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相知

(2010-09-13 00:37:01)
标签:

米氏

云山

米友仁

德彪西

潇湘奇观图

杂谈

去社稷坛听音乐会,长安街上说阿飘,于是进去的时候就迟了。中场休息之后定下神来,正巧是幻想即兴。

阿陆仔说升C小调幻想即兴是她学钢琴的动力的时候,想起来小时候母上大人的CD,说是当年在上海读书的时候不吃不喝攒钱买来的宝贝,肖邦啊肖邦,幻想即兴从胎教到幼教到启蒙,从来都是它。有一回父上大人出差,轮到母上大人送在下去上学,吃早饭的时候放幻想即兴,本来就不宽裕的时间被母上大人以听完为由一拖再拖,于是终于被老师抓了迟到的现行。

可惜这位吉尔沙哈太给力,闭上眼睛,只听见旋律间是皮鞋底拍踏板的声音,一点幻想全被客串节拍器给惊醒了。

这样的肖邦,实在给力的让人太过警醒以至于只看见炮而没有草地。直到ENCORE的最后一曲才找到感觉,德彪西的版画第一曲,五重塔。

很奇怪的,两句之后,脑子里面居然是潇湘奇观图。浓浓淡淡,虚虚实实,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心想大概是对故宫最近的画展怨念太深,回来再细想,于是想起来潇湘奇观和塔的相似,说这版画是德彪西所谓印象派的扛鼎之作,所谓印象,只是看见的那一刻情感的再现罢了,不见得准确精致,只是当时的感觉施以这样的笔画音符最合适。就好像潇湘奇观,那是米友仁眼中只一眼就再也不变的江南。不险不峻,却有连绵起伏,有云遮雾绕,温软的样子。不用来朝拜,不用来标榜权威,可以倚靠,可以闲适的穿着木屐,扶老携幼,并不如何艰难的穿行其间,然后移步换景,却总也不能一目了然。

http://s10/middle/4c622f22074cea906b6c9&690


米氏云山,不勾线,不皴,只是浓淡的墨迹晕染,真有些像西方印象派的画家。而后很多很多人学米氏云山,只得其表,而终不能有米友仁一眼间看定这方山水,而后愿意长眠其间的深情。而只是形的话,米氏云山有多难呢?幼儿园的孩子都可以学到六七分的,谁第一次画山不是米氏画法呢?起伏的曲线从纸的一头绵延到另外一头。一样的任真平淡。

说五重塔灵感于中国元素,于是推想,也许真的,德彪西见过米友仁的云山,夜雨欲霁,晓烟既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