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的成语
(2015-07-26 09:00:48)
标签:
成语教育/原创文化 |
分类: 一.相似成语组合 |
1.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2.一字不易----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3.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小决使导----决:开通水道。开小口子,引导水流通。比喻经常听取批评意见,改正缺点,就可以避免犯大错误。
6.心回意转----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
7.月攘一鸡----攘:偷。比喻容忍错误,只肯逐步改正。
8.风派人物----指善于迅速改变自己立场或观点的人。
9.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10.不刊之书----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11.不刊之典----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12.予违汝弼----违:过失;弼:纠正。我有过失,你就来纠正。古代帝王鼓励臣下随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话。
13.虫鱼之学----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14.尽忠拂过----拂:通“弼”,匡正。旧指竭尽忠心,帮助君王改正错误。
15.自新改过----自新:自己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16.匡正纲纪----指纠正法度。
17.匡合之功----匡:纠正;匡合:把天下纳入正轨。指治理国家的功劳。
18.匡其不逮----匡:纠正。逮:及,达到。不逮:达不到的地方。对于达不到的地方给予纠正或帮助。亦作“匡所不逮”。
19.匡国济时----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20.匡时济世----匡:纠正。济:救助。挽救动荡的局势。使其转危为安。
21.匡时济俗----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22.匡谬正俗----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23.匡救弥缝----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24.因陋守旧----陋:不合理;守旧:保持旧的。指因袭不合理的老一套而不加改进。
25.引古绳今----援引古代的准则来衡量、匡正今天的事物。
26.以责后效----责:要求。对犯法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宽恕处理的决定后,要求其在一段时间内改正其错误。
27.对症之药----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28.纠缪绳违----缪:通“谬”。纠正错误,对违法者绳之以法。
29.补过拾遗----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30.补偏救弊----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31.补漏订讹----补:补充,填满;讹:错误。补充缺漏,订正错误。
32.他山之石----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33.旧病难医----老毛病难于医治。比喻过去的缺点错误难以改正。
34.犯颜直谏----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直谏:以直言规劝。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35.扶正祛邪----祛:去除。扶助正义,去除邪恶。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
36.攻疾防患----匡正过失,防止祸患。
37.改口沓舌----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
38.改过从善----改正错误,决心向善。指去恶就善。同“改过迁善”。
39.改辙易途----辙:车行过的痕迹,指道路。改变行车道路,另走别的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
40.南山可移----南山:终南山。比喻已经定案,不可更改。
41.更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42.易辙改弦----变更车道,改换琴弦。比喻改变方向、计划、做法或态度。
43.良药苦口----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44.君子之过----过:过错。品行高尚的人犯错误就象日蚀和月蚀,别人看得很清楚,只要改正,别人仍然敬仰他。
45.君命无二----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绝对的权威性。
46.医时救弊----匡正时政的弊病。
47.东扶西倒----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48.号令如山----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49.析疑匡谬----解析疑义,纠正谬误。
50.枉己正人----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51.枉矫过激----犹言矫枉过正。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52.板上砸钉----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
53.知过必改----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54.知错就改----知道自己错了就立即改正。
55.治病救人----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56.将顺匡救----将:随;匡:匡正。顺应好事,匡正挽救失误。
57.顺美匡恶----歌颂美善,纠正过失。
58.度己以绳----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59.变古乱常----更改或打乱祖宗常法。
60.金口玉牙----金、玉:比喻珍贵。指皇帝是,说什么是什么,不能更改。现比喻说一不二。
61.金科玉条----科、条:法律条文。原指完美的法律条文。后指不能更改、必须遵守的信条。
62.苦口之药----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63.革旧维新----革:废除;维新:反对旧的,提倡新的。专指政治上的改良。改变旧的,提倡新的。
64.忠言逆耳----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65.迷而不反----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66.迷而知返----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67.铁板不易----易:变易,更改。像铁板那样不能改变。形容不变的,不可更改的。
68.积习难除----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同“积习难改”。
69.格其非心----格:正;非:不正确。纠正错误、不正确的思想。
70.破罐破摔----比喻有了缺点、错误或受到挫折以后,任其自流,不加改正,反而有意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71.移风易俗----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72.骏命不易----骏:大;易:改变。旧指天命难以更改。
73.救时厉俗----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74.救偏补弊----纠正偏向,补救弊端。
75.挠曲枉直----指矫正曲直。
76.绳愆纠谬----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指纠正过失。
78.朝行夕改----朝:早晨。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无常,局势混乱。
79.隙大墙坏----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80.矫世变俗----指纠正和改变不良的世风民俗。
81.矫世励俗----矫世:纠正世风。纠正颓废的世风,勉励淳厚的民俗。
82.矫国更俗----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83.矫枉过中----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84.矫枉过正----矫:扭转;枉:弯曲。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85.矫枉过当----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86.矫枉过直----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87.潜移默转----不露行迹、自然而然地转移或转变。同“潜移默运”。
88.诚意正心----诚:真心实意;正:纠正。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
89.随风转舵----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90.痛下针砭----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91.禁暴正乱----禁:制止。正:纠正。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或禁除暴行,根治叛乱。亦作“禁暴止乱”、“禁暴诛乱”、“禁乱除暴”、“救乱除暴”、“拨乱诛暴”、“止暴.
92.过则勿惮改----过:过错;惮:害怕。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
93.远水救不了近火----远距离的水熄灭不了就在附近的火。比喻缓慢的纠正或抵制邪恶的东西不可能应付紧急的状态。
94.浪子回头金不换----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归正后极其可贵。
95.一言既出,金玉不移----移:改变。话说出了口,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96.南山可移,判不可摇----南山:终南山;判:裁决;摇: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
9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98.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99.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100.涓涓不壅,终为江河----壅:堵塞。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