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耀珊 爱多满,世界就多美好
[编辑] 于丹 [文]
简宁 [图]
CFP
新加坡歌手何耀珊被称为“亚洲华人之光”,这样的称谓源于她的音乐在欧美乐坛取得的成绩。
其实,在正式成为音乐人之前,因为在“人道工作”方面一直以来的贡献,她已经被评为“新加坡杰出青年”和“世界杰出青年”。
今年5月,她推出的最新国语单曲《不凋零的花》,成为了地震灾区的“勇气之歌”,她说这完全是个巧合,但“我想这就是这首歌曲的命运”。
记得这样一句话,“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在何耀珊身上,“爱有多满,世界就有多美好”更恰当。

我爱是因为我先被爱
十几年前,当何耀珊还是中学生时,曾患忧郁症。因为朋友们的不断关爱,她慢慢走出低谷,并开始将这种爱扩散到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在心理辅导专业攻读到硕士学位后,从1996到2001年,她一直担任着专业的心理辅导员。
在到台湾发展成为歌手之前,何耀珊是新加坡一所教会的心理辅导员。
在何耀珊6岁时,曾经有过被邻居叔叔性侵犯的经历,当时年纪小小的她,并不明白那是一种伤害。直到长成少女,她才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进入中学后,她因此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病愈后,她从探望住在老人院的老人和特殊学校的智力障碍儿童开始,认真参与社会工作。“我爱是因为我先被爱。在我学院的生涯中,我就如我许多被辅导的人一样沮丧与困扰。虽然我有很美满的家庭生活、爱我的父母及关爱我的兄弟姊妹,但我仍然陷入忧郁的深渊中有两年之久。那时是我生命中最低潮的时刻,我感到情绪‘疲乏’,并常常有自杀的念头。我从一个开朗、外向的青少年,因为忧郁的关系,变得沉默寡言、了无生气。我的朋友就在那时伸出援手。虽然他们不是辅导或心理医生这方面的专家,(但)他们仍然尽全力要使我痊愈。他们所做的是非常基本的事:不断关心和爱我。他们探望我,并陪伴我慢慢走出我所陷的深渊中。当我一痊愈时,我知道我是何等地被爱,我也有责任且渴望要付出我的爱。”

音乐成就“完整的我”
因为抱着散播爱与盼望的信息给听者,何耀珊的音乐柔美窝心而具有了某种“疗伤”作用,她也因此被称为“心灵天后”。以英文单曲成功闯进欧美乐坛后,她打开了另外的一片天空,赢得了“亚洲华人之光”的美誉。在东、西方音乐的世界里,她开始自在翱翔。
何耀珊还记得她最初接触到音乐,是童年时坐在父亲的腿上,跟他和母亲一起听邓丽君和凤飞飞的老歌。在教会担任心理辅导员的同时,她也是那里的音乐指导,“这让我开始认真地看待唱歌与音乐。一开始我是负责指导一个乐团,包括了乐手、诗班及一群伴唱。但我觉得我需要在音乐和歌唱上接受更多的训练,因此我去上了正式的课程,到澳洲及南非接受歌唱指导。”
有一天,在教会有人听到了她的歌声,决定给她机会唱流行歌曲。“我仔细考虑是否要把握这个机会,是一个朋友的分享震撼了我的想法。他说:‘从事心理辅导工作,你一次只能帮助一个人。但用你的声音和音乐,你就有机会影响、改变上百上千人!’”从此,何耀珊到了台湾,踏上了正式的音乐舞台。
去年,在上海举办的亚洲第一届特殊奥运会上,她被邀和孙楠一起演唱主题曲,并担任特奥会的慈善大使;今年的北京奥运会,她也受邀成为“唱响奥运”的音乐大使。“我感到非常荣幸与光荣!我到中国好几次宣传我的唱片,亲眼看到一个国家的进步可以如此迅速,打开它的大门迎向世界经济与群体。从某方面来看,委派我担任奥运会的音乐大使,代表他们想要拥抱且认同全世界其它的华人族群。特别我并不是中国籍的华人,因此我非常珍惜中国给我的这份殊荣。”
现在,何耀珊正在美国为自己将在2009年年中发行的首张英文专辑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当专辑一发行后,我就会在美国和欧洲展开忙碌的表演行程。因此现在我正全力以赴预备着。舞蹈课程、歌唱训练、体能训练,与怀克里夫·金和其它杰出制作人录音……这些都是我每天的例行生活。”

人道工作永远是我所属的天空
到今年,何耀珊已经整整在“人道工作”上努力了12年。她用“热情”总结自己一直坚持不懈的理由。“我热衷于帮助人,并看到生命的改变。我相信‘一人的大能’,也就是一个人有能力影响他人,并使他人的生命更上一层楼。我希望在我一生中,我可以在所有听见我音乐的听众身上,及透过我在人道工作中所帮助的对象身上,带来正面的改变。”
四川地震发生后,何耀珊第一时间捐出了35万元,并于6月6日在手术之后身体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赶到了绵阳,看望那里的小朋友。除了为他们送去粽子、文具和小礼物,她还同四川省扶贫基金会栋梁工程分会签署了协议,表示自己将协助灾区的学校重建工作。“自从我开始在中国建立学校后,我为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至少要建立100所学校,来帮助不幸的孩童也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为他们前面的世界及未来做准备。因为四川地震的缘故,及灾情所涉及的学校与学生,我目前正与四川省当地的政府携手合作,捐款及协助建校的计划。”
很多人问何耀珊关于选择的问题,那就是如果让她在音乐和人道工作中两者择一她会如何抉择,在任何时候,何耀珊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她的答案是“人道工作”。“人道工作是我最大的热情所在,尽管我忙碌于其它的事业,人道工作永远是我所属的一片天空。”

“康希”、“康羲”来啦!
何耀珊的先生康希是当年跟她任职于同一间教会的牧师,“经过多年以后的婚姻生活及同甘共苦,我亲自学到除了在电视中所看见的浪漫及甜蜜的景像,夫妻还必须决定要共同经营婚姻,不然无法美满!我们核心的家庭价值观为:沟通、沟通、沟通。”2005年,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儿子康羲。
“我们在同一间教会认识,那时我是一个心理辅导员。坦白说,我们有非常不同且‘有趣’的爱情史—我们两个人都非常忙碌、委身服事我们的教会,及寻求我们帮助的受伤人士,我们很少有机会发展我们的爱情。我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也合作得非常密切,有一天,他突然问我一个很突兀的问题!我吓了一跳,因为我们从未真正谈恋爱,当我自己同意时,我也吓了一跳!哈哈……”记得曾经看过耀珊和先生的爱情故事,他当时问她的问题是:“我们结婚好不好?”而她的回答是:“什么时候?”然后,耀珊就同意了嫁给康希。
是的,家庭、人道工作、音乐,还有她一向热衷的时尚(她在新加坡开有自己的时尚店铺、经营流行时装等等),这些何耀珊生命中排在最前面的事情都很圆满。因为她给予了别人满满的爱,而世界也会赠与她满满的爱。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如此,那世界一定会变得无限美好。
未完待续请看《淑媛》杂志34期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