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009-12-06 06:31:43)
标签:

衷情

气场

离休干部

满人

陆游

天山

杂谈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的诉衷情。

当年把最后两句安给了庾亮,现在想起来,他未必有陆游的如此深重的怨念,魏晋时候的人,再认真也掩不住骨子里的漫不经心,不在意到后来就成了淡定。家国丢了如此,命没了也就没了吧。被逼供却淡定的能把法官给逼哭的事情也只有这时候的人才做的出来。刘宋去其不远,王景文的那句此酒不堪相劝有点这种味道,但终究是忧伤了。

陆游喜欢把自己写的惨到极致,孤身一人僵卧村屋啊,外面大风大雨大雪啊,之类之类的。不知道是不是时代的际遇使然,南宋的有名词人,总是带着点苦唧唧的味道。什么一个人在黄昏里喝酒啊,喝到花儿也谢了,再不然是烟花三月下了一个满地荒草的扬州,总之要虐一下的。

后来人其实颇喜欢这种文风,要知道,所谓一波三折,波和折大多数都是虐来的,因而文学作品实际上是无虐不欢的。发挥到极致的是明末清初的词人,今天又看一遍顾贞观的金缕曲,只觉得那上阙,每一个字都是虐都是苦,母老,家贫,自幼,人生的悲惨几乎就被说全了。因而总有人喜欢诟病清初词坛,说词到了宋代就绝了,其实是不公平的,(纳兰性德是个异数,后人赞他,大多数跟母语者赞扬非母语者你叉叉语说的真好差不多的动机。当然,纳兰至少也是中人以上了,只是无论是按照草皮文章是经国之大事的标准还是钟嵘要华丽的有了物情,纳兰都不算做翘楚,此人,生当其时吧。)南宋人经历的家国覆灭,清初时候的汉人也经历了,况且元代不到一百年就亡了,爱好养生的不定还能看见个农民大起义,然而清代的汉人,却被满人死死的压住了两百多年,投胎转世了都未必看到个头,况且蒙古皇帝没文化也不管你有文化的人怎么编排,满人倒是学精了,于是文人连牢骚都没得发,所谓中国文人的惨状,到了清代该是集大成了。

废话说远了,不过想给前清词人拔刀相助一把。

至于陆游,想起来,人呢,总有气场相近的,就是所谓吸引。像是这首常常会让人不自觉的安给稼轩的诉衷情,轻轻巧巧的就解决了稼轩和陆游的友谊问题。他们多像啊,像到别人都不好意思诟病你的张冠李戴。

离休干部辛稼轩曾经想给同样的离休干部陆游修房子,两人并不算深交,但稼轩就这么一本正经的想了,陆游也意料之中的拒绝了。陆游究竟少些不在意的气场,自己的金钱可以是粪土,但别人施与的便如同慈善金,说好是不要还的,但从此一定是矮了一截。稼轩少泪,他的泪落下来也是凝在回望故人的转头之间,宇宙之间的空阔让那滴泪迅速的消弭,陆游的泪是要流的,流的还是止不住,没意义的空。

是摊开手掌和握紧的区别。

除此之外,这阕词是极好的。画面感,时间感俱佳,诉衷情本来是花间集里面的宠儿,被陆游拿到,照样有飒飒的劲儿。如果能有文笔胸怀俱佳的作者给用白话写一则词解,定然极品。可惜找了半天,除了语文教科书范儿的疏通字词背景之外,一片空白。

因而,看起来,有心看好文章的时候恰能遇到,也算一种难得的际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