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整形“穷折腾”

(2009-08-22 10:58:58)
标签:

汉字

整形

折腾

杂谈

分类: 娱乐天地

汉字整形“穷折腾”?

     8月12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拟对44个汉字进行“整形”,调整其写法,其中包括很多常用汉字,这引起了人们的较大争议。汉字整形“穷折腾”                     (整形后的44个汉字)     

     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了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

       我认为,用得好好的字何必改头换面?常用字要不要改、怎么改,恐怕不能光考虑专家们所说的汉字字理问题,更重要的要看应用是否方便。汉字是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只要人们普遍愿意使用并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无须修改;反之,那些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或者书写不方便的汉字就需要修改。综观此次整形44个汉字,绝大部分都具有通行度高、易于识别的特点,何必改头换面呢?在50多年简体汉字的使用过程中,无论是新词的添加还是异体字的规范,每一次调整和改进都是建立在符合人们普遍的文字审美和使用习惯上。

    《通用规范汉字表》尚在征求意见阶段,44个汉字要不要整形,应值得有关方面仔细斟酌而定。

    下面听听专家和网友们的意见吧:

    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邹寿元表示,“我觉得这些汉字的重新规范大可不必,真的有些‘折腾’!”邹寿元说,此次“整形”的44个汉字中,绝大部分通行度很高,写了几十年的字突然要改个写法,会令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也认为这些字的写法已经为社会习惯使用,这种“无关大碍”的变动实在没有必要。

有中学老师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文字重新规范,《新华字典》的变动首当其冲,以一本字典十多元钱为例,按《新华字典》出版50年间4亿册的总发行量算,花费成本高达数十亿。

    有教学专家提出,根据高考作文“错一字扣一分”的评判标准,如果这一改革真的实施起来,考生可能最先受到影响。

如果真的那样改,“小”是不是该改成“竖撇捺”呢?一些改一些不改,我们都不会写字了。

——兰花草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可不断补充、完善,但对成形的、广泛使用的文字轻易改动,不可取。

——踏叶逐风

现在是信息时代,要修改,涉及的面太广,会引起文字混乱。 ——禾水尹

 网上调查——“你是否支持教育部拟调整44个汉字写法”,结果九成以上的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是“穷折腾”

汉字整形“穷折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老虎发威了
后一篇:谈寂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