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梦想》序:如果冬夜,一个旅人

标签:
颠倒梦想杂谈 |
分类: 颠倒梦想 |
让我们来谈谈书画:中国古代那些被当做经典和范本收藏,欣赏的书法和绘画。
这是些很高深的东西:在博物馆里,看不懂如同符咒一样头尾相连辨认不出的字;不明白一座山一面水一条破船为什么就比自己幼儿园时候的涂鸦要更受推崇;专业著作里披麻皴、雨点皴、大斧劈皴⋯⋯各种拗口的专业术语看得人头皮发麻;殿堂里,老师说李成郭熙怎么改良了北派山水,李唐又给南宋画院增加了怎样的气息,李唐的学生萧照又把界画推向了如何的境地⋯⋯弄不懂的师派传承,太复杂。
这王国充满了“闲人免进”的禁欲气息,让人肃然起敬,但也敬谢不敏。
但是,书画是什么呢,在它们成为家法,流派而变得高深威严之前。
http://s12/middle/4c622f22gca200044af4b&690
书是性格,所以不能言尽的感触可以在用笔的轻重缓急之间有微妙的传达,所以裴旻拔剑起 舞,张旭以剑气做引,笔锋落拓潇洒;所以元丰五年初春那个又湿又冷的寒食节,苏轼的下笔也带了困顿的寒意。画呢,在没有写真不能照相,一辈子也没有机会看一眼桃花源,一趟远行也许意味永远分别的时候,是梦想:不能够注目的辋川炊烟,不能够经历的富春山居,不能够徜徉的潇湘水云⋯⋯在记忆里,讲述里,想象里画下来,藏起来,在精神的到达和肉体不能够到达的空间里。
每个人都会有梦想的:在这以后的某一天会有怎样的际遇,成为怎样的人,那时候周围的情景。但是每个人也都会忘记梦想:有时候是被下一个梦想挤走的,有时候是因为拙劣的构架在时间里摇摇欲坠,有时候,是因为秩序和规则的约束,成为了无从坦白的心思,慢慢地,有意无意的,被遗忘在还允许天真热情的时代。总是会怀念的吧,总是会可惜的吧,想要倾诉的时候不知道从何说起,彻底的遗忘又那么不甘心。还是那个有书画的时代好吧,笔下的一点一画都被呼吸牵动着,是心里最深的声音,最自由坦然的剖白,却又事实的沉默,面对猜测和解读,不需要辩解,不需要证实,所以不受到伤害。就让它以一个梦最具体又完整的形状停留在那里,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这是我们要来再细细看一看它们的原因,在他们成为家法,格式之前,是这样一种心情的表达。那些沉睡了千百年的梦境,说的是过去的事情,可是这个世界上,自从有了人就再也没有新鲜的事情:你年轻的时候不爱好好读书就想玩摇滚,写小说,去流浪;你工作以后不想讨好上司又不得不拍马屁说好话,干了两天就想卷铺盖走人;你年纪不小了还想嫁个高帅富,既温柔又有趣还要不离不弃⋯⋯过去的喜怒哀乐和现在的喜怒哀乐并不像他们中间间隔的时间那样不可逾越,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惊讶的发现,它们竟然是想通的,你的心思,其实曾经是宋徽宗的坚持,王维的苦恼,管道昇的奢望⋯⋯所以啊,他们做过的梦也许曾经也出现在我们的梦里。
这不是史书,不是笔记,不是别人费尽心机的揣测,这是他们自己的保留,语焉不详但也纤毫毕现。他们早已经远去消失的世界,交错在我们生活的时空之上,能够进入的是每个不同又相同的人生故事里,心境相遇的那个瞬间。在这个感同身受的瞬间,它打开门,我们看到他们的故事。
当我们看见这些千百年前梦想的时候,当我们看见它们被遗忘的因由,无从坦白的曲折的时候,会给困境里的自己一点走下去的理由。好像是冬夜里的一个旅人,踽踽独行在漫天风雪之中,不知道前路,也没有退路。这时候遇见茫茫天地间的另一个旅人,这样云淡风轻地在避风的拐角讲讲他曾经走过的路,经历的故事,再怎样的艰难险阻也因为这样的讲述而多了温情和勇气。
