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斯图尔特暮光之城淑媛娱乐 |
分类: 封面故事 |
最近两年,热到沸腾的《暮光之城》系列电影,使克里斯汀·斯图尔特(Kristen Stewart)在全世界的少男少女心目中,几乎成为女神般的存在。甚至行业内也有前辈演员对她说:“亲爱的,知道吗,你已经打败艾玛·沃特森了。”而这些她并不怎么在乎,除了对自己逃脱了所谓“童星诅咒”感到万分侥幸,眼下她最关心的莫过于即将在3月中旬公映的《逃亡乐队》。
对于自己会迎来一夜爆红的命运,当时17岁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毫无预感。当有人把《暮光之城》的剧本塞到她手中时,正忙于另一部电影拍摄的她还恼怒地想,“不要来分散我的注意力!”尽管身边人全都跟她说,那会是部大制作,她依然直到确认要接拍的最后一秒才开始阅读斯蒂芬妮·梅尔的原著。甚至当自己已经凭贝拉一角拿到很多表演奖项时,这个姑娘还有些没回过神来,“我不是为了赚大钱才去演这个电影的。其实到影片摄制快收尾的时候,我才头一次真正意识到它也许会成功。当时不管是在网络上,还是去参加年轻人的动漫节,都能听到很多呼声。但我对这部电影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是部有点古怪、有点浪漫幻想的爱情故事。”
不光是斯图尔特,就连《暮光之城》第一部的导演凯瑟琳·哈德威克也承认,这部电影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当初她费了好些力气才说服制片人同意她的计划。但如今,按照英国《独立报》的说法,《暮光之城》系列的走红已在电影市场引发一场始料未及的“文化海啸”,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的上位,就如同十年前来势汹汹的“小甜甜”布兰妮,正在调整着演艺圈的构成板块。
逃脱童星怪圈的幸运儿
假若没有接拍《暮光之城》,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说不准会剑走偏锋,踏上克里斯蒂娜·里奇的道路。
事实上,自2002年通过《战栗空间》崭露头角后,斯图尔特一直流连在独立电影和小成本电影的世界里,从《冰河庄园》到《荒野生存》再到《幸福的黄手帕》等等,尽管谈不上对自身进行令人耳目一新的转型和改造,却至少维系着演艺道路的不被中断。比起诸多半途零落的童星明显好运多了。斯图尔特认为,很大程度上多亏她有一位坚韧的母亲,在她挺不下去时没有纵容她打退堂鼓。而且在她“误打误撞,突然跟吸血鬼谈了一次万众瞩目的恋爱”后,职业为电影场记的冷静母亲又一次告诫她道:“许多人恭维、赞美你,但你自己得学着别太当回事,太陶醉其中的话,保准很快就有比你更年轻、更漂亮的女孩要你好看。”
这跟斯图尔特的另一位“母亲”所见略同。朱迪·福斯特在《战栗空间》中与小斯图尔特饰演母女,最近电影界的专业人士也常常下结论称,出色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将来一定会进化为翻版的朱迪·福斯特。针对“女儿”变成媒体、路人捕捉的焦点,福斯特说:“那样的追捧现在让你很受用,但它不会持久。”甚至连曾经选中她出演《荒野生存》的西恩·潘也朝她泼了冷水,在他看来,过早把私生活颠覆为一场“真人秀”,既不容易,也绝非好事。尽管他肯定了斯图尔特的演技,另一方面还是评论道:“也许她不该在年轻的时候,选择这么火的片子。”
关于这一切,斯图尔特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她明白长辈们不是在危言耸听,不过脚印一旦踩下就无法撤销,这点她比谁都清楚。更何况她不觉得自己错,她明白他们的苦口婆心只是想提醒自己要谨慎,要保持一颗清醒、不浮夸的头脑。斯图尔特深信自己不会辜负长辈的厚望,能成长为一位独立、有担当的女性,而不仅仅是作为棋子般的演员存在。事实上,一直以来她都不是糊里糊涂地对待事业的。回想历经的选择,斯图尔特说,“我是否接拍某部电影,取决于我看了剧本之后,是否会想着赶紧缩回手去,或者仅仅是想到要拍这样一部电影就会让我想吐。只有感到那个角色有比我强大的力量,我才会动心。也就是说,我会不由自主地被它所吸引。”
她还没习惯向狗仔队“打招呼”
有一点让人意外的是,现在斯图尔特上电视接受专访仍会很紧张,“真的很紧张”,她不好意思地承认,“可能我不太习惯这种即时的互动,我是说这种情况总是需要你马上作出恰当的反应,想到有许多人在看着,会让我觉得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供人围观检阅”。
这种坦白、暴露柔弱面的表达可能也会让许多不知情者感到有点不适应。虽然斯图尔特愿意对她的表演、她的角色侃侃而谈,但一旦面临大批量、难以招架的对她私生活的挖掘,她就会摆出一副防御性的架势——阴郁、寡言、无精打采、冷眼旁观。不过,正如《新月》导演克里斯·韦兹所说,“如果她不这样干,所有的女孩都会把她看成是她们最好的朋友。她可承受不了她们的热情。”而疯狂的追捧、报道还演化出另一种极端。在媒体圈中,有些不怀好意的人们散布着她不好对付的传言,甚至他们还开始恶意指责她摆臭脸、耍大牌、没礼貌等等,这时斯图尔特不得不跳出来为自己澄清,“真正让我痛心的事情是,有人说我态度粗鲁、不懂体谅甚至毫无感恩之心,就是因为我没有穿着比基尼在外面向狗仔队打招呼。拜托!”
