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听过一则好故事,是伯樵说的。
他说,日本的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对中国很有感情的,以前还想去河南的杜甫墓去拜一拜,自己做了件他认为唐朝人该穿的衣服去了。结果当时天朝不让外国人进省会城市以下的地区,去的话必须要介绍信,所以他都到了开封了,还是去不了。
我总觉得这事情透着一种让人熟悉的味道,好像保证了这样奇怪的人会是一个让人喜欢的朋友。后来一个晃神间想起来张岱的话,才算是恍然大悟。
他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说起来“爱好”这事儿好像人人都有点,并且“爱好广泛”的人还很多。但是我觉得“癖”应该是吉川这样投入全部精力去热爱,不带功利不求回报,甚至有点疯疯癫癫的样子。就好像是,你路遇一美女一见倾心,追求得锲而不舍是爱,可是如果你爱上的是个早已经死掉几千年的女人,明知她不会爬起来回应你的追求却还是在屋子里贴满她的画像收集有关她的书刊,走过所有传说中她去过的地方,为她一生不娶,大概就是癖了。所以这样看起来,其实许多我们的爱好都算不得是什么“癖”,顶多是一时痴迷,再仔细想想,其实真正能够让我们投入巨大的热情有如为了古代美女而终身不娶的事情,也不多啊。
所以,我看比尔波特也是有点“癖”的人。他去齐国临淄城的遗址,为了看看传说里其实也没什么影子的孔子听见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方,他去石门山,为了看一个破亭子,传说中杜甫曾经在那里遇见了李白,他去韩城一个不知名的小山脊,因为据说司马迁葬在那儿,后来他又不怕死的跑去了在几千米高的海拔上跌跌撞撞不怕死的找到了黄河的源头,因为想看看这条养育了这些奇葩的河流的起点。其实破亭子破土堆真没什么好看的,但是因为曾经的曾经,一个时代两位最伟大的诗人在这里有过光焰万丈的相会,留下过“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的句子,有人因为不屈服权威写下过对所有前代和同时代人最终判决的传记,所以所有的黄土都能寄深情。作为一个也做过这些事情的疯子,我知道,他想去看看他们留下的一些东西,至少是他希望他们留下过的一些东西,一些让人喜欢却又稀缺的品质,才华或者心灵的境界。
小时候看阮籍那个“青眼有加”的故事,觉得这个人真是傲慢,不喜欢的人就翻白眼,碰见喜欢的人才用眼珠子看看。后来我想想又觉得,也许是因为,能够让他用眼珠子看一看的人实在是少,可他偏偏就想多用用眼珠子,于是一气之下就显得脾气不好,所以,他其实也蛮可怜的。像是这样奇怪的人,有些如阮籍一样对人十分苛刻,我倒是觉得他们的心里是很温暖的,因为相信人作为“人”的无限可能,相信人作为“人”可以创造出来的让人认同的,值得被记得的价值,因为对人有着除了混日子之外更多的期待,所以总是一副十指如棰的样子恨不得拍死混吃等死蝇营狗苟的人。好在他足够幸运,竹林七贤除掉他,让他用眼珠子看看的人有六个,按照人生得一知己的标准,他其实已经够幸运。而别的人,运气未必有那么好,谁也不能保证你喜欢的那些品质就像是落在视线内的流星一样恰巧存在于你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如果不能恰巧遇见,只好在很久之后,如同吉川一样,穿着奇怪的衣服远行千里去瞻仰一堆黄土。
所以,比尔波特哪里是沿着黄河古道走一趟呢,他在纵容自己对于古中国那些让人无限沉迷的人类曾经达到的心灵境界的癖好。所以,还是欧阳修老爷子说得好,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他说,日本的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对中国很有感情的,以前还想去河南的杜甫墓去拜一拜,自己做了件他认为唐朝人该穿的衣服去了。结果当时天朝不让外国人进省会城市以下的地区,去的话必须要介绍信,所以他都到了开封了,还是去不了。
我总觉得这事情透着一种让人熟悉的味道,好像保证了这样奇怪的人会是一个让人喜欢的朋友。后来一个晃神间想起来张岱的话,才算是恍然大悟。
他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说起来“爱好”这事儿好像人人都有点,并且“爱好广泛”的人还很多。但是我觉得“癖”应该是吉川这样投入全部精力去热爱,不带功利不求回报,甚至有点疯疯癫癫的样子。就好像是,你路遇一美女一见倾心,追求得锲而不舍是爱,可是如果你爱上的是个早已经死掉几千年的女人,明知她不会爬起来回应你的追求却还是在屋子里贴满她的画像收集有关她的书刊,走过所有传说中她去过的地方,为她一生不娶,大概就是癖了。所以这样看起来,其实许多我们的爱好都算不得是什么“癖”,顶多是一时痴迷,再仔细想想,其实真正能够让我们投入巨大的热情有如为了古代美女而终身不娶的事情,也不多啊。
所以,我看比尔波特也是有点“癖”的人。他去齐国临淄城的遗址,为了看看传说里其实也没什么影子的孔子听见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方,他去石门山,为了看一个破亭子,传说中杜甫曾经在那里遇见了李白,他去韩城一个不知名的小山脊,因为据说司马迁葬在那儿,后来他又不怕死的跑去了在几千米高的海拔上跌跌撞撞不怕死的找到了黄河的源头,因为想看看这条养育了这些奇葩的河流的起点。其实破亭子破土堆真没什么好看的,但是因为曾经的曾经,一个时代两位最伟大的诗人在这里有过光焰万丈的相会,留下过“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的句子,有人因为不屈服权威写下过对所有前代和同时代人最终判决的传记,所以所有的黄土都能寄深情。
小时候看阮籍那个“青眼有加”的故事,觉得这个人真是傲慢,不喜欢的人就翻白眼,碰见喜欢的人才用眼珠子看看。后来我想想又觉得,也许是因为,能够让他用眼珠子看一看的人实在是少,可他偏偏就想多用用眼珠子,于是一气之下就显得脾气不好,所以,他其实也蛮可怜的。像是这样奇怪的人,有些如阮籍一样对人十分苛刻,我倒是觉得他们的心里是很温暖的,因为相信人作为“人”的无限可能,相信人作为“人”可以创造出来的让人认同的,值得被记得的价值,因为对人有着除了混日子之外更多的期待,所以总是一副十指如棰的样子恨不得拍死混吃等死蝇营狗苟的人。好在他足够幸运,竹林七贤除掉他,让他用眼珠子看看的人有六个,按照人生得一知己的标准,他其实已经够幸运。而别的人,运气未必有那么好,谁也不能保证你喜欢的那些品质就像是落在视线内的流星一样恰巧存在于你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如果不能恰巧遇见,只好在很久之后,如同吉川一样,穿着奇怪的衣服远行千里去瞻仰一堆黄土。
所以,比尔波特哪里是沿着黄河古道走一趟呢,他在纵容自己对于古中国那些让人无限沉迷的人类曾经达到的心灵境界的癖好。所以,还是欧阳修老爷子说得好,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