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勒斯·普:有望领衔Dior的英伦鬼魅少年

(2009-04-09 12:04:48)
标签:

加勒斯

dior

光明

黑暗

挣扎

伦敦

巴黎

杂谈

分类: 报道

加勒斯·普:有望领衔Dior的英伦鬼魅少年

[编辑]刘铮筝[文]熊炎[图]IC/CFP

 

加勒斯·普:有望领衔Dior的英伦鬼魅少年

 

谁是2009年最令人过目不忘的设计师?答案绝对非圣马丁新人Gareth Pugh莫属。他的T台简直就是行为艺术的舞台:未来主义、结构主义、科幻片、惊悚片、战争片连番上演,而现在时尚圈中满城风雨的传闻是:这位擅长以荒诞虚幻制造耸动美感的28岁天才,已经被Dior相中为新一届男装首席设计师。

 

巴黎十区一间漆黑的、布满黑色幔帐的工作室内,弥漫着干冰制造的白烟,类似铡刀落下时的音响效果恻恻有声。惨白的屏幕上,一名高梳着马尾辫的女子脚踏战靴,鸟翼般的披风被风扬起;或身着日本剑士般的百褶裙裤,跳起祭祀般的舞蹈;或用茧型的风衣把自己包裹起来,猛烈甩动着头上华盖般缀满流苏的帽子……这些形象无一例外都是黑白两色,并不时在剪辑师和特效师的妙手组合下幻化成二人、四人剪影以及水墨动画般的万花筒效果。你没有看错,这不是某个黑暗哥特俱乐部的秘密活动,而是2009-2010巴黎时装周的一场另类秋冬女装成衣秀。“用VCR代替走秀和成本问题无关,在天桥上你不可能用鼓风机为服装充气,我的衣服是富于动感和生命的,我觉得它们在对我说:‘把我拍成电影吧,不要穿到秀场上’,于是我就这么做了。”——“导演”Gareth Pugh如是说。

 

 在光明与黑暗间挣扎”

Gareth Pugh于1981年出生在英国东北部城市Sunderland,,他是一个超级时尚怪人,也是个天才。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警察,最早家里想让他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不料这个怪小子爱上了华丽的舞台服装,从14岁开始就为英国国家青年剧院做起了戏服设计。

 

加勒斯·普:有望领衔Dior的英伦鬼魅少年

 

被称作“怪诞恐怖份子”Jean Paul Gautier的接班人,Gareth对这样的称呼并不以为然:“我并未熟悉这个品牌的全部面貌,他(JPG)可以是他,而我不是他”。给自己留一个“尚未定义”的空间是很多设计师追求创造的基本需求,Gareth能够如此要求,和他急剧上涨的人气和诡谲的个性密不可分。摄影师Nick Knight, 设计师Rick Owens,评论家Suzy Menkes都对这个“80后”的晚辈十分器重。Gareth的工作室不安装暖气,只有两个电源插座,却是伦敦东区最热门的派对去处,各种充满活力的鲜嫩脸孔活跃在此地,时时给人以惊喜。美国前总统布什的两个女儿曾经慕名而来,还带着FBI保镖。在他事业刚起步的艰难时期,他的工作室连门都没有,以至于一天早上醒来,他发现自己的T恤衫已经被溜进来的野狗咬成了一堆破布。

 

在圣马丁设计学院做毕业设计时,Gareth以气球强调模特关节和四肢的作品就受到了时尚先锋杂志《Dazed & Confused》的关注,被该杂志的资深时装编辑 Nicola Formichetti 选中,直接用来拍摄了封面照。24岁那年,他受邀参加Kashpoint时装周的处女秀,在没有助理、没有工作室和充足资金的情况下,在一个月时间内就设计出了红白黑三色科幻成衣系列,这个戏谑蜘蛛侠、小丑和塑胶人偶的个人秀立刻引起了英伦时尚圈的注意,也让Gareth 于次年获得了伦敦时装周的入场券。英国版Vogue对他2007年春夏系列的评价是:“难以置信和不容错过的秀,他的才华不容置疑。”

 

从伦敦到巴黎

虽然没人质疑Gareth 的设计天分,但他的另类时装却常常被批做“毫无实际穿着的可能性”。他本人也承认,截止到2007年伦敦春夏时装秀,他所有的设计仅限于T台试验,既不对外出售,也没人敢穿,因而常常要为了生计发愁。幸运的是,不久后Gareth的命运就出现了转机。

 

加勒斯·普:有望领衔Dior的英伦鬼魅少年

 

2008春夏伦敦时装周上,美国版Vogue主编,“时尚女魔头”AnnaWintour在看过Gareth那场以童话《魔笛》为脚本的秀后,大赞他:“大胆无畏。”之后不久,名扬全球的歌坛巨星Kylie Minogue和Beyonce在MTV和颁奖礼上都穿上了Gareth的T台设计,从此大胆的It Girl们才开始敢穿他的衣服。他不仅获得了Topshop的赞助,还在2008年6月获得了巴黎赞助新锐人才的Andam奖的20万欧元奖金。能得到拥有Dior、Chanel、 Louis Vuitton等老字号,又包括Yohji Yamamoto、 Martin Margiela等另类大牌设计师的时尚之都的青睐,是任何设计师都难以拒绝的请帖。因此Gareth意料之中却又意料之外地将自己的“战地”转移到了巴黎。但作为一个被打着“英伦”烙印的设计师,这一“变节”是否会令他丧失原有的定位?他本人对于这次乔迁的原因解释说:“虽然离开熟悉的地方,工作环境和朋友很难过,但作为一个新的开始,接受更多新的挑战是我乐于接受的。新的起点对于我的设计工作很有帮助,这里享有时尚界更重要的资源,尽管我必须花很多时间在筹划资金方面,但我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设计。我的设计不应该仅出现在夜店里,它们应该拥有更好的场合。”

 

事实上,有了Gareth 的巴黎,如同融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让人嗅到了期盼已久的年轻设计师带来的刺激味道。最新的巴黎时装周2009—2010秋冬男装秀上,Gareth为那些挑剔的时尚达人们带来了一场有着高技术含量和强烈视觉效果的成衣秀,体现出超现实主义的基调。而金融危机对以另类服装见长的他也是一个考验。过分怪诞,恐怕和时局不符,改变风格,又是每个设计师最不愿意面对的现实。两者之间怎么找到平衡点,Gareth 给出了答案。

 

在高分贝的惊叫声中走过的闪烁立方体和SWAROVSKI水晶长衫之后,Puth的浓烈口味似乎有所收敛。对于设计的灵感,Gareth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不会参考书目去做一双想要的靴子,也无法想象自己在去譬如印度之类的国家旅游后,受其文化感染而设计出一系列作品。我更喜欢根据一些我熟悉并确信的东西来设计,这样比较诚实。”这也是在Gareth的很多季发布会中,我们都能寻觅到相似的概念的原因。

 

但传闻毕竟是传闻,对于主流时尚,Gareth依然抱有相当谨慎的态度:“我的服装不是给所有人穿的,有很多人想和我合作,推出更大众化的服装,但我并不感兴趣。这确实能让我有更多钱,但我并不渴望奢华的住房,高档轿车,现在我赚的足够负担我所需要的东西。设计是唯一真正的财富。我不想成为Armani, 也不想成为Primark。”

未完待续请看《淑媛》杂志47期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