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好曹二那时候没有知识产权法否则吕不韦得跳起来掐死他

(2011-09-19 22:15:55)
标签:

曹丕

霸陵

吕氏春秋

华元

厚葬

杂谈

吕氏春秋·孟冬纪第十·安死
三曰: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以此观世示富则可 矣,以此为死则不可也。夫死,其视万岁犹一瞬也。人之寿,久之不过百,中寿不过六十。以百与六十为无穷者之虑,其情必不相当矣。以无穷为死者之虑,则得之 矣。今有人於此,为石铭置之垄上,曰:“此其中之物,具珠玉、玩好、财物、宝器甚多,不可不抇,抇之必大富,世世乘车食肉。”人必相与笑之,以为大惑。世 之厚葬也,有似於此。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不亡之国者,是无不抇之墓也。以耳目所闻见,齐、荆、燕尝亡矣,宋、中山已亡矣,赵、魏、韩皆亡矣,其 皆故国矣。自此以上者,亡国不可胜数,是故大墓无不抇也。而世皆争为之,岂不悲哉?君之不令民,父之不孝子,兄之不悌弟,皆乡里之所釜<鬲 瓦者而逐之。惮耕稼采薪之劳,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食之乐,智巧穷屈,无以为之,於是乎聚群多之徒,以深山广泽林薮,扑击遏夺,又视名丘大墓葬之厚者, 求舍便居,以微抇之,日夜不休,必得所利,相与分之。夫有所爱所重,而令奸邪、盗贼、寇乱之人卒必辱之,此孝子、忠臣、亲父、交友之大事。尧葬於谷林,通 树之;舜葬於纪市,不变其肆,禹葬於会稽,不变人徒。是故先王以俭节葬死也,非爱其费也,非恶其劳也,为死者虑也。先王之所恶,惟死者之辱也。发则必辱, 俭则不发。故先王之葬,以必俭。必合,必同。何谓合?何谓同?葬於山林则合乎山林,葬於阪隰则同乎阪隰。此之谓爱人。夫爱人者众,知爱人者寡。故宋未亡而 东冢抇,齐未亡而庄公冢抇。国安宁而犹若此,又况百世之後而国已亡乎?故孝子、忠臣、亲父、交友不可不察於此也。夫爱之而反危之,其此之谓乎!《诗》曰: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此言不知邻类也。故反以相非,反以相是。其所非方其所是也,其所是方其所非也。是非未定,而喜怒斗争反为用 矣。吾不非斗,不非争,而非所以斗,非所以争。故凡斗争者,是非已定之用也。今多不先定其是非,而先疾斗争,此惑之大者也。鲁季孙有丧,孔子往吊之。入门 而左,从客也。主人以玙璠收,孔子径庭而趋,历级而上,曰:“以宝玉收,譬之犹暴骸中原也。”径庭历级,非礼也;虽然,以救过也。

 

曹二《终制》

礼,国君即位为稗,存不忘亡也。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故葬于山林,则合乎山林。封树之制,非上古也。吾 无取焉。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骨无痛痒之知,家非栖神之宅,礼不墓祭,欲存亡之不黩也, 为棺停足 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而已。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涂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 无以珠玉,无施珠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季孙以玙璠敛,孔子历级而救之,譬之暴骸中原。宋 公厚葬,君子谓华元、乐莒不臣,以为弃君于恶。汉文帝之不发,霸陵无求也;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霸陵之完,功在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是释之忠以利 君,明帝爱以害亲也。忠臣孝子,宜思仲尼、丘明、释之之言,鉴华元、乐莒,明帝之戒,存于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则贤圣之忠孝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 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也。岂不重痛哉!祸踪乎厚葬封树。“桑、霍为我戒”,不亦明乎?其皇后及贵人以下, 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前又以表其处矣。盖舜葬苍梧,二纪不从。延陵葬子,远在赢博。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间,不足为远。若违今沼,妄有所 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臣子为蔑死君父,不忠不孝,使死者有知,将不福汝。其以此沼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

============================================

是说,曹丕同学,你写个遗书也要抄咩?是您老人家工作太忙没时间写遗书啊,还是反正都是骗人的,白费脑细胞去原创还不如套个模板用用是吧?

好在崔琰老师早就死翘翘了,要不然您老人家这么直接不带点儿的引用,哪天被捅去XQ,崔老师的老脸都没处搁,曹二就等着被掐吧。

正经脸:可是人家吕览再怎么看得开也是“以耳目所闻见”,是一个后见之明的旁观者清的状态,可曹二童鞋这一副以当局者的身份说旁观者的话的腔调,实在冷静的像是一个黑色幽默。后世见之而哀之是发古之幽情,吸取经验教训,可是一个信心满满的会创造繁华伟大的人对自己的身后做出这么理智到甚至让人从情感上很难接受的判断,实在不知道这家伙到底是无情还是多情。

难怪曹丕下诏要禁止使用金缕,银缕玉衣入殓,他才不相信什么玉能够裹身防腐,他不是跟王朗,王老师说么,"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前汉的人在想象里构筑一个辉煌的地府,来消解对死亡的恐惧。每个人的终期因而成了一场繁华的斗富斗贵的闹剧,在这种闹剧当中歪打正着的减轻了死亡的沉重,但是曹丕从他爹那儿学会逼视这种沉重,他曾经烦躁的不安的试图逃避这样的恐惧,却从一开始就知道无从逃避,于是以这么一种调侃的方式致敬了吕氏春秋。在与死亡交战的时候他 没有金丝玉片的盔甲,但缓带轻裘的举重若轻正是乱军间让人忘不了的风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