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cula之恋:光影中的悲情恋歌

标签:
悲情恋歌迷情爱情灵魂罗密欧朱丽叶杂谈 |
分类: 专题 |
Dracula之恋:光影中的悲情恋歌
[编辑] 文颖
冀安
自从去年一部吸血鬼题材的魔幻青春片《暮光之城》刷新了票房纪录,有关这部电影续集的消息就不绝于耳。日前,顶峰影业不仅公布了《暮光之城Ⅱ:新月》的卡司阵容,并宣布《新月》将于今年11月20日上映。就在第二部续集还未尘埃落定之时,《暮光之城Ⅲ:月食》在2010年的上映计划也已敲定。看来,3年内最吸金的银幕角色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爱情非吸血鬼莫属!
在你的想象中出现过这样的情景吗?一个如全智贤般的美少女穿着清纯的水手服、拿着日本刀上演着悲情又彷徨的吸血人生。没错,这就是从5月份开始将陆续在日本、英国和法国上映的新片《最后的吸血鬼》。自从去年吸血鬼题材的电影《暮光之城》被拍成青春偶像剧,并在上映后火暴全球后,就点燃了新一轮人们对吸血鬼故事的热情,再到最新的全智贤版本的美少女吸血鬼,至此,吸血鬼通过银幕上的光影,已经完全变身为浓烈爱情与复杂人性的代表符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吸血鬼这个欧洲古老传说中邪恶嗜血的神秘存在摇身一变,成为流行文化中唯美浪漫爱情的主角。盘点一下记忆,吸血鬼开始成为禁忌又让人迷醉的爱情符号,似乎还是拜那位以执导了《教父》系列而闻名的导演科波拉所赐,他那部《惊情四百年》赋予了吸血鬼一个令观众们深深同情的理由—为了心爱的女人。这是一个足以倾倒众生,获得宽恕的理由,甚至足以洗清所有以前血腥的案底。接着几年后,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又继续在这条路上添砖加瓦,将吸血鬼的帅哥形象以及和其有关的哥特式美学发扬光大。
吸血鬼的特殊身份让其天然带有禁忌的印迹,让他们成为带有悲剧意味的爱情的最佳代言人。而爱情,不悲剧,又怎么迷人呢?其实,反观一下人类自身,吸血鬼不坠的魅力背后蕴涵着隐晦又复杂的情欲象征,廖一梅在《悲观主义的花朵》里曾写道:“吸血鬼的爱情有着爱情中一切吸引我的东西,致死的激情,永恒的欲望,征服与被征服,施虐和受虐,与快感相生相伴的忧伤,在痛楚和迷狂中获得的永生⋯⋯”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不可能发生的爱情被描绘成可能,本身即是对爱情力量的膜拜和人内心对爱情的憧憬。说白了,人们总是对现实状况不满,渴望突破自我,突破生活的围城,希望有这样一个异类带领自己打破禁锢,它一定是这个现实世界所不接纳的形象,所以关于吸血鬼之恋才有了那么多凄美绝望的爱情存在。
人性的迷情——Dracula的银幕蜕变史
从《惊情四百年》中举止优雅的贵族伯爵,到《夜访吸血鬼》中魅力十足的英俊小生,再到《黑色传说》系列中身手不凡、智勇双全的侠侣搭档,后世编排者们依靠对爱情伟力的笃信,奋力将这些传说中的“欧洲恶魔”案底洗净,晋身为集神秘与浪漫于一身的高贵种族,在银幕上,肩负起探究人性本真与爱情真谛的宏图伟业。
《惊情四百年》:跨越400年的爱情救赎
1992年,著名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指导的《惊情四百年》(Dracula),刻画了一位英勇善战、对爱情执著追寻400年的德古拉伯爵,他忧伤痴情,气质高贵,可以说就是从他开始,颠覆了吸血鬼在银幕上邪恶丑陋的形象。
故事从1482年的一场战争开始,德古拉奉命保护教会出征,眼看大获全胜之时,却谣言四起传说他已战死,新婚妻子伊丽莎白在悲痛中选择了自尽。匆忙赶回的德古拉抱着妻子的尸体愤怒地指责上帝,为何一生为主而战却落得如此结局,从此发誓饮血为生,变成永生的吸血鬼。
