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泪梅兰芳----梅兰芳影评
2010-12-10 09:30:50
5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367b80100nt6y.html原文链接
去年年末.电影<梅兰芳>带着我们的期待来了.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感动,我决定用文字来记下点什么…….
--------题记
一大伯的信和大伯的命
电影始终穿插着大伯的信进行着,剧情点点推进,信也点滴道出……
刚收到信的时候,梅兰芳还不是梅兰芳,他是个叫畹华的10岁小男孩,信是沉重的,关于人生与信念,关于优伶存在的价值,关于要不要继续坚持唱戏的理想,畹华,小小的畹华睁大了眼睛,他被世界的复杂镇住,镜头把他拉得好高,我觉得这个小男孩一下子长大了,这也许就叫成长的催化吧.
大伯是个戏子,一辈子唱别人的戏,给别人带来乐子 ,他一辈子讨好别人,却依然是招人打骂,是个很可怜的人.因为, 演的也都是别人,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失去自我,始终无法给自己定位,认为戏子就是供人消遣的,逗人发笑的,因为,他把自己看得很低贱,于是他一辈子都那么可悲,真的让人哀其不幸了.其实,梅兰芳的成功和大伯的失败是有原因的,这就涉及到人生定位的问题.梅兰芳认为自己可以光耀京剧,特别是十三爷爷的含冤去世时留下的遗愿,孩子,把我们戏子的地位提波提波.他带着这个理想唱戏,所以他辉煌了.
人,要成功,要先学会自尊,得自己看得起自己,别像狗一样活着,大伯让我很不屑,但又怒其不争,那个纸枷锁,其实是他自己套上的,礼教的确可以吃人,硬碰硬只有死,但是,你得学会保持自己的尊严.活得像个人.封建枷锁很薄,不过一张纸.一撕就破.封建枷锁很重,它一直压在愚民的心中。大伯的悲剧是封建礼教下,愚民顺民的悲剧的缩影。大伯,不争,注定不敢撕掉纸枷锁,也注定要一辈子受它的愚弄。第一个第一批敢去动纸枷锁的人,为中国带来了希望,为中国赢来开天辟地的新时代,他们是历史的先驱,历史是他们指引的,时代是他们指导而建立的.
二.美丽的小冬-----心酸的浪漫
畹华告诉小冬,纸飞机可以飞很高,但它很快掉下来,短暂的婚外恋经不起时间的研磨.小冬要的是婚姻,是在蓝天翱翔的终极幸福,畹华给不了,于是,小冬只能离开,虽然那么不舍,但是不得不走,当飞机飞起来时,小冬轻说一点也不高,是对纸飞机的责怪,还是对自己晚了一步的遗憾,晚了一步就是永远的错过,他们就像两条相交的线,交点过后,继续开始各自的人生,遗憾却幸福.虽然幸福那么短暂,但是还是快慰,因为回忆可以怀想一辈子.
------题记
小冬是个可爱的女子,当她劝说梅兰芳去参加揭扁仪式时,我很动容,特别是她劝说梅兰芳到美国时,我感到她深深的爱意,爱一个男人,就希望他可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男人是属于事业的爱他,就要全力支持他的事业,她为了畹华可以专注于事业,不为儿女情长分心动念,坚决离开畹华,爱一个人 ,就要陪他一起成长,不去牵绊他,那架写着他们名字的纸飞机虽然没有一直飞下去,但是它至少快乐地飞过,它载满爱情存在过,这就够了,小冬是明智的,她的离开注定痛苦,但是,长痛不如短痛,她爱他,她要他做他自己,一个唱响全世界的伶界大王,注定得不到他的婚姻,不如迟早退出,会痛,但不是一辈子,因为陷得越深.伤害约越大,终于带着遗憾,小冬永远离开了深爱的畹华。
我记得那封信,那句感动了我的"畹华别怕",那句鼓励了畹华的"畹华别怕",那句陪伴了畹华成功的"畹华别怕"。
"畹华别怕 !"
浓缩着她对畹华全部的爱意,也许小冬和畹华注定晚了一步,命运开了他们一个残忍的玩笑,小冬本来可以鼓励畹华一辈子的,做他一辈子的心理支持,在他动摇时给他坚持的理由,在他软弱时给他爱的鼓励,可惜,芝芳先做了梅太太,有时.只好作罢,上帝是个顽皮的孩子,小冬只好在心中爱梅兰芳了,也许这就是心酸的浪漫吧.
三,邱如白情节
很喜欢三哥,他是畹华一辈子的支持,他的阳刚弥补了畹华的阴柔.他对畹华的爱远胜于一个兄长,他把畹华作为一项事业来爱,他本不爱京剧,但看过梅兰芳的演出后,他深深地爱上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京剧. ,他本不爱京剧,但看过梅兰芳的演出后,他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全力支持梅兰芳的演出.
他说,看到台上的梅兰芳,已经分不清他到底是男是女,也许,三哥已经爱上那个比女人还女人的梅兰芳了,因为他爱他,那个只存在在京剧舞台上的他.他可以放弃高官,放弃厚禄.放弃祖上的荣光,放弃母亲的希望.和一个地位低下的戏子傍在一起,他比畹华更爱梅兰芳.因为当梅兰芳演出时,他的眼睛,他的心灵,他的整个灵魂都被震撼,激起那个叫爱情的情节,但是,他又不爱现实的畹华,他只把畹华当作弟弟,而他爱的只是唱戏时的梅兰芳.
