。
2.一呼百诺----一人呼唤,百人应答。形容有钱有势,仆从很多。
3.一呼再喏----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
4.一倡百和----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5.一唱一和----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6.八方呼应----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7.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8.人穷反本----指人在走投无路之时,呼叫天地、父母。
9.力竭声嘶----嗓子喊哑了,力气用尽了。形容拼命地叫喊。
10.千唤万唤----唤:呼唤。比喻多次呼唤,再三催促。
11.大声疾呼----疾:快。大声呼喊,引起人们注意。
12.大呼小叫----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叫乱喊
13.大喝一声----喝:大声喊叫。大叫让对方震惊或猛醒。
14.大喊大叫----大声叫嚷,形容大肆宣传,大造舆论。
15.见兔顾犬----顾:回头看。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16.山鸣谷应----原意是风吹草动之声在山谷里引起回响。后多用以比喻相互默契配合,此呼应。
17.目挑心招----挑:挑逗;招:指勾引。眉目传情,心神招引。
18.风从响应----风从:顺风而从。闻风而动,呼应迅速。
19.及溺呼船----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
20.天高听远----指处于远离君王或中央政权的地方,下情无径上达,上面也无从听得下面的呼声。
21.分朋引类----分成派别,招引同类。
22.召之即来----召:同“招”。一经召唤立即就来。形容唯命是从。
23.召神弄鬼----召唤或迫使精灵或魔鬼等出现或服从自己。
24.引类呼朋----引:招来;类:同类;呼:叫。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
25.引狼入室----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26.以冰致蝇----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27.你倡我随----倡:带头,倡导。指彼此呼应。
28.怆地呼天----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29.阿鼻叫唤----梵语指陷入阿鼻地狱后的呼叫声。比喻非常悲惨、呼唤求救的声音。
30.此呼彼应----此:这里。彼:那里。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
31.此唱彼和----彼:那里。这里唱,那里随声附和。比喻互相呼应。
32.问天呵壁----问天:向天发问;呵:大声呵斥。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
33.当头棒喝----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34.启瞶振聋----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35.启聩振聋----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36.局地吁天----吁天:呼天诉苦。形容悲痛诉说的样子。
37.更唱迭和----①彼此唱和。②指相互以诗词酬答。③指互相呼应配合。
38.声嘶力竭----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39.发喊连天----连天:与天相连。叫喊的声音直达天上。形容喊声宏大。
40.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41.号天叩地----号:大叫;叩:敲击。大声呼天,以头撞地。形容极度悲痛。
42.号天扣地----扣:叩,撞。大专呼天,用头撞地。形容十分悲痛的样子。
43.呵壁问天----呵:大声呵斥;问天:向天发问。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
44.呼之或出----呼:招呼;之: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形容所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也指人选已酝酿成熟,即将就任。
45.呼天不应----向天呼唤求助,但天却不应答。比喻求告无门,无处诉说。
46.呼天不闻----向天呼唤求助,但天却听不到。比喻求告无门,无处诉说。
47.呼天吁地----指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48.呼朋引类----呼:叫;引:招来;类:同类。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
49.呼朋唤友----指招引意气相投的人。
50.呼群结党----指招引同伙,聚集成帮。
51.诟龟呼天----原意为占卜不吉,对占卜器具及天辱骂呼叫。引申为对不幸命运的呼号。
53.拽巷逻街----指大声呼叫,惊动街坊。
54.抱赃叫屈----手里拿着赃物却叫喊冤枉。比喻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无理狡辩。
55.招魂扬幡----魂:古时迷信认为人死后的魂魄;幡:一种窄长的旗子,这里指招魂幡。大张旗鼓地为死者招魂。现比喻为旧事物复活摇旗呐喊。
56.招之即来----一招手就过来。比喻随时听众召唤。也比喻指挥自如。
57.挖耳当招----见别人举手挖耳朵,却误以为是在招呼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58.彼倡此和----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59.待诏公车----待:等待;诏:诏命,皇帝发出的命令;公车:汉代以公家车马递送应举的人,后举人被称为公车。在公车官署随时准备皇帝召唤。
60.命俦啸侣----命、啸:呼引,呼唤;俦、侣:同伴。招乎意气相投的人,一道从事某一活动。
61.闻呼即至----闻:听到;呼:呼唤;即:立刻;至:到。听到呼唤立刻就到。形容动作迅速。
62.实旷来远----充实空旷的土地,招来远方的人。
63.空谷传声----在山谷里叫喊一声,立刻听到回声。比喻反应极快。
64.鬼吒狼嚎----怪声怪气地呼喊嚎叫。
65.奋臂一呼----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66.奔走呼号----奔走:奔跑。呼号: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67.疾声大呼----疾:急速。急促而大声的呼喊,以引起注意。
68.类同相召----召:召唤。同类者相互招引、呼应。
69.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70.哀鸿满路----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71.悲声载道----指哀伤呼叫之声充满道路。形容苦难深重。
72.遥呼相应----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同“遥相呼应”。
73.遥相呼应----遥:远远地;应:照应。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74.前后相随----随:呼应。前后相对应。
75.振聋启聩----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76.振臂一呼----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77.徒唤奈何----徒:徒然,白白地;奈何:怎么办。白白叫喊,无可奈何。
78.鸮啼鬼啸----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形容声音凄厉幽怨。
80.摇旗呐喊----原指古代作战时摇着旗子,大声喊杀助威。现比喻给别人助长声势。
81.啼天哭地----呼天叫地的哭号,形容非常悲痛。
82.啸侣命俦----指召唤同伴。
83.啸聚山林----啸聚:互相呼召着聚合起来。指反抗反动统治而聚众起事。
84.踣地呼天----犹言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85.群山四应----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86.擂天倒地----呼天抢地,形容哭喊。
87.攘臂一呼----攘: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88.吼天喊地----吼:大声叫。大声喊叫,形容极为烦躁痛苦。
89.喊冤叫屈----为遭受冤屈而喊叫。
90.喉长气短----喉:喉咙。喉咙虽很长,但却喘不上来气。形容大说大叫,声嘶力竭。
91.登高一呼----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92.登高而招----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93.患至呼天----患:祸患;呼:喊。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求天救助。
94.翦纸招魂----翦:同“剪”。剪纸为幡,为受惊者、病人或死去的人召唤魂灵。这是一种迷信习俗。
95.物不平则鸣----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96.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97.以狸致鼠,以冰致绳----用猫招引老鼠,用冰作绳索。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98.招之不来,麾之不去----招:招呼。听到招呼不过来,让他走也不走。形容人个性强,不轻易听命于他人。
99.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一招手就过来,一挥手就离去。比喻随时听众召唤。也比喻指挥自如。
100.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