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球天后潘晓婷是怎样炼成的

(2008-01-04 18:04:34)
标签:

体育

女子九球

 

潘晓婷——“天后”正年轻

        9球天后潘晓婷是怎样炼成的

 

[编辑] 葛妍   [文] gloomy   [摄影] 张洪兵   [化妆] 许奕

    在世界台球界有两张中国超级面孔,一个是“台球神童”丁俊晖,另一个就是“九球天后”潘晓婷。虽然顶着“天后”头衔,年仅25岁的潘晓婷却是世界球迷眼中素雅迷人的“Ice Angle”。从1997年首次触球,到 2007年的 WPBA(美国女子台球职业联赛)排名第三,潘晓婷的职业球手之路已经走了10 年。在国际球坛历经洗练之后,她终于在2007年4月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首个含金量最高的冠军——世锦赛冠军,成为耀眼夺目的新星。

  从外表看,25岁的潘晓婷,比跟她同龄的女子都要来得独立和果断。虽然采访时自己开车带着妈妈和助手前来,却并不需要她们操心照料。至于拍摄时的服装和妆容,她也有一套自己的心得:她很知道哪个角度的自己最好看,所以面对镜头,立时三刻就能笑得灿烂,并且为了最佳效果,不厌其烦地对着吹风机转身跳跃。拍摄的时候她坚持己见,绝不敷衍;不过,当转身跟妈妈商量晚饭在哪儿解决的时候,她又立刻笑靥如花,变得活泼俏皮。一时间我竟有些恍惚,这就是那个打了10年桌球,一口气拿下两个世界冠军,在上海的繁华地段拥有四家球馆和众多球迷的“九球天后”么?

中国第一个世锦赛冠军
     台球的世界就是男子的斯诺克和女子九球。斯诺克是靠实力说话的项目,讲求精确;九球玩的是创意,比赛悬念很强,比赛的结果以打进九号球为赢,又称“花式撞球”。美国女子台球职业联赛WPBA 是世界女子九球最高水平的比赛。潘晓婷在第二站夺冠后,台球界的权威杂志《INSIDE POOL》给出了这样评价:“最遥远的旅行者,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潘晓婷对自己的台球事业有两个规划:一是拿到世锦赛冠军;第二就是成为世界第一。潘晓婷的世锦赛之路却走得比任何人都艰难。虽然在奔向大洋彼岸之前,潘晓婷已经连续8年在国内保持“中国九球第一人”的身价,但是由于台球是非奥运项目,在国内没有职业联赛这样的竞赛平台。尽管2006年潘晓婷已排名世界第三,但因为她是首次参加WPBA,只能从资格赛起步。为了取得WPBA 认可的排名,她不得不从资格赛一场一场打,“我连续打了三场资格赛,每一场资格赛都必须打冠军,有了这个WPBA的资格你才可以继续打。”
     当时晓婷每参加一站比赛都要两次往返于中国和美国之间,如果她不能进入8强,高昂的比赛费用晓婷一家几乎无法承担。2006年她的奖金总收入还不到23000美元,好在有运动员基金会的帮助,才让她度过了最为艰苦的第一年。与晓婷初到美国的经济窘境完全不同的是她一直居高不下的人气:据WPBA官方网站统计,截至2006年12月,潘晓婷亮相WPBA赛场的第一年,与WPBA链接的权威搜索引擎如Google,Yahoo等关于“ Xiaoting Pan”(潘晓婷的英文名字)关键字的搜索排名为第34位。到2007年4月,这一排名已经上升到第2位,排在“黑寡妇”珍妮特·李之前,仅次于排名第一位的关键词“WPBA”。
  2006年,潘晓婷初次亮相WPBA即震惊四座:从名不见经传的外围资格赛选手稳步打进正式赛,还轻松打败了素有“The Duchess of Doom”之称的WPBA女皇艾丽逊·费雪。现任WPBA巡回赛的推广经理杰维特更是对她“情有独钟”:“她的球技渐长,发挥也越来越稳定,这要归功于她的天赋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赛时她总是表现得很冷静、自信,看起来非常优雅,看她比赛实在是一种享受!”
  也许汗水与努力已经让潘晓婷看到了成功的必然, 2007年4月8日,当她终于在宝岛台湾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心愿,成为了世锦赛冠军的时候,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比赛刚结束,跟往常一样,我给妈妈发了条短信,只是‘冠军’后加了一个笑脸”。多年来,为了节省外出比赛的开销,晓婷已经养成比赛一结束就收拾行李往家赶的习惯,但这一次,她直到第二天凌晨才抽出时间给父母打电话。当她取道香港,辗转返沪的时候,兴奋的父母则在家里筹划回来要请她去吃她最爱的洞庭春。
  那些在泪水中泡大的日子……(后面更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