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民间十大金曲赏析(转) |
http://www.yygz.net/10djq/305085_49325.jpg
http://www.yygz.net/10djq/20050518190003.jpg
http://www.yygz.net/10djq/047bu.jpg
就被韩王下令杀害了。当时聂政还未降生,当他长大成人后,就问母亲:“父亲在哪里?”母亲就告诉了他父亲的遭遇。聂政自此立下为父报
仇、刺死韩王的誓愿。首次行刺不成,聂政逃到泰山,向一个仙人学琴,历时十年。因怕被人认出,他“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并击落满
口牙齿。重归韩国的聂政,已练成绝艺,弹起琴来,观者成行,马牛止听。消息传到爱好听琴的韩王耳中,他马上召聂政进宫弹琴。聂政将刀
藏入琴中,当韩王聚精会神听琴时,拔出刀来,刺死韩王。按当时的规定,杀君之罪,当诛九族。聂政恐祸及母亲,就拿刀自毁其面,断其形
体,所以无人知道刺客是谁。后统治者将聂政暴尸于街市,重金悬赏。一天,有位妇人抱着聂政的尸体哭道:“他就是聂政啊!为父报仇,知
道要牵累母亲,所以才自毁其容。我怎能为保一区区女子之身,而不宣扬我儿子的英名呢?”哭着哭着,因冤结陷塞绝脉而死。这是一曲歌颂
古代义士的悲歌,是浩如烟海的古代琴曲中最富有斗争性的一首。
《广陵散》最早不只是古琴曲,还是被琵琶、笙、笳等乐器演奏的“但曲”。《乐府诗集》将其列为相和歌楚调曲目中,并引有张永《录》的
有关记载:“又有但曲七曲:《广陵散》、《黄老弹飞引》、《大胡笳鸣》、《小胡笳鸣》、《
鸡游弦》、《流楚》、《窈窕》,并琴、筝、
笙、筑之曲。”但所有别的乐器演奏的《广陵散》曲谱都已失传,惟有琴曲保存至今。它的曲调经隋唐李良辅、吕渭等人的加工,逐渐发展成
一部规模宏大的作品。
段、后序八段。每段皆冠以小标题,如“取韩”、“呼幽”“冲冠”、“投剑”、“长虹”等,从这些标题判断,《广陵散》的表现内容和聂
政刺韩王的故事情节相符。六部分中正声是全曲的主体部分,主题音调充分展现,音乐由低沉忧郁发展到豪迈激昂,采用了拨剌、撮音、泛音
等演奏手法,描写聂政由怨恨到愤慨的思想变化过程。开指、小序、大序诸部分是正声的酝酿准备阶段,在音乐上出现了两个主题音调的雏形
,旋律哀婉低叹,表现了对聂政悲惨遭遇的同情。乱声、后序是正声的发展延续,音乐进一步展开,拨剌等各种手法的运用造成了热烈辉煌的
效果,表现对聂政不屈精神的歌颂。
(感),即如幽冥鬼神之声。邕邕容容,言语清泠。及其怫郁慷慨,又亦隐隐轰轰,风雨亭亭,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七贤之一,因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被下令杀害。嵇康以善弹《广陵散》著称,传说他弹此曲是由仙人所授:在一次出游中,嵇康夜宿华阳
亭,当他弹琴时,忽然有自称古人的来客求见。两人共谈音律,非常投机,后来仙人索琴弹奏一曲,将其授于嵇康。这首乐曲声调绝伦,它就
是《广陵散》。嵇康酷爱《广陵散》,不但从不教人,而且临刑之时,从容不迫,慨然弹奏此曲,把自己的满腹怨恨和对政权统治黑暗的不满
在演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遂成千古佳话。《晋书"嵇康传》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曰影,索琴弹之曰:
‘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当代琴家李祥霆也在《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研究附录》中称《听颖师弹琴》所描写的音乐“情绪大起大落,忽婉转,忽雄奇。其变
态之强烈,令听者感到内心冰炭交加,升天坠地。其为音乐艺术,信可如此,而今曰之琴曲,唯《广陵散》可当之。”下面我们就欣赏韩愈的
这首名作:
昵昵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
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又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
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
起坐在一傍。
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
无以冰炭置我肠!
为大逆不道而予以谩骂、禁止,唐孙希裕认为《广陵散》有伤国体,将乐谱烧掉。宋朱熹说《广陵散》愤怒燥急,“声最不平和,有臣凌君之
意”。但这些都无损于《广陵散》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也阻止不了它的广泛流传。至今,这首能令听者达到“冰炭交加、升天坠地”之境
界的琴曲仍是古琴的传统重要曲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