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我的爱情不是童话
玩世不恭的后半生
与汤森恋情的失败给玛格丽特的一生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选择琼斯作为终生伴侣,与其说是爱情,不如更像是对命运的嘲弄。那一时期,琼斯给玛格丽特拍摄的照片中,她的嘴角经常浮现着一丝轻蔑的浅笑。尽管父母出身还算高贵的琼斯让英国皇室还比较满意,但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这段婚姻的不匹配。当得知琼斯的婚讯时,他的老友,出版商约斯林·施蒂文斯特意从美国拍来电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被运的差事了(当玛格丽特的丈夫)。”而英国小说家金斯里·阿密司则公然讽刺说:“这年头,一个靠做无聊事和蠢事出名的公主,与一个穿紧身牛仔裤装艺术的小混混真是天生一对。”
由于有对艺术的共同爱好和桀骜不驯的相似性格,婚后头两年玛格丽特夫妇感情还不错,生下了一双儿女。然而琼斯身上放荡不羁气质始终与皇室格格不入。就连玛格丽特公主的仆人都不承认这个男主人,他们瞧不上他的名字、瞧不上他的职业,甚至觉得他压根不会使唤仆人,因为他从未曾有过仆人。他们经常讽刺琼斯“洗劫食品储藏室”,“糟蹋汽车”,就好像他是从贫民窟出来的寄生人,而不是一家之主。玛格丽特的贴身侍从甚至在给公主夫妇送早餐时只上一份,完全不把“驸马”放在眼里。而喜爱垂钓的琼斯也和玛格丽特那些爱好打猎的王公贵族无法和平相处,还经常与他们发生争执,让公主下不来台。最后,琼斯索性把那些邀请函一推了事。
二年这样的生活之后,琼斯(后被封为斯诺顿伯爵)发现,自己无法扮演一个循规蹈矩的角色,开始为泰晤士报做全职摄影师,玛格丽特和他的关系也开始发生微妙变化。琼斯经常有外拍任务,自然避免不了一些真真假假艳遇的发生。玛格丽特也不甘寂寞。30多岁的她是那个时代的戴安娜王妃,而且比戴安娜更性感,一颦一笑都引领着英国年轻女郎风尚。很快,玛格丽特的身边也有了不少情人,甚至还包括斯诺顿的老友,玛格丽特女儿的教父:安东尼·巴顿。后来,玛格丽特很快流泪向巴顿妻子认错,说自己一时昏了头。
真正给玛格丽特婚姻带来致命打击的是在1973年。一个老朋友介绍玛格丽特认识了罗迪·鲁埃林。罗迪长得很像少年版的斯诺顿,比玛格丽特小17岁。玛格丽特和他的关系迅速发展,甚至超过了友谊。那时,她已经和丈夫分居,带着罗迪来到自己的属地,加勒比海的马斯提克岛,在那里度过一段相当疯狂的岁月。她和情人们聚在一起豪饮狂欢、甚至吸大麻,最多时一天要抽60支烟。她的情人先后有英国前首相道格拉斯·霍姆的侄子罗宾、电影演员彼得·塞勒斯、歌手达斯蒂·斯普林菲尔德、甚至包括黑社会成员约翰·宾顿。
1978年,当英国第一支狗仔队靠着拍到身着比基尼的玛格丽特与罗迪在马斯提克的的照片发家时,斯诺顿忍无可忍,让玛格丽特成为了英国王室历史上第一个离婚的人。但罗迪也渐渐对玛格丽特感到乏味。他更多时候扮演着端茶送水的角色,尽管衣冠楚楚不招人厌烦,但经常傻笑,一点都不聪明。罗迪开始不甘于守在玛格丽特身边。一次他再去往伊斯坦布尔的飞机上,对陌生人坦陈,自己和已婚女人有了恋爱关系,但性是一个问题。整整三个星期,罗迪从玛格丽特身边蒸发,她只有靠过量服药抑制心中的狂躁。当罗迪告诉她,自己要和一个名叫塔尼亚的女孩结婚时,玛格丽特愣住了。此后,她的身份由罗迪的情人变成了塔尼亚太太家中的座上宾。
从八十年代开始,年轻时一贯挥霍无度埋下的恶果开始接二连三在玛格丽特身上发作。她先是切除了因吸烟坏死的部分肺部,还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1997年到2002年去世前,玛格丽特多次中风,年轻时的风采已荡然无存,甚至比皇太后看上去还要衰弱。玛格丽特不再抛头露面,把心思全放在培养儿女身上,她的孩子是英国王室中走出少有的优秀艺术家,给她凄凉的晚年带来不小慰籍。
当鹤发童颜的伊丽莎白迎来了举国欢庆的80岁寿辰,玛格丽特已经躺在温莎堡圣乔治教堂的墓室里。英国年轻人很少关注她,老一代依稀记得她年轻时的风采,但更多的人会庆幸女王不是这个任性前卫、充满矛盾的问题公主。这时,一个叫布朗的南非人到英国来寻亲,他自称养母是玛格丽特前任服装师哈迪·阿米斯手下的模特,养父是驻肯尼亚的英军,自己是玛格丽特和汤森的亲骨肉。玛格丽特在1954年拍的照片中,穿的衣服越来越宽松,腰围也不断增大。就在自己出生前后,她对外宣称抱病在床,但仅仅传出几声干咳而已。尽管法官驳回了布朗要求查阅玛格丽特遗嘱的请求,但还是有不少人希望遗嘱能够一见天日。因为,它很可能是这位薄命公主刻骨铭心爱情最后的见证。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淑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