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媛》杂志,第二期刚刚上摊,第三期又开始发印厂了。
双周刊真忙活人啊,苏小妹像一张年画在办公室内外飘来飘去,似乎要立志成为永不消失的地平线。她说,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香格里拉。
于是,我一页一页翻检藏在第三期文字背后的面孔,静静的检索她们心中的香格里拉。原来,除了追逐爱,失去爱,竟然无他。
少言寡语的高圆圆,自从《艳遇》上映,偷拍门之后,更加沉静了。这一次,淑媛的陈小艺小朋友独家采访到她,做为中国新淑媛的代表。问答之间清晰简洁,不见张扬不见告解,里刚外柔。
问她,你第一次演话剧,第一次演艳遇,第一次扮演第三者。你怎么看待第三者?
回答,我知道你想问什么。
问她,你做事情的原则是什么?
回答,我问心无愧。
问她,有人说你是一辈子的天真。
回答,天真不是有勇无谋。
导演张扬点评说,高圆圆第一次拍广告片的时候才是高中生,拍完之后问她,考大学考什么艺术学院。高圆圆说,不想考艺术学院,还是想考正常的文科大学。于是,这个眼睛大大的小姑娘考上了文秘专业。了解她的人都说,圆圆骨子里就没有虚荣和轻浮。张杨解读,现在,毕业后的圆圆也在演艺圈这么多年了,她的眼睛依然清澈,难得保留天真。
高圆圆是天秤座。这是我最喜欢的星座之一:女人的平衡之道,天然的沉静之美。对待喧嚣尘世的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静静旁观。随时可以做为局外人看局内事,高圆圆真的很了得。不过,对于演艺圈的爱情,我是真的不看好,缘木求鱼,不在于你认不认真,真不真心,实在是越迷恋越绝望。
看到陈锐写的苏芮,感触也是一样的。55岁了,再度出山。为了孩子。16岁登台,39年不急不徐,32张金唱片,20多首经典流行,25个大奖。代价是两次婚姻,尤其是第二次,1999年也结束,迄今已经18年独自抚养儿子。
丈夫是不辞而别,原因没有别的,只是不愿意做“苏芮的丈夫”,想要有一个自己的名字。55岁了,依然是黑色,不过更加淡然,和前夫成为了好友,并且,“我不说我找不找男朋友”。一切皆有可能。
还有那个Blow,英国的时尚女王,当过店员,做过打杂,童年亲眼看到亲弟弟溺水而死,“母亲冷静又理智,居然上楼重新涂了唇膏。”有一天,母亲终于离家,离开丈夫和孩子,居然和每一个孩子都握手,然后戴着粉色的帽子飘然而去。于是,Blow疯狂的迷恋上了唇膏和帽子,“我不和不涂唇膏的女人说话。这样的女人,男人怎么会喜欢呢?”
就是这样一个阴影中长大的小姑娘,最后从纽约学成,回到伦敦做起了杂志时尚总监的助理,然后一步一步,成为影响英国时尚走向的重头人物。时尚编辑决定时尚走向--中国的哪本杂志的哪个主编可以达到这个高度呢?也许,不在于是否有孤独凄惨的童年,在于有没有惊人的审美和创造,还有,一针见血的影响力。
就是这样的一个时尚女王,也是不幸的。婚姻连续失败。在刚刚的四月份,吞食含有剧毒的除草剂自杀--和她父亲的离去选择了一样的方式。
还有那个勾勒北京娃娃的女画家,儿子先天性心脏病,和丈夫变卖了所有的画作,筹集了100多万元钱,到美国做开胸手术。结局不是童话,儿子还是到了自己的天堂。于是,她默默的画她的北京娃娃。唐小鹿的结尾写的很好:
所有的北京娃娃都越来越像她的儿子了。所有的北京娃娃都闭着眼睛,假装看不见情缘浓淡,假装看不见岁月之痕。
好了,还是回到淑媛的女人地理吧。这一期做的是,美国战时海报女郎。
丰满的乳房,细腰,长腿,尽可能衣不蔽体,伴随原子弹落到广岛,在美国二战士兵每一挺机关枪和大炮上,春情弥漫每一个战场。“尽快结束战争吧,她们在家里等你。”
对于战争中的性欲,日本是禽兽,中国是回避,只有美国是美好的欲望。原来,赤裸裸的欲望也可以这样温暖。“你的口袋里是揣着枪,还是情不自禁喜欢我?”撩拨也可以如此灵动。
还记得那句话吗:
“女孩儿的吻是必须反复练习的。”面对这样的海报女郎,盟军的士气想低落都难,法西斯怎么能不早早灭亡呢?
当然,万恶的法西斯也有女性的传奇,那个恢宏的《意志的胜利》,当年是张式国推荐我看的,被立马震掉。这个让希特勒纵容,戈培尔嫉妒的女人,著名的作品还有《奥林匹亚》,是柏林奥运会的。她活到了101岁,战后做为亲纳粹分子郁郁寡欢。她说,“人活到100岁又有什么意思呢?”
是的,这样的女人只应该活到1942年,活到她穿着比基尼滑雪的那一瞬间。
昨天看到康泰纳士的总经理刘炳森的专访,谈到VOGUE,说这个杂志不是做杂志人的梦想,大意是,因为除了穿衣戴帽,你看不出她倡导什么。反而是刚刚出世的《悦己》这样的综合女性杂志,是有理想的,是值得他不停的追求的。
旗下两刊,刘先生也是各有偏爱。大多数人只看到了VOGUE的钱,看不到他的理念架构。实际上,不客气的说,《悦己》除了上市推广的口号和广告力度外,其他做的真的很糟糕,尤其是内容。不过,刘炳森说的话倒是深得我心。他的目标如此明确,道路上的局部徘徊失误,倒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方向真的是大于效率。时尚生活女刊,今年因为《淑媛》和《悦己》,变得更有味道了。
那么,现在,就看《淑媛》和《悦己》,谁能离我们想要的好杂志更近一些吧。我看淑媛的小朋友们更有信心,因为我们有一个更了解中国的团队。
有人说,《淑媛》杂志是一本女版三联,有点不像时尚女刊。我告诉苏小妹,不要把这句话当成批评而犹豫不决--为什么要像时尚女刊呢?做一本女性的,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生活周刊,何尝不是对我们的激励呢?
知性,富足,摩登。是《淑媛》永远的机会。像Blow那样影响女性,不像她那样告别人士。这是《淑媛》团队每一天的功课。
前一篇:你一般用什么来感知季节
后一篇:《淑媛》第二期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