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标签: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先农坛vip参观团博物馆通票老宗原创旅游 |
分类: 参观博物馆 |

北京古建筑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先农坛内,先农坛位于城市南中轴线西侧,与天坛隔街相望。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和举行耕田耩地典礼的地方,始建于明永乐年(1420),是目前北京皇家祭祀体系中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一处。北京古建筑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史的专题性博物馆,1991年9月25日开放。《中国古代建筑展》和《北京先农坛历史文化展》是本馆的基本陈设。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开展文化交流的基地。

中国古代建筑文明,肇始于新石器时期,至夏商周初具规模,秦汉时期达成第一个发展高潮。其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酝酿,隋唐时期出现了建筑史上的第二个发展高潮。经过宋、辽、金时期中国古代建筑的进一步规范化、数模化与发展成熟,元、明时期达到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第三个发展高潮。清代是这一发展高潮的持续与向近代建筑的过渡时期,晚清,伴随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灿烂的中国古代建筑也发展到了极点而逐步转化,派生出新的建筑类型、技术手段与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这条变迁之路,数千年来生生不息,兼容并包而又一脉相承,独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影响深远。

(博物馆通票vip参观团团长)













汉代陶楼
汉(前206—220年)
此为墓葬出土明器。这表明木构架建筑的渐趋成熟和多层木楼阁技术的发展,使夯土修筑的高台建筑渐趋衰落,并成为南北朝木塔建筑的发端。

陶庭院(复制品)
西汉(前206—8年)
河南周口文物商店提供。

空心砖墓门柱
汉(前206—220年)
砖石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使地下砖石墓室得以大量出现。
汉(206—220年)


高颐阙(模型,1:3)
东汉(25—220年)
四川雅安东汉益州太守高颐阙是汉代石刻仿木构建的代表。

佛宫寺释迦塔(模型,1:20)
辽(947—1125)
山西朔州应县
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塔高67.31米。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实为九层,是辽代楼阁式木塔建筑的实例,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塔。


故宫角楼(模型,1:20)
明(1368—1644年)
北京

“样式雷”烫样---宝城宝顶(复制品)
清(1644——1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