三哥还是个铁骨铮铮的男人,他不畏日军的来犯,坚持留在北京,听到梅兰芳要放弃京剧时,气急败坏地大叫,不要丢了京剧.他把梅式京剧爱到骨子里.或许他在怨吧,怨梅兰芳为什么不真是个女子,为什么自己只能在台下遥想他的美.
四,十三燕的陨落
他是梅兰芳的前辈,是京剧泰斗,但最后还是死在京剧上,死在京剧这个给了他一辈子荣耀的艺术上,因为和梅兰芳斗戏,他输了,这也许是他这辈子唯一的失败.曾经的十三燕多么辉煌,他输不起,于是,他连命都丢了.
他的性格是傲慢的.他看不起许多人.有点惟我独尊.他的思想守旧.对清朝的礼教顶礼膜拜,这是他的时代结束的原因,那件老佛爷赏给他的黄色绸袍,他珍藏在玻璃箱子里.天天拿出来细心擦拭,这是他荣耀的见证.但在最后,他不得不交出他最爱的黄袍和帽子上的翡翠玉,还是无法还清赌注,他带着怨,带着不甘,走了.
他的遗愿,希望梅兰芳提波提波戏子的地位,他活了一辈子,唱了一辈子,争了一辈子.戏子的地位还是那么低微.不过,他再不是那个带纸枷锁的大伯了.
五.芝芳的美丽----淡定而从容
她是梅兰芳的妻子,是个厉害的女人,但她的厉害并不影响她的美丽.她的美丽与宽容造就了梅兰芳的成功,梅兰芳不是特别爱她.正如三哥邱如白所言,梅兰芳是孤独的,但是正因为梅兰芳的孤独,才有一代大师的崛起,才有梅式京剧的辉煌,才有伶界大王的光荣.才有一个时代的到来,所以三哥百般阻止小冬和畹华的恋爱.因为谁弥补了梅兰芳心中的孤独,谁就毁了梅兰芳,开始我不懂.戏子温如春不是在得到宦娘的爱情后,把戏唱到极致了吗?为什么梅兰芳不能拥有爱情,
我捧上茶杯,让茶香沁入我的心脾.渐渐地,在茶香中,我慢慢明白了.温如春唱的是小生.爱情的滋润,恰好让他产生更多的灵感.而梅兰芳唱的是旦角,如果他在现实中爱上女子,他就无法在舞台上演女子了
梅兰芳不爱芝芳,但她不计较,一如既往地付出她的爱,在须生之后与旦角之王完美演出时,她感动落泪.我看到她的美丽.在日本军人带走梅兰芳,她焦急等待时,我看到她的美丽.在她教育梅兰芳的小孩时,我看到她的美丽.她的美丽,淡定而从容,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很难看,历久弥新.
六日本军人的殉道
他叫田中隆一,是个日本军人,作为一个侵略者,他本是可憎的,但他不同于一般的日本军人.他爱中国文化,他爱京剧,他喜爱梅兰芳,他为了反抗日本对京剧的打压与改造,他自杀了,他年轻,是个漂亮的日本男孩.如果没有战争,他一定还在学校念书.或者刚刚工作,有个贤惠的未婚妻,他的人生刚刚开始,但是,这可恶错误万恶的战争,夺去了他美好的生命.他是个进步的青年,是非分明,他自杀了,殉道了,为了他的情节,开始敬佩他的勇气与骨气,在那个出乱子的国家,还有这样的男孩.他的死说明梅式京剧的魅力.不光感动中国,也感动着世界.
梅式京剧值得用生命去捍卫
七 畹华成了梅兰芳
是大伯的信伴他走完一生,大伯的落魄,十三爷爷的死,都对他有很大的触动吧,他是有遗传的天才.家族都是优伶,但是,都没有成功,所以他很怀疑,不知自己真的可以改变家族的地位吗,电影最后,大伯的信,以旁白的形式念出,畹华吾侄,你从小没有父母......你叫我大伯,我从不答应,因为怕你现在叫惯了,有天,没有人来应你,这时,我的眼泪开始决堤,在电影院中,不停地流泪,我仿佛看到那个小男孩,孤独但坚定地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没有依靠,只能靠自己,正如现在的我,在人生最迷茫的时刻,我是否可以靠自己坚持自己的梦想,最后正如梅兰芳一样,功成名就呢,他的大伯不应他,是希望他可以独立,只有独立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啊,只有独立了,才能在舞台上表演自己真正的戏,全世界都会为他喝彩。
梅兰芳在1930年,美国滞胀时期,到美国表演,获得极大成功 ,谁说中国人不如别人,我们中国人是最强的,最优秀的,我为我们的国粹自豪,为中国人的奋斗感动,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而兴奋。
梅兰芳的伟大,正在于此,他不光是个优伶,他还是人民的艺术家,他属于中国,还属于全世界。
他还是个用情至深的男儿,因为那场戏<梅龙镇>是与孟小冬合演的,小冬离开了,他就一辈子不再去唱, ,我也哭了,喜欢梅兰芳,喜欢他谦和的态度,温和的性格,爱恨分明的坚持和对艺术的热爱,对小冬的深情,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他深爱小冬,但是,他还是留在妻子身边,他真的实现了十三爷爷的遗愿.戏子的地位真的提高了。
正如大伯最后的祝福:
畹华,你要唱就唱吧,你一直是个无所畏惧的男孩子.
禁止评论
分享至
你的喜欢和关注,会让我开心好几天
喜欢
邦妮狗狗
有一个生死与共的男朋友。他唱歌安慰全世界
128篇文章0人关注
全部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快来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