400年后,年轻律师强纳森为德古拉家族办理地产手续来到德古拉伯爵的城堡。无意中,德古拉发现强纳森的未婚妻米娜像极了自己的妻子,于是他囚禁了强纳森,出发去伦敦寻找心底埋藏了400年的真爱。
德古拉化身优雅的异国王子接近米娜,而米娜也感受到来自心底的召唤,恍惚间感觉在几百年前他们就已经相爱。此时强纳森奋力逃出城堡,找到米娜与其完婚。米娜虽与强纳森结为夫妇,但她心里明白,自己深爱的人是几世纪前便注定的德古拉。
围绕着米娜的争夺战在强纳森和德古拉之间展开。最终,德古拉身受重伤,米娜不顾一切将他救入城堡。在最后时刻,米娜的真情终于感动了上帝,德古拉痛彻一切,明白真正的爱情并不是自己所仇恨的那样,他得到了上帝的宽恕,含着泪真正地死去。
《惊情四百年》之所以让人动容,除了长达400年的爱情追寻,还有导演科波拉对德古拉人物的准确把握,科波拉把吸血鬼阴冷与魅力、恐怖与可悲汇集一身,这部电影更像是献给迷失人性的一曲悲歌。
《夜访吸血鬼》:迷失的孤独灵魂
吸血鬼最令人类可望而不可及的便是永生不死和青春永驻,1994年由爱尔兰导演尼尔·乔丹执导的《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中,便对生命、孤独、永生进行了凝重探讨。此片改编自安妮·赖斯的同名小说,以吸血鬼视角看待世界,用复古华丽的风格展现人性与邪恶的强烈对比,影射当下社会潜在的危机和罪恶。
故事发生在1988年。抱着猎奇心理的记者找到神秘男人路易,希望能从这里获得绝好爆料,于是,一场跨越两百年的灵魂拷问开始了。
这是一趟没有尽头的孤独历程。路易为摆脱丧失妻儿的痛苦变成吸血鬼,以为这样便可不再烦恼。但他错了,随后漫长的不死岁月里,他都在为这个错误的选择而悔恨。引诱路易变成吸血鬼的莱斯塔一心想把他训练成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可残存在路易灵魂深处的人性警告着自己,在道德面前压抑体内的吸血欲望,挣扎想要离开这样的生活。
在新奥尔良,莱斯塔将因瘟疫失去双亲的小女孩克萝迪娅也变成了吸血鬼,和路易组成一个奇特的家庭。克萝迪娅为了实现路易的愿望,设计摆脱了莱斯塔,和路易来到巴黎。他们像是父女又像是情人。然而在同类相残中,克萝迪娅灰飞烟灭,路易再次陷入了自我放逐⋯⋯
路易向记者讲述了漫长一生的种种抉择,希望训鉴后人,谁知记者竟被深深吸引,执意也想变成吸血鬼,路易失望离去。记者独自驾车返家,莱斯塔突然现身,帮他实现了当吸血鬼的愿望,又一场轮回即将开始⋯⋯
《夜访吸血鬼》从人性角度出发描述吸血鬼渴求社会接受,也像人类一样有着难以想象的孤独脆弱、哀伤与恐惧,吸血鬼影片的意象充分体现了人们潜意识中永无休止的非法欲望与清醒自我约束之间的争斗。作为吸血鬼一员的路易,在几个世纪里他经历拒绝反叛、顺从创伤、悔恨伤痛,终于收获了睿智,但那比宇宙更漫长的孤寂也将终身伴随他。
这里的爱情隐忍且暧昧,路易与莱斯塔混浊不清的拉扯,路易和克萝迪娅似父女似情人的依恋,但路易始终未曾明朗自己的情感,仅存的那点人性令他迷惑不解,这正是人类自身也无法明晰的疑问。西方社会学家曾指出:吸血鬼主题集疾病、性、死亡、宗教情感几大强大有力主题于一身,证实吸血鬼文化与人们的心理需求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
《黑夜传说》:异世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2003年拍摄的《黑夜传说》(Underworld)走的是动作片加爱情的套路,格斗场面激烈得扣人心弦、又没有《刀锋战士》那么血腥,比起上述几部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吸血鬼影片,这部电影加入了更多通过数字特效加工技术,几乎可以划归为后现代气息浓郁的科幻枪战片。
