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淑媛
淑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434
  • 关注人气:5,8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的春风沉醉,怎样的郁达夫

(2009-06-30 11:52:12)
标签:

郁达夫

春风沉醉

娄烨

杂谈

分类: 报道

怎样的春风沉醉,怎样的郁达夫
[编辑] 雪梅   [文] Vincent   [图] sdyx工作室

怎样的春风沉醉,怎样的郁达夫
娄烨执导的影片《春风沉醉的夜晚》荣获了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关注这部影片的读者都知道电影的片名出自郁达夫1923年的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穷苦知识分子与底层烟厂女工结识,因同样不济的命运而最终相知相惜的故事。虽然电影剧情与小说已没有太大关联,然而它还是让人想起了那个“生怕情多累美人”的民国名流。
那是怎样的春风沉醉?那是怎样的郁达夫?他曾说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传,那么也许套用他的作品名《水样的春愁》、《我撞上了秋天》、《我承认是“失败了”》来讲述他的情感经历也算合适不过。
水样的春愁
“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只是在新式青年郁达夫眼里,自小熟读《列女传》的孙荃显然不是这个人,对于父母安排的这位妻子,他只能“不得不爱”。
那是1920年7月一个盛夏的傍晚,在南方沉闷而湿热的空气中,一顶普通的轿子抬进了浙江富阳街上满舟弄郁家,轿子上坐的不是别人,正是郁达夫要迎娶的孙荃。
没有举行繁文缛节的结婚仪式,不用证婚人,没有请亲戚朋友来吃喜酒,甚至连一对红蜡烛和响火炮也不用—这是郁达夫结婚前的苛刻条件。虽然他赞赏她,“文字清简,已能压倒前清老秀才矣!”可是,在新式青年郁达夫看来,才华只是才华,并不能由此便产生爱情。对他而言,爱情是少年时期,抓着隔壁赵家少女的双手,便“在如水的月光下好像进入了仙境一样,异常的美好”;爱情是留学日本,同后藤隆子、田梅野、玉儿等东瀛女子的“相逢道左,一往情深”。
这种感觉对郁达夫是那么的重要—“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谅我的‘心’。”“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所以对这场包办婚姻,孙荃只是一个“不得不爱的女人”。这点爱,也只是由怜所生的那么一丁点—婚礼当天,孙荃正患虐疾,当郁达夫进入“洞房”时,见她在发烧,双颊潮红,大汗已经湿透了她的白纺绸衫子,可是她依然静静地坐在那里,只是那么端坐着,等着他来揭开面纱。或许是由怜生爱,婚后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1921年,郁达夫学成归国,失业和穷困的生活使得这对夫妇“贫贱夫妻百事哀”。漂泊在安庆、北京、上海等地的日子里,郁达夫和孙荃吵吵闹闹,时而如胶似漆,时而风雨大作,这种生活在郁达夫所著的《鸟萝行》、《一个人在途上》、《春风沉醉的夜晚》中都有展现。好在自小熟读《列女传》的孙荃只知道逆来顺受,打吧骂吧,随你了,只要你发泄了心中好受就行。郁达夫也有书面忏悔:“啊,我的女人,我的不得不爱的女人,我平时虽则常常虐待你,不过我在社会上受来的种种苦楚、压迫、侮辱,若不向你发泄,教我更向谁去发泄呢?啊啊,我最爱的女人,你若知道了我这一层苦衷,你就该饶我了。”
在郁达夫看来,他的女人,就要完完全全地体谅他的苦楚,以他的悲而悲,因他的喜而喜,照顾他,理解他,放任他,那必须是一颗能安慰他体谅他的“心”。

更多精彩见52期《淑媛》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