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成语
(2017-09-05 20:17:35)
标签:
成语教育/原创文化 |
分类: 一.相似成语组合 |
1.一月三舟----佛家语,同是一个月亮,三只船上的人看的角度各不一样。比喻佛家的道规只有一个,而因人理解不同而异。
2.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3.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4.了若指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5.大惑不解----惑,迷惑;解:理解。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6.大彻大悟----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7.心领神会----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8.心照不宣----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9.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10.不立文字----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11.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12.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3.不识抬举----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
14.不知所云----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15.玄之又玄----原为道家语,形容道的微妙无形。后多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16.半解一知----指理解得不深,知道得很少。同“一知半解”。
17.百思不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思莫解----百思:百般思索。形容反复思索也不能理解。
19.以升量石----升、石: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
20.以正视听----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
21.以蠡测海----蠡:贝壳做的瓢。用贝壳来量海。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22.红炉点雪----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立即融化。比喻领悟、接受迅速,思想改变快。
23.行数墨寻----行数:一行行地读;墨寻: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24.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25.体贴入妙----指体会领悟深刻细致,而使描写或模仿巧妙逼真。
26.别有会心----会心:领会,领悟。另有深切与众不同的领会。
27.囫囵半片----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只听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28.闻一知二----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29.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30.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31.邑犬群吠----邑:乡邑。乡邑的狗群起吠叫。比喻庸人对不理解的观点进行群起攻击。
32.声入心通----指一闻圣人之言,即能领悟其微旨。
33.寻行数墨----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34.夸诞生惑----夸诞:虚夸荒唐;惑:疑惑。指言语不实,使人产生疑问或不理解。
35.死记硬背----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
36.艰深晦涩----艰深:文辞深奥难懂;晦涩:意义隐晦,不顺口。形容笔调深僻、寓意难以理解的文章。
37.独具会心----会心:领会别人未明白表示的意思。指对事物内含的意义有独到的领悟。
38.神会心契----互相之间,内心理解并相投合。
39.神领意得----形容领悟透彻。
40.神秘莫测----不可理解的。
41.知一万毕----指理解本质,万事尽通。
42.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43.知心着意----指彼此了解,心意投合。
44.知白守黑----守:保持。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45.咄咄怪事----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46.怪事咄咄----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同“咄咄怪事”。
47.浅显易懂----浅显:浅近明显。道理或寓意浅显,容易理解、明白。
48.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49.卖弄玄虚----玄虚:玄妙虚无的道理。指故意耍花招,使人理解不透。
50.思过半矣----①指已领悟大半。②指事情已获大部分解决。
51.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52.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53.贯穿融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同“贯通融会”。
54.贯穿驰骋----贯穿:穿过,连通;驰骋:骑马奔跑。能很快地把有联系的事物融会贯通,加以理解。
55.迷惑不解----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56.眼约心期----期:期望。眼中意会,心中期许。指嘴上虽然没说话,但双方的目光交流,心意相通。
57.深刺腧髓----穿穴入骨。形容深透理解。腧,穴位。
58.涵泳玩索----涵:沉浸;泳:潜行水中;涵泳:完全进入水中进行游泳,指深入理解体会。深入反复地体会和思索。
59.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60.缘文生义----文:文字,指字面。只根据字面理解内容,牵强附会,不求甚解。亦作“望文生义”。
61.略迹原心----撇开表面的事实,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
62.得全要领----得全:获得保全;要:古“腰”字;领:颈部;要领:指主旨、纲领。腰和头颈获得保全。指全面领会事情的主旨和纲领。
63.情有可原----按情理,有可原谅的地方。
64.唱高和寡----曲调高深,知音很少。比喻高雅深奥的诗文和其他艺术作品很难被大众理解接受。
65.融会贯通----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66.融释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67.数墨寻行----数墨:一字字地读;寻行:一行行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68.聪明能干----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而又有能力会做事。
69.横从穿贯----指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70.疑难杂症----难辨或难治的各种病症。比喻难以理解或解决的问题。
71.默契神会----指从意识深处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
72.难解之谜----难以捉摸的事物,尤指微妙、难以理解或不易觉察、不易探索的事物。
73.例直禁简----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74.食古如鲠----犹言食古不化。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75.食而不化----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76.意在言外----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77.意领神会----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78.善解人意----善:善于;解:理解。善于理解别人的意图。
79.管窥蠡测----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80.茫然不解----茫然:无所知的样子。一无所知,不理解。
81.茫然费解----茫然:渺茫,模糊不清。认识不清,不能理解。
82.望文生训----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同“望文生义”。
83.熟读玩味----玩味:细细地体会其中的意味。形容反复仔细地阅读。
84.了了解人意----了了:聪明,懂事。形容特别聪明懂事,善于体察领会别人的心思。
85.小儿强解事----强:勉强。小孩子对事物并不理解却强作解释。比喻对事物并无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却一味以自己的意愿曲解这一事物。
86.不以词害意----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87.尽在不言中----尽:都,全部。指大家不言明,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88.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它究竟如何会这样的。指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或事情的根底。
89.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90.得于心应于手----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91.食而不知其味----东西吃下去,却不知道它的味道。比喻读书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92.大人不记小人过----指地位高对地位低的过错加以原谅。
93.知其一未睹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94.饱人不知饿人饥----比喻处境顺利、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不理解处境困难、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
95.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96.燕雀安知鸿鹄志----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97.一子悟道,九族升天----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孙、曾孙、重孙。一个孩子领悟天道,整个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
98.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99.知之非难,行之不易----惟:惟独。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10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