《黑夜传说》的故事发生在不为人类所知的黑暗地下世界,在这里,吸血鬼族和狂野凶悍的狼人族为绝对统治权争斗了几个世纪。
某日,吸血鬼族的女战士赛琳娜无意得知狼人族计划绑架人类医生迈克尔。只身探查时,她却被狼人重伤,所幸为迈克尔营救。赛琳娜了解到狼人追杀迈克尔,是因为他的血液可以融合吸血鬼和狼人各自特征,使其获得半狼人半吸血鬼的神奇力量。得知真相的赛琳娜想尽力帮助迈克尔,奇妙的爱情在两个年轻人身上萌发了。
然而她和迈克尔的爱情却无法得到同族的原谅。赛琳娜了解到这场持续尽千年的战争真正起因是为了爱——吸血鬼首领杀死自己的女儿阻止她和狼人卢西恩相恋,于是这场世世代代的仇杀拉开帷幕。赛琳娜决定不再重蹈覆辙,最后的战斗结束后,她和迈克尔远离了这一切恩怨⋯⋯
有评论说《黑夜传说》是对莎翁《罗密欧与茱丽叶》最新诠释,就算融合大量现代元素以及奇幻的鬼怪传说,这份古老的爱情依旧散发着悲凄隐痛的气息。影片有着哥特式的阴郁灰暗,在目不暇接的火暴激烈枪战中,主角们身着紧身皮衣在中世纪的建筑上疾走跳跃,这个吸血鬼的世界俨然是神怪版的“黑客帝国”。
《暮光之城》:纯美偶像剧的Super Hero
这部最新的吸血鬼电影《暮光之城》(Twilight)在2008年11月一经推出后,就变成吸金机器,其影响力直追《哈利·波特》。日前,就连影儿都没见着的第三部续集都已经被喜出望外的影业公司言之凿凿地排期到了2010年。不过这也不奇怪,《暮光之城》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据说此书销量已经超过《哈利·波特》。
影片完全抛弃恐怖电影的血腥,反而和浪漫爱情片一脉相传,把老派题材和青春、爱情全新MIX了一下,不仅良好地截取了那部经典电影《夜访吸血鬼》里用帅哥吸引眼球的讨喜编制,且还恰到好处地抛却了一些灰暗基调,增加了一抹靓丽亲切的色彩。在这里,爱情的男主角—吸血鬼—不仅依旧有着不可磨灭的贵族气质,而且他们的品味更加贴近中产,更像美剧《英雄》里拥有超能力的Super Hero,最终完成了吸血鬼电影向浪漫偶像剧的华丽转身。
电影从女主角贝拉的独白开始。在终日阴雨不断的小镇,特立独行的个性让贝拉与这里的高中生活里格格不入,直到俊美又充满神秘感的男同学爱德华来到她的身边。然而,爱德华是吸血鬼家族中的一员,他虽然已活过百年,身体却永远是17岁的样子。不过,与传统吸血鬼不同,爱德华一家主张不吸食人血。爱德华拼命压抑对贝拉鲜血的渴望,他们之间浓烈的爱如履薄冰,在欲望与危险间挣扎着求取平衡⋯⋯
《暮光之城》重新结构了吸血鬼的形象:他们皮肤苍白却帅气英俊;他们抑制欲望,修身养性,大隐于市;阳光不再是杀死他们的利器;他们居住在森林深处的豪华别墅,不再是阴暗冷森的棺材或废弃荒芜的教堂,拥有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成为校园被追捧崇拜的新晋现代贵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片投资商是美国乐坛一姐麦当娜,从决定开拍之时,她本人就对这部影片的票房信心十足。痴情绝美的爱德华当初有超过5000名演员参与竞争,罗伯特·帕丁森为了获得爱德华一角,专程从英国飞到导演凯瑟琳·哈德威克家里试镜,在那里和已被定为出演贝拉的克里斯汀·斯图尔一起在凯瑟琳的床上试演了“亲密镜头”,并最终凭借这场“床戏”获得了演出机会。而出演认真倔强的贝拉的是年仅17岁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原著作者斯蒂芬妮·梅耶对她的演技大加称赞。克里斯汀曾凭《战栗空间》进入好莱坞,却没有引起多大注意,这次《暮光之城》可谓是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未完待续请看《淑媛》杂志48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