虽说众人射来的目光中不乏敌意,主体终归是鼓舞人心的。斯图尔特说,“从事业上看,被更多人注意到,使你在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时更顺利。比如说,可以更容易地参与进一些项目,而且还可能促使这些项目如期进展下去。要知道有时候,一部电影会因为资金不到位把你拖很久,然后你会因为年纪大了而不再适合演其中的角色。”在《暮光之城》后,斯图尔特接到了更多满足其“私心妄念”的邀约,无论是《吃蛋糕的人》中患有佛利特莱氏病、肢体扭曲的女孩,还是《欢迎来到利雷家》中的16岁脱衣舞娘,都让她无比兴奋。“我总是向往那些非常态的女孩,也是因为自身经历有限吧,等再大些,可能就会想诠释所谓的普通人。就好比之前有段时间我曾很抵触性感装扮……”而所有这些崭新的形象中,最让她心旌荡漾的要数《逃亡乐队》里的琼·杰特。作为一个硬摇滚爱好者,琼是她心目中真正的大明星,“《Bad
Reputation》和《I Love Rock &
Roll》那可是大家从小就耳熟能详的金曲。”
“有人义务给你敲警钟是件好事”
出演《逃亡乐队》也给斯图尔特带来很大压力,她常常担心自己是否表现得苍白幼稚,像个空壳,她还怕自己让别人看尽了笑话,要知道琼·杰特本人,就担任影片的执行制作人。
有些反对的声音也传进她耳朵里,有人在嘲讽她的朋克造型就像只黑猩猩。“还好同事们总能让我克服瞬间的疑虑重重。其实,我并不太在乎外界的批评,而且总有人义务给你敲警钟是件好事,不是么?真正困难的是,你要过得了自己这关。你必须要诚实地维持角色该有的作风。”也许每经历一次深刻的演出,就如同一次脱胎换骨的修炼。斯图尔特的表演功底并不是太扎实,至少在她自己看来,她还远不如朱迪·福斯特、玛丽·斯图尔特·马斯特森这些前辈演员,她们都是专业严谨、追求完美的楷模,而斯图尔特从她们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表演时千万别对自己撒谎,怎么想就怎么来,如果你想瞒过自己,事情只会变得更加糟糕。”
现在,完成制作的《逃亡乐队》已经迫不及待要跟观众见面了。接下来,斯图尔特除了要忙于这部电影以及《暮光之城》第三部《月蚀》的宣传,还将主演由母亲执导的第一部电影《K-11》。毫无疑问,这令她既期待,又紧张,不过她表示,“不能使我感到紧张的工作,我想那不是我真正想尝试的。再说,那个人是我妈妈,天底下这样好的事儿也没几回吧?”
斯图尔特还决定要去澳大利亚读书。“这一行我做得够久了,从儿童时代便马不停蹄,我喜欢现在的演艺工作,我的家人也都是这个圈子里的,但我很肯定我该回去上学了,而且我要去悉尼,那儿是我妈妈的家乡。”不过,连斯图尔特自己也在怀疑这个愿望实现的可能性,因为她已经被片约缠身了。而且,在男主角罗伯特·帕丁森已经签下《暮光之城》第四部《破晓》的合约之际,有无数粉丝还在翘首以待她的点头呢。也许上学这事儿会像她对大伙儿多次表达过的另一个愿望—“我将来想念文学系,我想成为一个作家”,同样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