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庭半日

(2009-11-19 00:44:22)
标签:

法官

社会救济

法庭

无证驾驶

长椅

曼城

杂谈

是谁说,一个城市的建立,必有教堂和法庭?
今天在曼城magistrates'court坐了一个上午,忽然有点明白其中的意思。同样是审判,法官决定的是此岸,而上帝决定的是彼岸。康斯坦丁那样的人不惧此岸,于是用基督教把君士坦丁堡变作一个圣城,但更多的人,活在卑微琐碎的世俗里。
曼城的MC在市中心,躲在阿玛尼即将营业的新大楼和曼大最古老的图书馆之后,低调到要沿着路标加不断询问交通协管才能确认方位,但是这座四层的小楼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决定今生的地方。
进门的时候冷不防被一个青年女子叫住,女子脸色苍白,手指上夹着一根细细的卷烟,有火么,她问。
我看了她一眼,很奇怪怎么会有人问一个看上去就不抽烟的人要火。看见她嘴唇轻微颤抖,摇头说没有。收了伞进门,今天天气真不好。
一层是验尸庭,一眼看过去的塑料长椅上空无一人。显得有点阴冷。
过安检之后到二楼,问到16-18号庭是最忙的地方于是按电梯,上楼。电梯间的边上是祷告室,后面等待的长椅上有半蜷着身子低着头的黑人青年。
电梯里一个手上大堆卷宗的中年女子和一个保安在聊英格兰和阿根廷的友谊赛,皆为黑衣。进了这栋楼似乎看见的都是黑衣人,法官的黑袍子,保安的黑制服,连等待在长椅上的证人或者被告都大多是黑色的呢子风衣。莫名的就让气氛严肃了起来。
蹿进16号庭之后坐在右手的第二排,然后打量这间小小的房间,只有我们上课的大教室的四分之一。正对着大门的市徽下坐着三位法官,法官的前面是两个书记员,负责向坐在右手玻璃房里的被告核对个人信息,地址,邮编。正对着法官的有三排座位,代表警察厅的Prosecutor一个人坐在第一排,手旁堆着无数卷宗,坐在他身后的黑西服正在发言,是个关于闭路电视取证的事情,没头没脑的听了几句,事情就完了。黑西服之后又是黑西服,大概是哪个即将进庭的被告的辩护律师,后来果然被我猜中,他为一个在ASDA偷窃的年轻女人做辩护。隔着三排律师正对着被告席的应该是媒体席,这时候只有一个不停做记录的小哥占据第一排,第二排被鱼某人一字排开的笔记本书包占了。我的右手边半封闭的一间装了麦克风的高台定然就是证人席了。
眼前的法庭就像是在诺丁汉看见的中世纪的法庭的微缩版。这之间隔了一千多年了,其间,主动和丈夫离婚的妇女不再被判火刑,死刑被废除,犯罪嫌疑人不再被迫自证其罪,甚至,协助他人自杀被法律允许……但是法庭,还是老样子。
早就知道,magistrates'court是最低级的法院,处理的无外乎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前两天还颇为不满的在网上查找有没有大案子在曼城判,但是亲眼看见那些各有苦衷的人坐在玻璃房里面,听着他们被书记简化成程式化的三两句的故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鸡毛蒜皮就是生活,微不足道才是那些恢弘的巨著要保护的本质。从霍布斯的社会契约开始,所有的鸿篇巨著指向的都是怎样保护微不足道的个人在让渡出他们自保的权力之后不被权力反噬。大人物殚精竭虑的最终目的,不过是让所有的人都得到自己的安宁。
然而所有在书本上一目了然的理论在现实中又复杂到诡异。完整的听完的第一个案子关于无证驾驶。一个没有保险没有驾照的中年女人问别人借了车无证驾驶,被警察截住,当场露馅。是件傻到没脑的事情,可是,如果她无证驾驶是为了她即将临盆却找不到车去医院的妹妹呢?
第二个案子是一个四岁女童的单亲妈妈在ASDA推着婴儿车偷窃,一共六十多胖子的东西,不过是小女孩和妈妈要用的卫生用品和一个给她男友的剃须刀。单亲妈妈没有工作,没有社会救济。
法官自然都向他们摇头了。做错了事情,哪有理由呢。可是玻璃窗后面沮丧又有点害怕的眼睛又让人忍不住去想,犯罪,到底是因为人性的恶还是被生活逼迫的走投无路?
法官在单亲妈妈偷盗案最后问那个紧张到常常漏听法官问话的年轻妈妈,你需要帮助么?关于语言,社会救济之类的。
单亲妈妈的律师立刻站起来,她不需要。
律师在这个时候总是格外敏感的,因为法官循循善诱的问话的结果很可能是以幼童跟在一个犯罪的妈妈身边得不到良好教育为由分开母女,这是谁都不希望看到的。
但是法官只是在他即将长篇大论之际笑了笑,道,听她说。
单亲妈妈有点颤抖的说,是的,我需要。
而后书记开始找出一个救济机构的电话,告诉她怎样可以获得帮助……
听了一个上午的案子,大多以交罚款告终。在交罚款的窗口边有一排小册子,是获得各种帮助的方法,保险,社会救济,和警察打交道……
法律之外,更有人情。
从法庭出来,心情莫名其妙的差,再加上曼城典型的凄风苦雨疑似夜晚的天气,难怪开学的时候老师说很多人在这样的天气里疯了。民诉,绝对是个逼疯人的好办法。难怪越来越多的法律系学生选择进事务所去做咨询,而非出庭律师。这工作,真是要神经粗到水管状的人才做得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