这是些很高深的东西:在博物馆里,看不懂如同符咒一样头尾相连辨认不出的字;不明白一座山一面水一条破船为什么就比自己幼儿园时候的涂鸦要更受推崇;专业著作里披麻皴、雨点皴、大斧劈皴⋯⋯各种拗口的专业术语看得人头皮发麻;殿堂里,老师说李成郭熙怎么改良了北派山水,李唐又给南宋画院增加了怎样的气息,李唐的学生萧照又把界画推向了如何的境地⋯⋯弄不懂的师派传承,太复杂。
这王国充满了“闲人免进”的禁欲气息,让人肃然起敬,但也敬谢不敏。
但是,书画是什么呢,在它们成为家法,流派而变得高深威严之前。
http://s12/middle/4c622f22gca200044af4b&690
书是性格,所以不能言尽的感触可以在用笔的轻重缓急之间有微妙的传达,所以裴旻拔剑起 舞,张旭以剑气做引,笔锋落拓潇洒;所以元丰五年初春那个又湿又冷的寒食节,苏轼的下笔也带了困顿的寒意。画呢,在没有写真不能照相,一辈子也没有机会看一眼桃花源,一趟远行也许意味永远分别的时候,是梦想:不能够注目的辋川炊烟,不能够经历的富春山居,不能够徜徉的潇湘水云⋯⋯在记忆里,讲述里,想象里画下来,藏起来,在精神的到达和肉体不能够到达的空间里。
每个人都会有梦想的:在这以后的某一天会有怎样的际遇,成为怎样的人,那时候周围的情景。但是每个人也都会忘记梦想:有时候是被下一个梦想挤走的,有时候是因为拙劣的构架在时间里摇摇欲坠,有时候,是因为秩序和规则的约束,成为了无从坦白的心思,慢慢地,有意无意的,被遗忘在还允许天真热情的时代。总是会怀念的吧,总是会可惜的吧,想要倾诉的时候不知道从何说起,彻底的遗忘又那么不甘心。还是那个有书画的时代好吧,笔下的一点一画都被呼吸牵动着,是心里最深的声音,最自由坦然的剖白,却又事实的沉默,面对猜测和解读,不需要辩解,不需要证实,所以不受到伤害。就让它以一个梦最具体又完整的形状停留在那里,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这是我们要来再细细看一看它们的原因,在他们成为家法,格式之前,是这样一种心情的表达。那些沉睡了千百年的梦境,说的是过去的事情,可是这个世界上,自从有了人就再也没有新鲜的事情:你年轻的时候不爱好好读书就想玩摇滚,写小说,去流浪;你工作以后不想讨好上司又不得不拍马屁说好话,干了两天就想卷铺盖走人;你年纪不小了还想嫁个高帅富,既温柔又有趣还要不离不弃⋯⋯过去的喜怒哀乐和现在的喜怒哀乐并不像他们中间间隔的时间那样不可逾越,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惊讶的发现,它们竟然是想通的,你的心思,其实曾经是宋徽宗的坚持,王维的苦恼,管道昇的奢望⋯⋯所以啊,他们做过的梦也许曾经也出现在我们的梦里。
这不是史书,不是笔记,不是别人费尽心机的揣测,这是他们自己的保留,语焉不详但也纤毫毕现。他们早已经远去消失的世界,交错在我们生活的时空之上,能够进入的是每个不同又相同的人生故事里,心境相遇的那个瞬间。在这个感同身受的瞬间,它打开门,我们看到他们的故事。
当我们看见这些千百年前梦想的时候,当我们看见它们被遗忘的因由,无从坦白的曲折的时候,会给困境里的自己一点走下去的理由。好像是冬夜里的一个旅人,踽踽独行在漫天风雪之中,不知道前路,也没有退路。这时候遇见茫茫天地间的另一个旅人,这样云淡风轻地在避风的拐角讲讲他曾经走过的路,经历的故事,再怎样的艰难险阻也因为这样的讲述而多了温情和勇气。
后一篇:管道昇,赵孟頫与《深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